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友山/文

学习捕俘拳后,我对武术产生了浓厚兴趣,并坚持练了一阶段。1975年高中毕业后我当上了大队团支部书记,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村官。我除了负责大队的青年工作外,还指派我下到生产队负责这个队的思想和生产工作,但又不是队长,当时叫作住队干部,工作很忙,再练那些穿蹦跳跃的武术感到有些力不从心,所以慢慢地就练少了。

生产队时期的农村生活

后来不知从哪得到的消息,说太极拳很不错,又是内家拳法,既能养生又可获得高深内功。有一次,我得到一本有关简化太极拳套路的小册子,就照着书练了起来,不管练得对不对,最终把24式学了下来。

太极拳队伍

1977年的年底我被当时的开封师范学院录取,成为高考恢复后首届大学生,次年3月入学。教我们体育课的是巩老师,上体育课时仅教我们一些基础性的体育,不教武术,当我得知他会武术的信息后,就央求他教我武术。我告诉他我学过简化太极拳,他让打一下看看,打完套路后他问我“是自学的还是有人教的”,我告诉他“是照书自学的”。巩老师说“如果自学的勉强说得过去,如果是有人教的就不行了”,言外之意就是练得不对,自学太极拳精神可嘉。

开封师院现状

巩老师利用课余时间从起势开始,把24式重新教我一遍,我这才知道我原来练得根本不是那回事儿,且不说动作的规范性如何,就连运步路线也不对。巩老师让我真正学会了简化太极拳,我非常感激他。之后,在我每天晨练的时候遇到一位老者练孙式太极拳,他是中文系的钟教授,于是我又向他学习了孙式太极拳,遗憾的是不知什么原因,没有全部学完整个套路。

作者在练站桩

有一次在学院大礼堂门前搞了一场太极拳表演,约6~70人,领队的是一位女校友,来自陈家沟,练的是陈式太极拳,我对太极拳虽不是内行,但从她的招式招法中能看出她的演练并非一般水平。后来,随着影视作品对太极拳的宣传,我也无限向往太极拳功夫。

陈式太极拳

大学毕业参加工作后,虽然我已把意拳站桩功和五形动功作为主修项目,但仍然没有磨灭对太极拳的憧憬。我每天早晨都要到公园去一趟,遇到一位姓杨的武术爱好者,他练的是杨式太极拳,我就跟在他后面比划着。又遇到练陈式太极拳的师傅,我也随大伙儿学了一些,但都没学好。更主要的原因是把心思主要花费在当时所练的抱球桩、扶按桩、试力、发力、单操手和五形动功方面。尤其是专修大成拳后,先前的太极拳慢慢地停练了。

作者1986年在商城县汤泉池站扶按桩

有一位陈式太极拳名家对我的教益使我记忆犹新。他来过我们当地教过几次太极拳,但我无缘向他学拳,我已有大成拳的师父,也不会再拜第二位师父了。了解其它拳种,开拓视野还是有必要的,这一点我师父很开明,认为要想提高自己可以多结交武道朋友,学习他人长处。包括1987年我到福建医学院进修学习,师父也允许我拜访自然门大师万籁声先生。后来由于多种原因,拜见万老先生没有成行。

万籁声先生

我专程远离家乡登门找到了那位太极拳名家,并告诉他我练过太极拳,现在正在练习大成拳,而且向他谈及我师父的姓名。我说我没有时间练套路,对推手感兴趣,这位名家很大度,没有因为门派不同而拒绝我,立即对我手把手地讲述太极拳推手的要点和应用,使我收效很大。对于这次学习我写了笔记,并在后来发表大成拳文章时也借鉴了这些内容。

太极推手

练习太极拳有没有用争议很大,对其养生价值无需质疑,能不能技击当另做不论。笔者认为,一个普通人如果遇到一个练习多年太极拳的人相比较,练太极拳者是高手,如果练太极者遇到一个不要命的人,他的技艺就施展不了高深武功;如果上台与现代搏击较量,由于没经过耐力训练,没经过无数次擂台争锋经历,那些“四两拨千斤”、“借力打力”等技法很难发挥作用。即使如此我们不能全面否定太极拳,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已把太极拳作为养生健康的项目。

擂台争霸

我虽然没有继续练习太极拳,但我对曾经学练太极拳的经历仍很眷恋,我不练了不是因为不喜欢,而是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况且在大武术的框架下,不同派别的拳理都是相通的,因此认真坚持一种拳法修炼就能满足己用。故此,我习练大成拳,却另外发表了心意拳、形意拳、太极拳、鹤拳、少林拳、搏击等不同派别的文稿。

我再一次感谢我太极拳的老师以及帮助过我所有太极拳的朋友们!

因体弱多病与武术结缘,从此武术改变我的一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