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廣州日報

解讀2024年秀場中的可持續熱潮

時裝ESG多元美學:復古又先鋒

swaying的設計通過手工創作出針織肌理。

劉雯爲Balenciaga2024秋冬巴黎時裝週秀場走秀。

2024秋冬巴黎男裝周愛馬仕系列

OSMOS的2024春夏設計運用了多種紗線的工藝探索與面料創新。

近年來,時尚圈不斷掀起可持續熱潮,主打的是從設計、應用、科技與人文的方向,嘗試多元解讀ESG(ESG是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的英文縮寫)。業內透露,可持續多元發展方向讓全球年輕設計師展現出創意新力量,這不僅能帶來獨樹一幟的美學理念,還能爲消費市場帶來環保、藝術與生活融合的更多探索。

文/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譚偉婷

圖/視覺中國、受訪者供圖

●流行演繹:

“remake”重塑

打開情感共鳴新思路

“時裝設計迴歸實穿主義已然是主流,今年的可持續更是關注日常生活的另一種表達,其中循環利用的再創造,爲高級時裝打開了新思路。”國際買手總監陳曦告訴記者,以奢侈品牌的高級時裝爲例,設計師們開始以穿着者的情感共鳴爲基礎,踐行着一種不受限於特定場合的、符合日常化真實着裝習慣的“remake”重塑設計理念。

陳曦說:“remake意爲重新制作,即重製物,常見於音樂和電影範疇,近年應用於服裝領域也越來越熱。得益於此,Vintage古着成爲新品流行的靈感之一。”

“remake”重塑如何具象表達?記者留意到,精湛的服裝製作工藝,成爲“remake”重塑設計的精髓。例如,Balenciaga2024夏季秀場上,晚裝造型從復古花卉印花色調的圓擺連衣裙,到從歐美各地古着店收集的單品經由升級再造製作而成的禮服,都是設計團隊踐行可持續創新的表現。

又例如,向來以先鋒姿態亮相的Maion Margiela新季作品,包括由T恤和胸衣拼接形成的晚禮服,用鐵絲做骨架、用布條或條狀塑料膜捆綁包裹的燈罩造型帽款等,通過精湛手工製作,營造一種“不修邊幅”的留白,讓人感覺有趣且充滿故事感。

時裝設計上的可持續流行,已經延伸到不同單品的降解工藝甚至秀場設計上。

“愛馬仕本季時裝秀場的所有裝飾性植物均在秀後重新種植回到自然界,實現真正的循環利用。”設計師張大由表示。張大由告訴記者,由Gucci母公司開雲集團投資的設計師品牌展示了無水染色印花領襯衫的生物降解工藝,“remake重塑的概念除了設計意義上的重製,還包括面料與工藝的可循環化,這才能實現一個比較完整的閉環。”

●本土創新:

解構新型面料,一針一線手工製作

“2024春夏上海時裝週是以Stella Mccartney爲壓軸落幕的,但整個時裝週最亮眼的主角其實在中國年輕設計師羣體當中。”廣東十佳設計師詩茹表示,這羣年輕的中國時裝設計力量將可持續熱潮充分呈現,不僅表現在大膽的面料運用上,還體現在先鋒美學下對藝術和環境的深刻探討。

以有溫度的手工創作爲例,詩茹認爲swaying的新一季設計很好地通過運用針織原本的肌理,展現出一種更符合現代審美的漸變痕跡,這是一種從粗糲到精緻的變化過程。

“我們能感知的不僅是視覺上圖案衝擊力,還有面料貼近肌膚的纖細觸感,它實際上是由手指一針一線,不斷打磨才能完成的。”在詩茹看來,這是很微妙的人與時裝之間情感迸發的瞬間。

再比如OSMOS新一季對面料創新和工藝的更新迭代,運用多種紗線編製成不同肌理且輕透的針織,於層疊間散發原始自然的美感與鬆弛感。

記者還留意到,設計師陳序之的XU ZHI2024春夏系列,在其致敬藝術家的系列作品當中,“流蘇”作爲可循環利用的流行元素,首次被髮揮到了極致——金屬流蘇、絲質流蘇、雪紡流蘇、羽毛流蘇以及蠟繩皮繩的流蘇,描繪出各種材質碰撞下的生活新場景——瞬間美感,如煙花般綻放。“手工製作,是這些可持續流行時裝的重要底色,科技的介入是爲了讓面料能更好地服務於設計,服務於穿着者。”詩茹說。

觀察:

未來,可持續時尚

將與城市深度聯結

時尚行業的可持續發展已是全球共識。業內分析師透露,未來,時尚行業將以更多元的可持續形式與城市深度“捆綁”。例如,目前多個城市的時裝週正在使用再生能源爲活動提供電力,還會爲與會者推廣可持續交通選擇,部分秀場不再使用塑料袋或塑料瓶等塑料製品。

今年,對於時尚界而言更有特殊意義。2024夏季奧運會的舉辦,讓法國巴黎成爲世界關注焦點。在五年前的2019年巴黎秋冬時裝週期間,“Paris Good Fashion”項目宣佈啓動,旨在於2024年將巴黎打造成可持續時尚之都。業內期待,今年夏季奧運會不僅能檢驗巴黎這座城市的時尚“成績單”,也爲時尚界的未來提供一個可持續發展的全新標準與創新思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