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任課教師如此做很不妥

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

11月4日,江西南昌的明女士爆料稱,自己家小朋友的數學作業,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明女士叫苦,自己是單親家庭,在外工作回到家中已經到十點多,再按照老師要求還要批改孩子作業,“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對此,佈置作業的數學老師回應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明女士的孩子就讀於南昌市某小學三年級。3日晚,她因沒有給孩子批改數學作業,被老師要求提供一份情況說明。(11月5日澎湃新聞)

南昌市某小學三年級的數學老師,要求讓家長批改,不批改還需要向老師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這讓身爲家長的明女士很不爽。因爲她是單親家庭,在外工作回到家中已經到晚上十點多,再按照老師要求還要批改孩子作業,“自己身心俱疲、力不從心”。應該說,明女士的“訴苦”情有可原。我們有理由相信,不獨明女士有此“苦衷”,可能不少家長感同身受。

對此,涉事數學老師也有自己的理由——平日老師工作量飽和,讓家長改能提高效率,節省一些時間。話雖有一定的道理,但仍然難以服衆。

此前,安徽合肥、山西太原等地曾下發文件,嚴禁要求家長批改作業,嚴禁以任何方式公佈學生成績和排名。這是教育禁令,我們不知道南昌市可有這樣的禁令?

教師的本職工作是“傳道授業解惑”,自然包括要認真批改作業。小學三年級這個學段,教師要嚴格控制作業佈置量,儘可能不留課外作業。作爲任課教師,對此應該有最起碼的認知。南昌市某小學三年級數學教師,給學生布置了作業,還要求家長批改,倘若不批改的,必須提供一份手寫版本的情況說明,這多少有些難爲家長,畢竟不是所有家長都能勝任這一特殊的“家庭老師”角色的,也不是所有家長都有時間和精力去批改作業的。

近些年來,在學生作業佈置與批改上,頻頻鬧出家校矛盾,這自然疏遠了教師與家長的關係,妨礙了教育和諧。

學校教育離不開家長的配合和支持,但本該教師做的工作不可隨便交由家長去做,這既是職業道德的要求,也是依法治教的需要。教育主管部門對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爲加強監管,努力打造讓家長滿意、社會放心的教師隊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