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小說中這五位大俠可以打敗喬峯,段譽,虛竹三兄弟聯手

1、慕容龍城

在五代末期,姑蘇慕容氏,當時有一位名叫慕容龍城的少俠,以勇敢幹練聞聲,獨創"斗轉星移"絕技,弱冠前以之與武林豪傑爭鋒,從而縱橫江湖,天下更無敵手,無可奈何,龍城去,姑蘇慕容氏便世代傳承"以彼之道,還施彼身"的斗轉星移絕技,威震武林。因姑蘇慕容氏名震江湖這是一門借力打力之技,不論對方施出何種功夫來,都能將之轉移力道,反擊到對方自身,這就是真正的功夫所在,將對手的拳腳兵刃轉換方向,令對手自作自受,其中道理,全在「反彈」兩字。

他在成長過程中同時也不忘遺訓,糾合江湖好漢,暗自積蓄力量,意圖復國,只要各派勢力震動,或有內憂外患,慕容氏便可乘勢而起,逐鹿中原。可惜冥冥之中自有定數,卻率先被趙匡胤領先一步建立大宋王朝,人世間總是有太多的悲哀與無奈,終無所建樹,以失敗告終了,其後半生終大徹大悟總結畢生武學流傳後世,最後鬱郁善終也。

2、黃裳

當黃裳武功有所成就時,就被派去剿滅明教,後來他在和明教高手較量時,殺了幾個法王和使者。當時的江湖武林人士和明教相交甚好,他殺死的那些人中,有幾個是名門大派的弟子,於是黃裳就引來了各個門派的追殺。因爲寡不敵衆他受了傷逃到了荒蕪之地躲起來了,而他的父母妻兒卻被殺光了,於是他就躲起來苦練武功以便日後出去報仇。

從上面黃裳的經歷來看,那時的明教教主是方臘,爲人神祕莫測武功奇高,他的手下也不可能是一羣烏合之衆,所以高手也有很多。除此之外,當時在場的還有一些名門大派的弟子,他們來支援明教不可能只是些小蝦米,而是武林中有一定地位的人物。而黃裳下場後隨隨便便就殺了他們一些法王、使者,而且後來還從衆多武林人士的追殺中逃脫,由此可見黃裳武功到底有多強了。

3、段思平

六脈神劍對內力要求極高,必須一陽指練到很深的境界才能入門練習六脈神劍,大理寺各大高僧窮盡一生鑽研,也只能練成其中一脈,到了射鵰裏南帝根本就一點六脈都練不成了。就練段譽這吸了別人幾百年內力的傢伙,使出六脈神劍也是時靈不靈,那麼這麼神乎其神的六脈神劍,開創此武功者的人境界有多高,想必不必多言。

最關鍵的是段譽是靠北冥神功開掛纔得到那麼多內力,段思平的內力確實實打實自己練的,不知道他怎麼練成這曠世的內力。

4、阿青

阿青是金庸武俠小說《越女劍》的女主角,《射鵰英雄傳》第二回作者描述"越女劍法"時中也曾提及過阿青的事蹟,阿青是越國一名牧羊女。別看阿青容貌清秀,弱質纖纖,卻是金庸小說中武功和實戰能力最強的人物之一。阿青在一次牧羊時巧遇一頭會使竹棒的白猿,並從那次以之後就常與它以竹棒交手,因而悟得高超的劍法。

范蠡在街上遇見她以一人挫敗八名吳國劍士,就請了她去"訓練"越國劍士。由於她不懂教人,雖說是訓練,實際上是讓她與越國劍士交手。在她和范蠡相處其間,她愛上了范蠡,但范蠡卻深深地愛着遠在吳王宮中的西施,對於阿青的愛慕之情竟是絲毫也沒有察覺。阿青黯然之下,對西施起了殺心。在范蠡與西施見面之時,她終於出手殺西施了,可是在最後關頭卻因西施那絕世的容光自愧不如,黯然神傷而去。可她那臨去一劍雖然停住,但是勁氣卻甚爲凌厲,沒有收住,以致傷了西施的心脈,造成了內傷,使得她時常心口疼痛,於是成就了西子捧心的典故。

5、石破天

他跟虛竹的特色一樣,謙虛、純樸、良善、真誠,對事物完全沒有成見,待人完全沒有機心,老實亦有老實的好處,最後像虛竹一樣,他的良善無知,使他在無意之中,毫不費力地修成絕世的神功,達到武功的最高境界。作者書寫這樣的人物,用這樣的人物反映人物情感與現實。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