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招財部落

高毅鄧曉峯Q3持股揭祕

截止10月31日,全部公佈的三季報公司中,高毅資產鄧曉峯管理的基金出現在11家A股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中。

按週五的收盤價,持股市值75.4億元。然而,早在2015年,鄧曉峯在高毅的管理規模已經突破200億。按目前市場推測,鄧曉峯所管理的基金規模在300億左右。

跟同門的馮柳只使用“鄰山1號”一隻基金不同,鄧曉峯所管理的產品大量分佈於不同的基金、信託產品中,達到分拆目的。

此前林園退出片仔癀時透露過,分拆成3億以下的子基金更方便於打新,增加中籤率。預計鄧曉峯也出於類似目的進行拆分份額。

對於三季報披露的區區75億持股市值,僅鄧曉峯實際管理規模的四分之一。

因此,對鄧曉峯的跟蹤難度相對大了很多。好在鄧曉峯是個長期持股型選手,不像馮柳持倉變化那麼快。

鄧曉峯是高毅資產的首席投資官,是公募奔私後的成功典範。

1996年,畢業於武漢大學電子學與信息系統專業,2001年從清華大學研究生畢業後,入職國泰君安證券任研究員。

2005年,加入博時基金開始管理社保賬戶,2007年3月,兼任博時主題行業基金經理。2015年以合夥人身份加入高毅資產,擔任首席投資官。

鄧曉峯投資業績出色:

從2005年6月開始管理社保基金組合,9年半時間,該組合淨值增長率超過1000%,超越基準785%,年化收益率爲29%;

自2007年3月起,兼任博時主題行業基金經理,管理該基金7年零10個月,累計收益率爲198.77%,超越業績基準169.86%,3次進入股票型基金年度排名前十(2007年第二、2011年第一、2014年第八)。同期排名第二,第一是華夏大盤的王亞偉。

管理的社保組合淨收益超過160億元,博時主題行業基金淨收益超過75億元,爲投資人賺取的淨收益合計超過230億元。

加入高毅資產後,鄧曉峯自2015年成立基金以來取得261.61%的收益,年化收益率高達26.13%。

期間,最大回撤近16.31%,管過社保基金的經理對回撤控制就很穩妥。

截止到10月30日,今年鄧曉峯的收益是44.81%,略微領先於馮柳的43.45%。

按過往的持倉特點,鄧曉峯在能源、電力、礦產、白酒、啤酒等領域賺得盆滿鉢滿,在國投電力、青島啤酒、吉利汽車上的案例可謂經典。用他的話講:

所有的行業本質上都可以迴歸到本源,就是你爲用戶創造了什麼價值,怎麼樣去實現回報。 從這個角度去思考和研究行業的價值鏈分佈。第一,跟上社會發展變遷,第二,要找到變遷過程中的贏家。

對於分析方法,鄧曉峯的思路是:

1、投資人需要對未來作出判斷,觀察和計算市場容量,看一下這個蛋糕到底有多大。增量永遠比存量好做,增長型市場的投資比存量市場的投資更容易、更輕鬆。體量大的行業,猶如大海,無風三尺浪,機會更多。

2、投資人需要評估企業的商業模式、競爭結構,來確定這樁生意的屬性和盈利能力,這是一個過程與終局的判斷。

3、投資人還需要判斷贏家和輸家,然後把資源配置到贏家。

4、作爲一個閉環,投資人需要去評估估值水平和價格,以及基於目前的估值水平和價格,標的未來所隱含的內在回報率。所有的投資,估值水平,也就是價格,一定是最重要的,因爲價格決定了你的回報率。價值投資不等於長期持有,長期持有一定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個目的。

回溯持股週期,鄧曉峯的重倉基本都能買在底部區域,比如紫金礦業、宏發股份。

他的優勢在於對行業理解非常深刻,尤其是行業的週期變化預測精準,重倉股基本都能喫上大波段。

整理下來比較遺憾的是,鄧曉峯的基金過於分散,對抄作業來說實在不大友好。

在往後的文章中,將保持對鄧曉峯調倉操作的跟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