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郝妈(文章原创 ,版权归本人所有,欢迎妈妈们转发分享)

可能很多人在上学的时候,最头疼的一门学科就是数学了。因为数学不仅考验一个人的细心, 同时也会考验一个人的逻辑思维。

随着时代的进步,大家也越来越注重数学这一学科,很多家长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会特别重视孩子的数学学习

之前在网络上有这样一个事情,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和讨论。一位家长在自己的社交网络平台上晒出了自己孩子的考试试卷。在这个试卷上是一道数学题目,题目的内容是这样的内容是这样的:

一商店进了9把小提琴,一共花费了3600元,合理的售价是多少呢?

孩子所选择的答案是400,是没有想到孩子的老师却把这道题判成是错的。这位家长对于老师的判定有所怀疑,所以当时还到学校去质问了老师

孩子的老师在面对这样的提问时也给出了自己的解释,他是这样说的:这道题问的是售价而不是进货价,如果是进货价的话,选择400这个答案是没有错的。

但是现在问的是售货价,那么售货价肯定是要高于进货价的,孩子如果没有想到这一点,他们在选择答案的时候可能就会选错。

这位家长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孩子还在上小学,竟然就会遇到如此严谨的数学题目,所以他才把这件事情分享到了网络上,看看大家是怎么想的。不少网友在看到了家长发的这件事情以后,评论也呈现了两极分化

一些对这件事情持赞成态度的网友说:学校之所以会出这样的题目,也是为了能够从小就锻炼孩子严谨的态度,毕竟数学这一学科确实是需要细心和认真的态度去对待

当然也有一些网友对这件事情持反对的态度,他们认为孩子还在小学,思维上可能还不会那么严谨和细致 不应该把数学和脑筋急转弯或者文字游戏放在一起,不仅会打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信心,甚至还有可能会给他们留下数学很难的印象,让他们在今后出现排斥数学学习的情况。

其实无论是哪一种方式或者是什么样的题目,学习数学这件事情还是不能够被忽略或者是放弃,因为数学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帮助培养孩子的实际运用能力。而孩子的实际运用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和发展都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家长在生活中用哪些方法培养孩子的实际运用能力呢?

1.让孩子真正理解知识

想要运用知识,那么首先就要先理解知识。许多家长会借助死记硬背这种方式让孩子去理解知识,其实这样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一定的厌学情绪。家长们一定要学会先让孩子理解知识,让他先们先自己去阅读,阅读完了以后再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述出来,这样他们才能够真正地把知识化为己有,才能够真正地理解。

2.引导孩子学会用知识解决问题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当孩子遇到问题的时候,家长们可以用提醒或者劝说等方式引导孩子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因为这样不仅能够加深孩子对知识的印象,也能够进一步增强孩子的实际运用能力。

3.熟能生巧

反复的训练或者是反复的理解,是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加深孩子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的。家长们可以利用一些小游戏或者奖励机智,有方式的去引导孩子反复地巩固知识和运用知识,因为熟练才能够让孩子拥有技巧,当他们再一次遇到问题或者是去实践的时候,他们才可以反应迅速,应对从容。

无论孩子学习哪一个学科或者是掌握的一种能力,都离不开家长耐心的引导和细心地培育,因为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总是会遇到一些阻碍或者是他们自己难以解决的问题,家长如果这个时候不能够帮助孩子,孩子们对于学习就会失去信心,对自己的能力也会深感怀疑。

育儿难题郝妈帮,家庭教育要学好,孩子健康身体棒,我是@好妈妈郝女士,帮你解决育儿小麻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