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一個媽媽在網上發帖,問上培訓班還要不要堅持,說給孩子報了數學輔導班,但一直很難上90分;英語一直在上,但是感覺沒什麼進步。老師反饋,孩子上課的時候精神不集中,老師的問題一個也答不上來。孩子今年已經5年級了,所以媽媽是又焦慮,又害怕,又難過,不知如何是好。

其實,媽媽的焦慮,是深圳很多家長的焦慮。因爲深圳的中考升學率只有40%左右,在這個堪比一線的城市,40%的升學率,意味着大部分的孩子沒有辦法上高中,只能去讀技校之類的。

都說“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很多父母都沒有辦法接受這樣的現實:自己怎麼說也是一個本科生,自己的孩子卻只能上一個技校。

這個媽媽的貼子後面,很多人跟貼。

有一個家長覺得:家長應該多關心孩子的內心需求和想法,而不是拼命加培訓班,有時候可能適得其反。孩子現在牴觸學習,上課神遊注意力不集中,看得出心思確實不在學習上,家長這時候最應該的是坐下來和孩子好好談談。

也有家長說:輔導班基本上都是填鴨式的教育,反而讓孩子更反感學習,讓孩子喪失想象力和創造力。

更有一個做家教的老師說:他教的一個5年級的孩子,從80分考到64分,到52分,越來越低。看孩子的試卷就知道,他每次考試都不做計算題。一是不熟練,二是厭倦。每天做作業一到計算就愁眉苦臉。

很多家長表達了同樣的焦慮,說自己家的孩子,也是課上學不進去,補習班也徒勞,因爲深圳的中考升學率實在太低了,不知道怎麼辦好。

帖子下面也有少數幾個家長比較冷靜,覺得先讓孩子學好校內知識,消化、理解、吸收,之後有精力,孩子也有興趣,再去拓展課後的學習。

有家長說:很多時候把孩子送去補習班,只是家長買個心安。你看,我花了錢,可是孩子沒有進步,這個不怨我。

有一個家長說的更是句句在理,他說:上輔導班的目的是提分,既然達不到效果,就說明這個方法不適合孩子,應該果斷停。

如果對孩子在學業上有期望,就要自己緊跟孩子,弄清楚孩子沒有達到期望的原因,是學習動力不足,是接受能力弱,還是分心導致學習效率差,還是兼而有之。

只有對症治療才能真的幫助到孩子,而不是扔輔導班,浪費時間。

其實,我也一直因爲要不要送孩子去補習,深受困擾,昨天,附近的一個培訓機構打電話給我,邀請婷婷去上一節體驗課。當時婷婷就不願意去,我說去聽一聽,看喜不喜歡老師的講課風格,她才勉強去了。

回來後,我問她老師上課有趣嗎?喜不喜歡上老師的課,她一聲不吭。我覺得,如果老師上課有趣,她喜歡上肯定會直接說出來的。也或者,她根本不喜歡補習班的氛圍,所以後來老師打電話給我,問我要不要給孩子報一個學期,提升一下,我委婉地拒絕了。

你們送孩子上補習班了嗎?到底要不要上補習班,大家都來說一說。

(圖片來源網絡)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爲更好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