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絕大多數抗日劇中,都有伏擊戰的情節。其中最常見的場景就是找一條山溝,山溝兩側埋伏好人,當日軍部隊進入伏擊圈後,開打、拼刺、打掃戰場,然後就這麼結束了。長此以往,很多人覺得伏擊戰太簡單了,對方完全就是被動挨打,而抗戰似乎也沒有那麼艱難——實際上這種想法並不正確。

有些朋友雖然不屑於抗日神劇,但的的確確是受到了抗日劇的影響,此外再加上一些片面文章的誤導。使得他們對真實抗戰的理解,也出了很多偏差。

以平型關之戰來說,這是八路軍對日首戰,很多經驗無法借鑑,故而只能以國內戰爭中的部署來組織戰鬥。戰鬥中,國民黨軍未能很好配合,再加上日軍戰鬥力也確實很強,因此出現了較大傷亡。但是日軍的傷亡同樣不小,雙方戰損比基本是1比1點多,八路軍略佔優,這一點大家基本都知道。

不過其中有三點情況,很多朋友其實不瞭解,或者說長期以來的認識是不全面的。

第一:日軍戰損中,陣亡者佔到了大多數,技術裝備損失更大。

在日軍的損失中,掛掉了2箇中佐,汽車兵等技術兵的損失很大,此外從前線回送的傷兵也遭到了毀滅性打擊。可別小看這些傷兵,這些人只要傷愈歸隊,那是真不好對付,因此日軍損失中的絕大部分屬於是不可恢復性戰損。另外當時被八路軍擊毀的那幾十輛汽車,恐怕比這些兵員更令日軍肉疼,畢竟日本在當時的工業國家中算是較弱的,汽車都是寶貝疙瘩。

八路軍115師雖然傷亡的幹部、戰士也不少,但大多數是負傷,犧牲的比例要小些。

以685團戰損而計,全團犧牲班長以上16人、戰士37人,共計53人,負傷班長以上34人、戰士117人、衛生員2人,共計153人。全團戰鬥傷亡206人,其中犧牲53人。犧牲的幹部戰士,加上重傷傷殘者,此爲不可恢復性損失。其餘幾個團的傷亡比例也大體如此,因此八路軍在絕對損失人數要小於日軍。

第二:很多人覺得八路軍在平型關只打了日軍戰鬥力很差的後勤部隊,這也是錯誤的認識。

首先,1937年的日軍,即便是後勤部隊也有很強的戰鬥力,連後勤兵都能戰死到最後一人,無被俘和投降,這顯然不是沒有戰力的特徵。另外日軍車隊中除有戰鬥兵護衛外,車內還有部分仍有一定戰力的傷兵和回運人員,這些人往往被有些統計人員所忽視,但他們也是戰鬥員中的一部分。

平型關戰鬥繳獲的步兵炮,裝備於日軍步兵大隊級

以上是包圍圈的日軍,伏擊戰打響後,日軍在包圍圈外的戰鬥部隊向包圍圈發起衝擊;而八路軍圍殲日軍包圍圈內部隊後,也向日軍陣地發起衝擊,這可是實打實的正面對沖,後來115師繳獲的那門92式步兵炮及高級作戰地圖就是在進攻戰中得到的,所以平型關之戰其實不僅僅是一次伏擊作戰。

第三:爲什麼說不單單是伏擊作戰呢?

因爲當時在平型關地區的作戰是戰役級別。除了八路軍外還有大量國民黨軍。八路軍115師的伏擊作戰只是戰役計劃的一部分。

但115師完成伏擊並發展進攻後,國民黨軍卻拉胯了,故而單就115師的戰鬥是打贏了,但整個戰役到後來其實是輸了。

伏擊作戰很多時候就是如此,它可以是單獨的伏擊戰鬥,也可以是整個戰役的一部分。當然,即便是單純的伏擊作戰,也要考慮友軍配合、主攻/阻援/後備/轉移等諸多程序,需要非常複雜的組織與堅決執行。

綜合素質不行的部隊,別說是打伏擊戰了,就是連基本的配合都很難做到。

戰後,林彪在《平型關戰鬥的經驗》中特別說道:

友軍在戰鬥中的配合,實在太差了。他們自定的出擊計劃,他們自己卻未能遵守。你打,他旁觀,他們時常吹牛說要決戰,但卻決而不戰;或向敵人打而又不堅決打,他們的部隊本來既不充實,在一個突擊中,卻以區區的八個團兵力分成三大路,還留了總預備隊,而每路又相隔十多里或二十多里,這樣不僅缺乏出擊力,而且連被我們打敗了而退下的敵人他們碰着了,竟不但不能消滅之,反而被這些突圍的敵人衝坍了。

所以從整個平型關戰役的角度來看,國民黨軍包括八路軍一開始可不僅僅是想包那些運輸隊的餃子。只不過國民黨軍自己亂了,115師取得的局部戰果也被浪費,否則消滅日軍的戰果還要更大。

前面之所以講這麼多,是因爲不少朋友對平型關之戰不瞭解,動輒便是一個師伏擊日軍沒有戰鬥力的後勤兵,還打成1比1的戰損,好像這個戰果不值一提似的。

其實以上的這些情況講清楚了,這戰果還能叫不值一提嗎?

要知道,絕大多數中國軍隊與日軍首戰的戰損比都在10比1以上。即便在熟悉日軍戰術之後,當時普遍的戰損也在6比1以上,打1937年的日軍打出了略微佔優的戰損,這可不是鍵盤俠們輕飄飄的的“不值一提”幾個字那麼簡單。

而且,這可是全面抗戰以來中國軍隊的首次獲勝,這個意義是非常大的。打日本人真要那麼簡單,這樣的勝利爲什麼之前國軍就沒打出來?

當時的日軍說他們不可戰勝,中國軍隊儘管犧牲很大,但也確實沒打贏。不僅僅是八路軍,包括當時整個中國軍隊,整個中國都太需要一場勝利了。如果沒有勝利帶來的士氣,很多仗恐怕還沒開始打就先敗了。

真實的抗戰不是神劇,不僅要流血犧牲,還要動腦子,這可不是隨便敲敲鍵盤,這個仗輕鬆,那個仗簡單就可以的。

輕鬆也得打贏,簡單也得打贏不是?既然沒打贏,不好打贏,那就說明這仗不好打,不輕鬆。

有的人說伏擊戰簡單,八路軍盡會撿便宜。那麼請問,既然簡單的話,當時的抗戰戰場那麼大,幾百萬國民黨軍爲什麼不多打幾次?多贏幾次?

咱們討論軍隊作戰,是以能打贏多少次,消滅多少敵軍,收復多少國土爲衡量標準的。可不是說被敵人消滅多少,國土丟了多少算光榮的。

只要能打贏,就該去打,伏擊戰能打贏的話,憑什麼不能去打?

更何況真實的伏擊戰並不像是電視上演得那樣,找個山頭,日軍開過來了隨便一打就行了,沒那麼簡單,也沒那麼輕鬆。

伏擊戰,首先要有準確的情報、合適的地形,這些都需要自己去偵察,然後指揮員要合理進行部署,分配兵力,這考驗的是整個部隊的指揮能力、偵察能力。

同時日軍部隊在行進時也並不傻,前方會放尖兵、兩側也會進行搜索,在險要地帶他們同樣會警惕。如何將其引入伏擊圈,如何使日軍放鬆警惕,這些都要做工作。

而到正式交戰時,伏擊戰的作戰距離近,經常要白刃相接,部隊敢不敢打、能不能打白刃戰也是個問題。

另外伏擊戰一般都是在敵軍後方展開的,挺進敵後作戰並不輕鬆。要是輕鬆的話,國軍在敵後作戰的幾十萬部隊也不至於投敵了。

當然,伏擊戰還有更常見、也更艱險的情況:短時間內喫不掉對方怎麼辦?敵軍援軍反包圍了怎麼辦?部隊作戰不利怎麼辦?

國民黨軍爲什麼不願意打伏擊戰?因爲就怕短時間啃不下,後來被突破、合圍了收拾不住。

所以別看簡簡單單一個伏擊戰,這可不是誰也能玩得轉的。

就上面我們說的平型關伏擊戰來說,日軍不僅在包圍圈有部隊,在後方和前方都有部隊。伏擊戰打響後,獨立團就在阻擊日軍後方部隊,主戰場上除了出擊部隊外,也有阻援部隊,還有預備隊。哪支部隊出了狀況,都會對整個戰局造成極爲不利的影響。

如果不是訓練和配合都達到極致的部隊,最好不要輕易去嘗試伏擊戰,弄不好吞不下敵人,自己還會被反咬一口。

而八路軍有個作戰特點是能聚能散,這個能力是之前紅軍時代多年以弱對強的戰鬥歷練出來的,即便在伏擊戰吞不下敵人的情況下,自己一般也能順利脫離,不至於像國民黨軍那樣,一旦戰況不利,就可能散架子了。

所以說,簡簡單單一個伏擊戰,爲什麼八路軍經常搞,還搞出花來了,而國民黨軍就不多搞,反倒是更偏好固定模式的陣地戰呢?原因也就在於此。

至於爲什麼八路軍可以能聚能散,而國民黨軍則更偏好抱團,這裏面的學問就更大了,涉及到兩支軍隊很多根本性的區別,一句兩句也說不清,反正事實基本就是這樣。

當然了,在實際抗戰中八路軍打伏擊戰也是有苦衷的。

因爲當時國府並不向八路軍提供多少武器裝備和彈藥補給,八路軍擴軍所需要的武器裝備又不能從天上掉下來,只能是對敵繳獲。伏擊作戰相對來說,繳獲要更大些,戰鬥消耗也會更小些,自然便是首選的作戰模式了。

要是八路軍不愁武器彈藥,恐怕打得就不是伏擊戰、麻雀戰,而是大規模運動戰、攻堅戰了,畢竟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一把步槍就十來發子彈,一門迫擊炮就三五發炮彈,這點本錢去打攻堅戰是在也是消耗不起。

而回到平型關之戰來說,爲什麼很多戰士在經過簡單的火力準備後就要衝鋒、實施白刃戰呢?說到底,還不是因爲彈藥不富裕嘛!

其實115師在平型關戰鬥前得到過一批彈藥補給,但是誰都知道這只是閻錫山急於讓八路軍參戰而表現出的“誠意”。這種補給是臨時和不可持續的,所以戰士們都不捨得在戰鬥中使用太多彈藥。

再加上當時沒有與日軍作戰的經驗,以爲都那種態勢了,日軍必然也會像之前國軍那樣繳械投降。然而,後者恰恰是那種戰死到最後一人也不投降的軍隊,很多傷亡就發生在這一階段。

所以林彪在《平型關戰鬥的經驗》中也特別提到:

敵人實在有許多弱點可爲我乘,但敵人確是有戰鬥力的。也可以說,我們過去從北伐到蘇維埃戰鬥中還不曾碰到過這樣強的敵人。我說的強,是說他們的步兵也有戰鬥力,能各自爲戰,雖打敗負傷了,亦有不肯繳槍的。戰後只見戰場上敵人屍體遍野,卻捉不到的。

敵人射擊的準確,運動的隱蔽,部隊的掌握,都頗見長。對此種敵人做戰,如稍存輕敵觀念,做浮躁行動必易受損失。我們的部隊仍不善做疏散隊形之做戰,特別是把敵人打坍後,大家攏在一團,喧嚷“老鄉!繳槍呀!”其實對日本人喊“老鄉繳槍”,不但他們不懂,而且他們也不是老鄉——這種時候,傷亡往往很多。在“抗大”的軍事教育中,特別要教育幹部瞭解正規戰鬥中的戰鬥隊形之運用。

從林彪的這份總結中我們可看到115師在平型關戰鬥中傷亡較大的另一因素,即缺乏對日軍作戰經驗。後續瞭解這些情況後,一直到1938年中期,以老紅軍部隊爲主的八路軍打出了不少精彩的戰例,其中大多數都是伏擊戰。不過日軍確實也不好打,即便是有對日作戰經驗,但我軍的武器彈藥狀況要差很多,很多時候付出的代價也不小。

因此,抗戰是不輕鬆的,是很艱難的,只有體會到這個艱難,我們才更能理解前輩們的犧牲和不易。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