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架集採平均降價93%,原來嚇人的支架也可以是“白菜價”

圖片來源於新聞配圖

11月5日,國家第一次高值醫療耗材集中採購。場上報出最低價的是山東吉威,原價1.3萬多元的支架,山東吉威開出了最低價只要469元。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幅93%。當天,網上最熱門的一個段子說的是“昨天一個支架可以買6瓶茅臺,今天一瓶茅臺可以買6個支架”。(11月7日工人日報)

原價1.3萬多元的支架,山東吉威開出了最低價只要469元,與2019年相比,相同企業的相同產品平均降幅93%。國家第一次高值醫療耗材集中採購,一下讓支架這個昂貴的“心裏的玩意兒”大跌身份,由“貴族”變成了“平民”。

近些年來,支架價格高昂,屢屢成爲社會關注和爭議的話題。是支架的成本高嗎?其實不是,支架也可以是“白菜價”。2011年的一次心血管病學術會議上,國內心臟病專家胡大一炮轟支架濫用:12%的患者被過度治療,38%的支架屬於可放可不放。這場會議上,支架的成本被一一拆解。一個出廠價3000元的心臟支架,賣到醫院的價格爲1.15萬元,醫院售給患者翻倍至2.7萬元;而同類的進口支架,到岸價6000元,到醫院就成了2.3萬元,醫院售出則在3.8萬元上下。而此次的國家第一次高值醫療耗材集中採購,山東吉威開出了支架最低價只要469元,無疑是“白菜價”的一個有力佐證。

支架由“白菜價”賣成了“白玉價”,其實是“中間環節”在層層加碼。中國價格協會曾在當年做過一個分析,支架等高端醫療器械價格昂貴,主要是因爲“中間環節多”,支架從出廠或進口開始,到最終由醫院銷售給患者,平均加價2.28倍。“中間環節”滋生了不受見利忘義者,可憐的患者成了“冤大頭”,成了花錢如流水的“金主”。

國家第一次高值醫療耗材集中採購,一下子將支架的畸高價格打出來“原形”,對民衆無疑是一個利好的消息。當然,高值醫療耗材不僅僅是支架,它只不過是其中的一個“傑出代表”而已。我們期待國家有關部門要向畸高的醫療耗材說不,讓看病貴不再成爲社會的一個顯性話題,讓道德的血管不再被畸高的支架所堵塞。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