重庆临江门的一家不起眼的私人诊所内,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外国医生正犹豫着把麻醉剂放回原处。

他的名字叫洛克,是一名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德国军医。即使是他外科手术的经验丰富,今天这位病人的要求也是他前所未闻的——这位要进行眼部手术的病人因为担心影响脑部神经,居然拒绝使用麻醉药。

手术的第一步就是要用手术刀剜去眼部的腐肉,即便使用了麻醉药,术后愈合的痛苦也是常人难以忍受的,而这位固执的病人却连手术中都不愿用。洛克医生无奈,只能尊重病人的意愿。

在洛克下第一刀的时候,病人就紧紧攥住了床单,手上青筋暴起,身上的衣服渐渐晕满了汗迹。他紧咬牙关,一言不发。数小时后,手术终于完成。医生以为他已疼晕过去,这位病人却告诉他:“你一共下了七十二刀。”

医生失声叫道:“上帝啊!你哪里是人,简直就是一块会说话的钢板!”

这位“会说话的钢板”,正是中国的一代军神——开国元帅刘伯承。

一、剪辫从军,仗剑拯民

1892年,是清光绪十七年,也是甲午中日战争开始的倒计时两年。这一年的冬天,刘伯承出生在四川开县赵家场。他按照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地长大,一到了开蒙的年纪就被送往私塾。

几年间,数场侵华战争强行打开了闭锁的中国国门,西方知识涌入,十二岁的刘伯承跟着这个陈旧的国家一起被迫地开始接受新思想。然而新式教育实行时间不长,刘伯承的父亲就病逝了。家庭的顶梁柱一垮,少年就不得不承担起家庭的重任,离开学堂,下到农田。

务农养家期间,他切身地感受到了底层人民的生活艰辛,那些一知半解的新知识在脑海中有了新的解读。只有经历过生活的磨难才对清政府的统治有最真实的不满,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刘伯承义无反顾地选择了参军革命。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岂顾自己一身之富贵?”

十九岁的少年陈词慷慨,他认为要救国就要富国强兵。刘伯承投身到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次年考进蜀军政府的将校学堂,吸收古代兵法之中的精髓,并学习各种近代军事课程。

经典兵法著作中的著名篇章他出口能诵,又因为出众的品行和心性,在同学中收获了“军中菩萨”的赞誉。

1912年底毕业之后,刘伯承被分配入川军。他利用在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从最底层踏实做起。1915年,护国战争爆发,已经是排长的刘伯承因为作战英勇,被火线提拔为连长。

然而讨袁护国最终失败,就连蜀军总司令也丢下队伍逃跑了。散乱的军队和无可挽回的失败没有浇灭刘伯承的爱国心火,他转而前往上海加入中华革命党,在孙中山的领导下奉命返回四川,拉起四百余人的队伍组成川东护国军第四支队。

在指挥攻打丰都县城的时候,刘伯承亲临一线指挥,在敌人的枪林弹雨中连中两弹:一枚擦过颅顶,一枚击中右侧太阳穴后从右眼眶飞出,他当即昏迷倒地。

战地条件艰苦,刘伯承的眼伤一直没有得到及时的治疗,一度到了威胁性命的地步。最终,他在一家私人诊所接受外籍医师的治疗。为了不影响脑功能,刘伯承坚持不用麻药,在整个手术的过程中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疼痛。主刀医生被他的精神折服,赞他是一位标准的军人,是一位“军神”!

由于出色的指挥和作战能力,刘伯承在四川军中逐渐有了名气。他积极参加救国的各种武装斗争,其中就包括北伐战争。

在率军讨伐吴佩孚的途中,刘伯承身负重伤,不得不从战场上退下来,在成都接受治疗。这次养伤对他来说是一个命运转折的契机,刘伯承在此期间认识了不少川籍共产主义者,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熏陶。

伤好之后,他跟着这些共产主义者从四川出发,到上海、北京、广州各地考察国民革命形势。无论是途中所见还是同行者的讲述,都让他更加坚定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

1926年,他终于正式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之后,他充分利用自己对川军的熟悉和在军中的声望为党效力,并在入党的第二年就被任命为国民革命军中第一个共产党党籍的军长。

刘伯承年轻时的照片

同年7月,他秘密前往南昌,和周恩来、贺龙、朱德、叶挺一起领导了正经中外的八一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二、率军渡江,歼寇收城

刘伯承不仅是一员勇将,更是一员儒将。他深知先进的军事理论思想对于战争胜负的影响力,所以在南昌起义结束后不久就被派赴苏联,先后在莫斯科高级步兵学校和世界“四大军校”之一的伏龙芝军事学院进修。

刘伯承把完全陌生的俄文当做需要攻克的壁垒,日夜勤学,没几个月就能流畅地阅读俄文书籍。学成回国之后,他又将自己学到的军事理论教授给国内的共产党员。

1930年,刘伯承举办了短期军事训练班,给战士们讲授游击战和运动战的课程,1932年,刘伯承前往中央苏区瑞金担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校长,撰写了多篇游击队在实践中的经验总结性文章,还翻译了苏军的军事理论教材,为红军干部的军事素养提高做着不懈努力。

刘伯承不仅有丰富的理论知识积淀,还把它成功地运用在实际的武装斗争之中。长征阶段,他任红军总参谋长,带领着先遣部队突破乌江、智取遵义,为大部队换来了珍贵的休整机会。

四渡赤水、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长征中艰险的克服都有刘伯承贡献出的智慧和力量。

当时的彝族是一个相对保守的民族,不喜欢外族人冒犯他们的土地,而彝族的聚居地又是红军长征路线上不可绕过的一环。刘伯承作为先遣队的司令,和聂荣臻一起先行进入大凉山,用诚意打动了彝族的首领小叶丹,并和他歃血为盟,这才使全军顺利地通过彝族聚居地。

红军三大主力汇合后第二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刘伯承作为八路军129师师长,指挥部队北上,把正规军和民兵结合,组成了灵活的游击集团,“敌进我进”,成功地多次粉碎了日军的蚕食和扫荡。

“勇,是男儿头上的桂冠!”

刘伯承一面抵抗着日军的进攻,承受着日方军火的压力,一面又死死守住华北的抗日根据地太行山,反击国民党顽固派的进犯。纵使腹背受敌,亦不能让他退缩半步!

纷飞的战火中,补给粮食远远不够。刘伯承在田地里长起来,懂得扎实的土地才是最坚实的依靠。他指挥士兵实行自产自给,精兵简政,和百姓团结一心,熬过了抗日战争中最艰苦的岁月,才盼得了东方欲晓,曙光东来。

三、狭路相逢,勇者必胜

如果说之前的一切都是为了给这位将才充足的历练,那么解放战争就是他纵横驰骋、尽显才华的沙场。

在和日军的对抗中,刘伯承总结了一套属于自己的游击战术:“攻击一点,吸其来援;啃其一边,各个击破”、“猛虎掏心”、“杀回马枪”,如此等等。

运用丰富的作战经验,刘伯承以第二野战军司令员的身份,首先组织了上党战役,歼敌十三个师三万余人,给初入解放区想要攻城略地的国民党当头棒喝;紧接其后,刘伯承又率部在邯郸歼灭敌人两个军,用优秀的作战成绩为毛主席的重庆谈判增加筹码。

定平汉,站陇海,挥师东扫,力下定陶、破巨野、战滑县,屡战屡胜,所向披靡!国民党军队被杀得乱了方寸,刘伯承在五战五捷中,共歼敌十个半旅,计七万余人,立下了赫赫战功。

即使从不关心近代史,绝大多人也听说过“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故事。这场战役是刘伯承作为一个指挥家的杰作,他身处鲁豫险地,进退两难,还能巧用妙计,扭转乾坤。

为了迷惑敌人,他先打了鲁西南战役,做出要夺陇海的假象;又佯攻黄河渡,透露北上之意;最后打着惊慌南逃的幌子,有条不紊地指挥军队挺进大别山。等到蒋介石反应过来的时候,刘邓大军已经狠狠地制住了敌军的心脏部位。

刘伯承的这一番战略布置牵制了国民党南线兵力中九十多个旅,并为蒋介石送上了一个让他寝食难安的心头大患。可以说,如果没有这一场千里跃进大别山,解放战争的胜利势必被延迟。

四、勤思儒将,请缨治校

新中国成立之后,刘伯承就辞去了西南军政委员会主席之职,开始全心全意地创办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推动中国军队的制度化、正规化、现代化。

他是第一任院长,但绝不是一个没有经验的老师。在国民革命和抗日战争中的教学经验让他驾轻就熟,但他没有丝毫懈怠,还是拖着病体集结了教员,一起认真地探索新中国的军事指挥学校的建设道路。

不论是教员的选拔、教学方针的确定,还是专用教材的编写,刘伯承都一一亲自过问,是名副其实的“我军院校之父”。

他身背无数荣誉,却依旧秉持着一颗剔透初心。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苏联要编写《大百科全书》,其中就有刘伯承的词条。相关部门拿着已经编写好的词条初稿去征求刘伯承的意见,他看到上面写的是“刘伯承,四川开县人,革命军事家……”,就拿起笔,毫不犹豫地杠掉“革命军事家”的词语,换成了“革命军人”。

他说,我们是在毛主席的军事思想指导之下,依靠许多革命军人的英勇奋斗才取得胜利的。“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我只是一个普通的革命军人。”

刘伯承有三子四女,除了长女刘华北于1945年被敌人在延安暗杀之外,其余三子三女都顺利地长大成人,在父亲精神和品格的照耀下为国贡献。

生于抗日前线的长子刘太行继承父志,一直在部队工作,曾任装甲兵部队作战部副部长,2008年授少将军衔;次子刘蒙是一位热爱文学的总参参谋,参与编写了《刘伯承传记》。

刘太行

三子刘太迟是空军司令部装备部副部长,少将军衔;次女刘解先投身医学,是北京总后勤医院的医生;三女刘弥群毕业于北京航空学院,是新千年的第一位空军女将军;四女刘雁翎作为核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在解放军总医院核医学科工作。

1962年,这位军服上佩着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的老元帅重新出山,以七十岁的高龄参与指挥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6年他出任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为国防事业和军队建设出谋划策。赤胆忠心,数十年如一日。

1986年10月7日,刘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四岁。他走完了一生的坎坷旅程,终于摆脱了战争留下的伤痛折磨,到另一个世界去会他的战友了,他是新中国最长寿的元帅,他为新中国付出了一生,把继续奉献的旗帜交给下一代。

遗体告别仪式上,鲜花簇拥,鲜红的党旗覆盖着老人静穆的遗体,军容严整的解放军战士笔直地站立在灵柩旁守护。

噩耗遍京城,万军哭刘公。

中年时候,刘伯承曾在《自铭》中写下他毕生的至高理想:“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点点成就,那是党和毛主席的领导所给我的。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题上‘中国布尔什维克刘伯承之墓’十二个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荣!”

纵观刘伯承的一生,其间贯穿着中国革命战争从起始到终结的完整历程。他既有英勇作战的勇气,又有古代名将的仁义,还是国内外屈指可数的大知识分子、大军事家,以深思断行,独立处世,在军界素负盛誉。

可他又一生谦逊,一生勤勉,一生勇毅,永远忠于党和国家人民,永远把自己当做共产主义的小学生。铮铮铁骨,戎马一生。

晚年的时候,他饱受枪伤折磨,但仍然坚守着岗位,直到被病痛剥夺思维能力和自理能力。他不仅配得上“中国布尔什维克”这一光荣的定语,他还是无可争议的、杰出的中国布尔什维克!

文| 闻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