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我们迎来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冬”,我国古时民间习惯以此时节为冬季的开始。立,建始也;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意味着生气开始闭蓄,万物进入休养、收藏状态。其气候也由秋季少雨干燥向阴雨寒冻的冬季气候转变。

相传,古人在这个季节里多用占卜的方法来看整个冬天的冷暖。古人认为“立冬晴,一冬凌;立冬阴,一冬温。”如果立冬当日是晴天,整个冬天都会寒冷;如果立冬当日是阴雨天,那么将是个暖冬。

立冬·赏诗词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

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

恍疑雪满前村。

立冬·懂习俗

1、贺冬

贺冬亦称“拜冬”,在汉代既有此俗。

东汉崔定《四民月令》:“冬至之日进酒肴,贺谒君师耆老,一如正日。”宋代每逢此日,人们更换新衣,庆贺往来,一如年节。清代“至日为冬至朝,士大夫家拜贺尊长,又交相出谒。细民男女,亦必更鲜衣以相揖,谓之“拜冬。”

2、吃饺子

相传东汉名医张仲景告老还乡时,在路上见许多百姓由于天冷耳朵都冻坏了,于是在黄河边支了口大锅,把羊肉、辣椒和驱寒的药材放进去熬,然后捞出来切碎,包在像耳朵一样的面皮里再下锅煮,那个形状和耳朵一样,包着这些馅料的就是饺子。

所以立冬吃饺子老人们也称“安耳朵”,更有“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说法。

在重庆,我们可以吃一顿热气腾腾的火锅、麻辣鲜香兼具的抄手,在辣椒的加持下,红红火火的贺冬!

立冬·知养生

《黄帝内经》道:“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应四时而适寒暑”,养生之道,要顺应季节的变化,迎合冷热交替,才能够长寿。故立冬养生应适时而养,以温补为主。从养生的角度上更有“立冬补一冬,来年无病痛,春天打老虎”的说法。

按入冬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低于10℃才算进入冬季的标准来看,重庆距离真正的冬季,还有一段距离,但是“好吃”的重庆人可以补起来了!

推荐菜谱:羊肉萝卜

羊肉性温,能够御风寒补身体,冬季吃羊肉能够让我们寒冷的身体暖和起来。萝卜能够为我们在干燥的冬季提供大量的水分与维生素。

二者同煮能提供给我们所需的能量与营养,对于不喜欢吃羊肉的人来说,还可以把羊肉换成牛肉或者乌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