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等离田垃圾如何处理

离田垃圾也可以"变废为宝"

今年 9 月末

金普新区首家离田垃圾处理中心

向应街道城东村城东离田垃圾处理中心

新建厂房主体及设备设施安装完成

日前,该处理中心正式投用

标志着向应街道城东村

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体系建设上

迈出更加扎实的一步

建设初衷

向应街道近年来提出"红 + 绿"发展模式,获"中国北方最美乡村"称号。城东村以"全国有机第一村"为目标,2018 年曾举办第三届中国有机大会。从源头上避免秸秆焚烧及解决街道畜禽养殖粪便处理"老大难"问题,是城东离田垃圾处理中心建设的初衷。

离田垃圾变身有机肥料

在厂区的堆放场,方草捆打捆机正在碎"离田垃圾"并打包成捆;在厂房发酵区,机器正在翻滚搅拌,打包区作业人员正在封袋 …… 据城东村党支部书记温卫东介绍,城东离田垃圾处理中心生产的有机肥料,就是将"离田垃圾"和鸡粪、牛粪搅拌发酵后制作而成的。

时间短,产量高

以前,他们用土办法,把"离田垃圾"打碎,在露天环境下发酵,大约一个月能发酵一批成品,一年能生产 1000 多吨肥料,现在,随着垃圾处理中心的正式投用,他们一年能生产 5000-6000 吨的有机肥料。而且,用土办法制作肥料,发酵过程中会有废水渗透,遇到雨天还到处流,不但费时费力,更污染环境。城东离田垃圾处理中心建成后,发酵的有机肥料 15 天就可以完成制作,比土办法减少一半时间。

全国有机第一村

城东村坐落在向应街道最北端,是一个农业村。2017 年,响应街道"红 + 绿"发展模式,城东村开始探索打造"全国有机第一村"。村里组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讨论避免秸秆焚烧的有效回收方法,最终一致决定,收集当地及周边的农作物秸秆,进行大规模有机肥料生产及耕地土壤改良工作。2017-2019 年,累计回收近 2 万亩地的秸秆、藤蔓等离田垃圾。

变废为宝

为改变村民随意丢弃离田垃圾的习惯,让村民知晓集中处理的好处,村里挨家挨户发放一封信。送来量多的村民,村里还给他们一些有机肥料,大大提高了农民们的积极性,也真正意义上实现了"变废为宝"。今年 4 月末,城东村启动建设城东离田垃圾处理中心,按照有机标准,利用畜禽粪便和大量的秸秆等离田垃圾生产有机肥料,实现秸秆垃圾减量,改良土壤结构,改善农作物品质和提高产量,同时进一步推动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从而实现从源头的分类到最后资源化利用的环环相扣。

城东村离田垃圾处理项目的建成

实现了畜禽的粪便和秸秆

等离田垃圾的有效处理

一方面通过回收的秸秆实现农民增收

另一方面通过减少秸秆焚烧

保护当地环境

处理后形成的有机肥料再利用于土壤

也减少了化肥的使用量

有效增加了地力

同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来源:金普发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