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婷媽

朋友的孩子11歲,一直很優秀,一直在班上擔任班幹部,且各科成績都名列前茅,孩子從小學三年級開始,就很自律,每天放學回來就會主動先完成作業,然後纔開始看書。這個孩子,一直是我“別人家的孩子”。

可是,朋友跟我說,孩子最近開始出現厭學情緒,不願意去上學。她雖然爲此苦惱,卻也無能爲力。

其實,孩子本來挺喜歡學習的,突然出現變得厭學,這樣的情況並不少見。

其原因可能有是很複雜,比如班裏換老師了,或突然有一次考試成績沒有達到自己的預期,或者和某個同學有矛盾了……這些情況都可以會讓孩子對學習產生牴觸情緒。

所以需要家長幫孩子們解開這些內心的“小九九”,這樣,他們纔會重新燃起對學習的熱情。

婷婷曾經有一段時間,也是很不願意去學校。那時候他們剛換了一個班主任,因爲某一次意外,班主任對她有很深的誤解,總是針對她。所以婷婷覺得很受傷,並且班主任老師(班主任老師是語文老師)的課她總是不好好聽,考試也不認真對待,作文總是不寫。

我發現這個問題後,跟婷婷溝通過好幾次,問她爲什麼不寫作文。婷婷告訴我,反正寫了老師也不給分,所以乾脆不寫。雖然我勸了她幾次,考試是對自己學習過程的檢驗,尤其是作文,是對語文學習的綜合評估,不管老師有沒有給分,自己都應該好好寫,看自己這段時間學得怎麼樣。但是,她還是不寫。

終於,有一次,老師給我打電話,說婷婷考試這次考試又沒有寫作文。老師的語氣裏明顯帶有情緒。

我問老師,知道婷婷爲什麼不寫作文嗎?老師愣了一下,反問我:“她寫得並不好,難道我不給她分還錯了?“

我說:“不是說老師不對,只是有些孩子需要鼓勵。雖然婷婷寫得不好,沒有很優美的詞句,但至少語句通順,把意思表達清楚了。老師可以試着給一兩分辛苦分,鼓勵一下孩子!”

這之後,又一次考試要來了,我再三鼓勵婷婷,這一次考試,一定可以寫作文,就算寫一兩百個字也是很好的啊。果然,這次婷婷真的就寫了。而老師跟我上次溝通後,也給了婷婷“5”分。

這之後,婷婷考試再也沒有出現不寫作文的情況,並且得分一次比一次高。作文分一般是30分,她現在經常能得到20幾分了。

對於孩子來說,突然變得不喜歡學習,肯定是有情緒上的問題,並帶到了學習中來。所以,這時候,家長或老師,只需要簡單的三步,就能幫孩子解開心結,讓他們重新喜歡上學習。

1、 跟孩子聊得愉快的時候,引導孩子主動說出學習的事情

很多家長知道孩子不喜歡學習,往往直奔主題,質問“最近怎麼回事?爲什麼不好好學習?”孩子本身就很牴觸話題,所以一般會以說謊來應對,或者乾脆低着頭,不說話。這樣溝通就很難進行下去,而家長也沒有辦法瞭解到孩子的真實想法,從而沒有辦法幫助孩子。

所以,我們可以在跟孩子一起聊天的時候,當聊天氛圍很愉快的時候,可以有技巧地插入有關學習的話題,“學校有什麼有趣的事?”“最近發生了哪些好玩的事?“等等,當孩子說的時候,可以用愉快和充滿鼓勵的目光看着孩子,並且適時感同身受的附和他。也可以說說自己兒時的祕密,讓孩子主動敞開心扉,跟你說不喜歡學習的原因。

2、 對孩子的情緒表示認同,積極幫他想解決之道

當孩子說出最近不想學習的祕密後,父母一定不要馬上“變臉“,給孩子來一番說教,而是要先認同他的情緒,告訴孩子,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情緒。然後和孩子一起想辦法解決。

婷婷之前因爲被老師誤解,所以不想聽那個老師的課,我告訴孩子,自己也曾經被老師誤會,心裏很難過。但是,我當時想的是,如果我能把這門課程學得很好,那老師一定會對我刮目相看的。婷婷覺得有道理,所以開始了發奮圖強。

而最後,因爲她確實進步了,老師還在班級點名表揚、鼓勵她,一下子就讓她找回了學習的熱情了。

曾經有人說:很多家長都不知道,情緒是解決孩子問題最大障礙!確實如此,孩子的情緒問題梳理好了,那問題自然也就迎刃而解了。

(圖片來網絡)

婷媽alan,10歲女寶媽,親子講師,多平臺原創作者。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你的點贊、留言與轉發,是對我最大的鼓勵。如果有育兒或教育問題可以與我交流,讓我們一起成長爲更好的父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