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本週四稱,世界各地的兒童都面臨校園暴力和欺凌,每三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每月至少遭受一次攻擊,每十個學生中就有一個是網絡欺凌的受害者。

聯合國教育、科學和文化組織教科文組織基於2019年數據發出的這一警告時,恰逢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將11月5日設立爲首個反對校園暴力和欺凌包括網絡欺凌國際日,包括網絡欺凌日。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在一份聲明中說:“最近在阿富汗、布基納法索、喀麥隆和巴基斯坦發生的針對學校的襲擊事件,以及教師塞繆爾·帕蒂在法國被暗殺的事件,凸顯了保護我們的學校不受任何形式暴力侵害的關鍵問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總幹事奧德蕾·阿祖萊在一份聲明中說,解決欺凌問題也是保護學生的關鍵,她將其描述爲一種“被忽略、最小化或忽視”的“禍害”,儘管它“給世界各地數百萬兒童造成了身體和精神上的痛苦”。

鑑於教科文組織2019年一份涵蓋144個國家的報告中強調的校園暴力和欺凌的規模,阿祖萊堅持認爲,有必要提高全球意識,制止這兩個問題。

她說:“作爲學生、家長、教育界人士和普通市民,我們都有責任制止學校的暴力和欺凌行爲。”

該聯合國教育機構在一份聲明中稱,校園霸凌的後果會對學生的學業成績、輟學以及身心健康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它將恃強凌弱定義爲一種攻擊性行爲,這種行爲包括不受歡迎的、負面的行爲,隨着時間的推移不斷重複,以及施暴者和受害者之間的權力或力量的不平衡。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與不常受欺凌的孩子相比,經常受欺凌的孩子在學校裏感覺像個局外人的可能性高出近三倍,缺課的可能性高出兩倍多。他們的學業成績比同齡人差,而且在完成中學畢業後不繼續接受正規教育的可能性更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