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臨江門的一家不起眼的私人診所內,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外國醫生正猶豫着把麻醉劑放回原處。

他的名字叫洛克,是一名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的德國軍醫。即使是他外科手術的經驗豐富,今天這位病人的要求也是他前所未聞的——這位要進行眼部手術的病人因爲擔心影響腦部神經,居然拒絕使用麻醉藥。

手術的第一步就是要用手術刀剜去眼部的腐肉,即便使用了麻醉藥,術後癒合的痛苦也是常人難以忍受的,而這位固執的病人卻連手術中都不願用。洛克醫生無奈,只能尊重病人的意願。

在洛克下第一刀的時候,病人就緊緊攥住了牀單,手上青筋暴起,身上的衣服漸漸暈滿了汗跡。他緊咬牙關,一言不發。數小時後,手術終於完成。醫生以爲他已疼暈過去,這位病人卻告訴他:“你一共下了七十二刀。”

醫生失聲叫道:“上帝啊!你哪裏是人,簡直就是一塊會說話的鋼板!”

這位“會說話的鋼板”,正是中國的一代軍神——開國元帥劉伯承。

一、剪辮從軍,仗劍拯民

1892年,是清光緒十七年,也是甲午中日戰爭開始的倒計時兩年。這一年的冬天,劉伯承出生在四川開縣趙家場。他按照父母的安排按部就班地長大,一到了開蒙的年紀就被送往私塾。

幾年間,數場侵華戰爭強行打開了閉鎖的中國國門,西方知識湧入,十二歲的劉伯承跟着這個陳舊的國家一起被迫地開始接受新思想。然而新式教育實行時間不長,劉伯承的父親就病逝了。家庭的頂樑柱一垮,少年就不得不承擔起家庭的重任,離開學堂,下到農田。

務農養家期間,他切身地感受到了底層人民的生活艱辛,那些一知半解的新知識在腦海中有了新的解讀。只有經歷過生活的磨難纔對清政府的統治有最真實的不滿,1911年,辛亥革命爆發,劉伯承義無反顧地選擇了參軍革命。

“大丈夫當仗劍拯民於水火,豈顧自己一身之富貴?”

十九歲的少年陳詞慷慨,他認爲要救國就要富國強兵。劉伯承投身到孫中山領導的民主革命中,次年考進蜀軍政府的將校學堂,吸收古代兵法之中的精髓,並學習各種近代軍事課程。

經典兵法著作中的著名篇章他出口能誦,又因爲出衆的品行和心性,在同學中收穫了“軍中菩薩”的讚譽。

1912年底畢業之後,劉伯承被分配入川軍。他利用在學校學習的理論知識,從最底層踏實做起。1915年,護國戰爭爆發,已經是排長的劉伯承因爲作戰英勇,被火線提拔爲連長。

然而討袁護國最終失敗,就連蜀軍總司令也丟下隊伍逃跑了。散亂的軍隊和無可挽回的失敗沒有澆滅劉伯承的愛國心火,他轉而前往上海加入中華革命黨,在孫中山的領導下奉命返回四川,拉起四百餘人的隊伍組成川東護國軍第四支隊。

在指揮攻打豐都縣城的時候,劉伯承親臨一線指揮,在敵人的槍林彈雨中連中兩彈:一枚擦過顱頂,一枚擊中右側太陽穴後從右眼眶飛出,他當即昏迷倒地。

戰地條件艱苦,劉伯承的眼傷一直沒有得到及時的治療,一度到了威脅性命的地步。最終,他在一傢俬人診所接受外籍醫師的治療。爲了不影響腦功能,劉伯承堅持不用麻藥,在整個手術的過程中忍受着難以想象的疼痛。主刀醫生被他的精神折服,贊他是一位標準的軍人,是一位“軍神”!

由於出色的指揮和作戰能力,劉伯承在四川軍中逐漸有了名氣。他積極參加救國的各種武裝鬥爭,其中就包括北伐戰爭。

在率軍討伐吳佩孚的途中,劉伯承身負重傷,不得不從戰場上退下來,在成都接受治療。這次養傷對他來說是一個命運轉折的契機,劉伯承在此期間認識了不少川籍共產主義者,接受了馬克思主義的薰陶。

傷好之後,他跟着這些共產主義者從四川出發,到上海、北京、廣州各地考察國民革命形勢。無論是途中所見還是同行者的講述,都讓他更加堅定了對共產主義的信仰。

1926年,他終於正式地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入黨之後,他充分利用自己對川軍的熟悉和在軍中的聲望爲黨效力,並在入黨的第二年就被任命爲國民革命軍中第一個共產黨黨籍的軍長。

劉伯承年輕時的照片

同年7月,他祕密前往南昌,和周恩來、賀龍、朱德、葉挺一起領導了正經中外的八一南昌起義,打響了武裝反抗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

二、率軍渡江,殲寇收城

劉伯承不僅是一員勇將,更是一員儒將。他深知先進的軍事理論思想對於戰爭勝負的影響力,所以在南昌起義結束後不久就被派赴蘇聯,先後在莫斯科高級步兵學校和世界“四大軍校”之一的伏龍芝軍事學院進修。

劉伯承把完全陌生的俄文當做需要攻克的壁壘,日夜勤學,沒幾個月就能流暢地閱讀俄文書籍。學成回國之後,他又將自己學到的軍事理論教授給國內的共產黨員。

1930年,劉伯承舉辦了短期軍事訓練班,給戰士們講授游擊戰和運動戰的課程,1932年,劉伯承前往中央蘇區瑞金擔任中央軍事政治學校校長,撰寫了多篇游擊隊在實踐中的經驗總結性文章,還翻譯了蘇軍的軍事理論教材,爲紅軍幹部的軍事素養提高做着不懈努力。

劉伯承不僅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積澱,還把它成功地運用在實際的武裝鬥爭之中。長征階段,他任紅軍總參謀長,帶領着先遣部隊突破烏江、智取遵義,爲大部隊換來了珍貴的休整機會。

四渡赤水、強渡大渡河、飛奪瀘定橋……長征中艱險的克服都有劉伯承貢獻出的智慧和力量。

當時的彝族是一個相對保守的民族,不喜歡外族人冒犯他們的土地,而彝族的聚居地又是紅軍長征路線上不可繞過的一環。劉伯承作爲先遣隊的司令,和聶榮臻一起先行進入大涼山,用誠意打動了彝族的首領小葉丹,並和他歃血爲盟,這才使全軍順利地通過彝族聚居地。

紅軍三大主力匯合後第二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劉伯承作爲八路軍129師師長,指揮部隊北上,把正規軍和民兵結合,組成了靈活的遊擊集團,“敵進我進”,成功地多次粉碎了日軍的蠶食和掃蕩。

“勇,是男兒頭上的桂冠!”

劉伯承一面抵抗着日軍的進攻,承受着日方軍火的壓力,一面又死死守住華北的抗日根據地太行山,反擊國民黨頑固派的進犯。縱使腹背受敵,亦不能讓他退縮半步!

紛飛的戰火中,補給糧食遠遠不夠。劉伯承在田地裏長起來,懂得紮實的土地纔是最堅實的依靠。他指揮士兵實行自產自給,精兵簡政,和百姓團結一心,熬過了抗日戰爭中最艱苦的歲月,才盼得了東方欲曉,曙光東來。

三、狹路相逢,勇者必勝

如果說之前的一切都是爲了給這位將才充足的歷練,那麼解放戰爭就是他縱橫馳騁、盡顯才華的沙場。

在和日軍的對抗中,劉伯承總結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游擊戰術:“攻擊一點,吸其來援;啃其一邊,各個擊破”、“猛虎掏心”、“殺回馬槍”,如此等等。

運用豐富的作戰經驗,劉伯承以第二野戰軍司令員的身份,首先組織了上黨戰役,殲敵十三個師三萬餘人,給初入解放區想要攻城略地的國民黨當頭棒喝;緊接其後,劉伯承又率部在邯鄲殲滅敵人兩個軍,用優秀的作戰成績爲毛主席的重慶談判增加籌碼。

定平漢,站隴海,揮師東掃,力下定陶、破鉅野、戰滑縣,屢戰屢勝,所向披靡!國民黨軍隊被殺得亂了方寸,劉伯承在五戰五捷中,共殲敵十個半旅,計七萬餘人,立下了赫赫戰功。

即使從不關心近代史,絕大多人也聽說過“千里躍進大別山”的故事。這場戰役是劉伯承作爲一個指揮家的傑作,他身處魯豫險地,進退兩難,還能巧用妙計,扭轉乾坤。

爲了迷惑敵人,他先打了魯西南戰役,做出要奪隴海的假象;又佯攻黃河渡,透露北上之意;最後打着驚慌南逃的幌子,有條不紊地指揮軍隊挺進大別山。等到蔣介石反應過來的時候,劉鄧大軍已經狠狠地制住了敵軍的心臟部位。

劉伯承的這一番戰略佈置牽制了國民黨南線兵力中九十多個旅,併爲蔣介石送上了一個讓他寢食難安的心頭大患。可以說,如果沒有這一場千里躍進大別山,解放戰爭的勝利勢必被延遲。

四、勤思儒將,請纓治校

新中國成立之後,劉伯承就辭去了西南軍政委員會主席之職,開始全心全意地創辦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學院,推動中國軍隊的制度化、正規化、現代化。

他是第一任院長,但絕不是一個沒有經驗的老師。在國民革命和抗日戰爭中的教學經驗讓他駕輕就熟,但他沒有絲毫懈怠,還是拖着病體集結了教員,一起認真地探索新中國的軍事指揮學校的建設道路。

不論是教員的選拔、教學方針的確定,還是專用教材的編寫,劉伯承都一一親自過問,是名副其實的“我軍院校之父”。

他身背無數榮譽,卻依舊秉持着一顆剔透初心。二十世紀五十年代,蘇聯要編寫《大百科全書》,其中就有劉伯承的詞條。相關部門拿着已經編寫好的詞條初稿去徵求劉伯承的意見,他看到上面寫的是“劉伯承,四川開縣人,革命軍事家……”,就拿起筆,毫不猶豫地槓掉“革命軍事家”的詞語,換成了“革命軍人”。

他說,我們是在毛主席的軍事思想指導之下,依靠許多革命軍人的英勇奮鬥才取得勝利的。“不要說自己是軍事家,我只是一個普通的革命軍人。”

劉伯承有三子四女,除了長女劉華北於1945年被敵人在延安暗殺之外,其餘三子三女都順利地長大成人,在父親精神和品格的照耀下爲國貢獻。

生於抗日前線的長子劉太行繼承父志,一直在部隊工作,曾任裝甲兵部隊作戰部副部長,2008年授少將軍銜;次子劉蒙是一位熱愛文學的總參參謀,參與編寫了《劉伯承傳記》。

劉太行

三子劉太遲是空軍司令部裝備部副部長,少將軍銜;次女劉解先投身醫學,是北京總後勤醫院的醫生;三女劉彌羣畢業於北京航空學院,是新千年的第一位空軍女將軍;四女劉雁翎作爲核醫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在解放軍總醫院核醫學科工作。

1962年,這位軍服上佩着一級八一勳章、一級獨立自由勳章、一級解放勳章的老元帥重新出山,以七十歲的高齡參與指揮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1966年他出任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爲國防事業和軍隊建設出謀劃策。赤膽忠心,數十年如一日。

1986年10月7日,劉伯承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四歲。他走完了一生的坎坷旅程,終於擺脫了戰爭留下的傷痛折磨,到另一個世界去會他的戰友了,他是新中國最長壽的元帥,他爲新中國付出了一生,把繼續奉獻的旗幟交給下一代。

遺體告別儀式上,鮮花簇擁,鮮紅的黨旗覆蓋着老人靜穆的遺體,軍容嚴整的解放軍戰士筆直地站立在靈柩旁守護。

噩耗遍京城,萬軍哭劉公。

中年時候,劉伯承曾在《自銘》中寫下他畢生的至高理想:“我自己的一生,如果有一點點成就,那是黨和毛主席的領導所給我的。如果我一旦死了,能在我的墓碑上題上‘中國布爾什維克劉伯承之墓’十二個字,那就是我最大的光榮!”

縱觀劉伯承的一生,其間貫穿着中國革命戰爭從起始到終結的完整歷程。他既有英勇作戰的勇氣,又有古代名將的仁義,還是國內外屈指可數的大知識分子、大軍事家,以深思斷行,獨立處世,在軍界素負盛譽。

可他又一生謙遜,一生勤勉,一生勇毅,永遠忠於黨和國家人民,永遠把自己當做共產主義的小學生。錚錚鐵骨,戎馬一生。

晚年的時候,他飽受槍傷折磨,但仍然堅守着崗位,直到被病痛剝奪思維能力和自理能力。他不僅配得上“中國布爾什維克”這一光榮的定語,他還是無可爭議的、傑出的中國布爾什維克!

文| 聞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