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顯示:疫情期間超6成中小學生上輔導班,但也有超6成不會迴歸在線教育

導讀:《2020年中國家庭教育現狀調研報告》顯示,疫情期間,60.8%的家庭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

報告還顯示,疫情之後,超過六成家長對線上學習持保留態度,其中認爲學習效果不好的佔比41.8%,19.2%的家長認爲網課太費眼睛。他們認爲,除了學校安排必須上的網課,基本不會選擇線上學習形式。

記   者丨王峯

編   輯丨鍾映佳

在11月7日第十三屆新東方家庭教育高峯論壇上,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行業研究中心聯合發佈了《2020年中國家庭教育現狀調研報告》。

據介紹,本次調研獲得有效問卷15660份,其中媽媽羣體佔比84.5%,這側面也說明媽媽是家庭教育主力軍。

輔導班漸成普遍趨勢

報告顯示,疫情期間,60.8%的家庭給孩子報了課外輔導班,8.7%的家庭給孩子安排了額外的學習內容,9.1%的家庭既給孩子報了輔導班,也給孩子安排了額外的學習內容。只有21.3%的家庭完全按照學校安排的網課和學習進度學習。

線上學習時長方面,小學學段孩子每天線上學習時長以1-3小時居多,初高中學段孩子的線上學習時長則以每天3小時以上居多。

課外輔導班學習時長方面,小學學段孩子每週線上學習時長以1-3小時居多,初高中學段孩子的線上學習時長則以每週3小時以上居多。

報告顯示,疫情之後,超過六成家長對線上學習持保留態度,其中認爲學習效果不好的佔比41.8%,19.2%的家長認爲網課太費眼睛。他們認爲,除了學校安排必須上的網課,基本不會選擇線上學習形式。

調研顯示,4.7%的家長在疫情前就偏好線上學習,疫情後更加堅定留在線上學習。7.4%的家長之前對網課不瞭解,疫情期間體驗不錯,疫情結束考慮留在線上學習。還有26.9%的家長認爲部分課程更適合線上學習的形式,可以和線下課程互爲補充。

報告還顯示,出於學習效果的考慮,初高中家長更傾向讓孩子在線下學習。小學學段中有37.2%的家長認爲“網課只是暫時的,學習效果不好還是要回到線下學習”。這一比例在初高中學段的家長中上升至45.8%和47%。

對電子產品的態度

圖/ 圖蟲

線上學習使得孩子頻繁接觸電子產品,報告顯示,半數左右的孩子都能夠適度使用電子產品。

在孩子進入小高學段後,自主意識開始形成,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進行學習和休閒娛樂的比例逐漸增加;進入中學以後,升學壓力下家長的管控和孩子的自控使得孩子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的比例出現輕微回落。

報告顯示,近八成的家長對於孩子使用電子產品持接受態度。

47.9%的家長認爲應該引導孩子正確使用電子產品;

30.6%的家長認爲應限制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和場合,偶爾可以允許孩子使用電子設備進行放鬆調節;

21.5%的家長認爲電子產品弊大於利,除學習外應嚴禁使用。

在使用電子產品方面,報告指出,成績靠前的學生能夠適度使用電子產品的比例更高。其中,名列前茅和成績中上游孩子的家長中,分別有59.3%和53.9%的家長表示孩子能適度使用電子電子設備進行學習和娛樂。

家長焦慮仍然普遍

在疫情之後,“家校共育”的理念已成爲家長們的共識。83%家長認爲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輔相成,缺一不可。絕大多數家長已意識到家庭教育對孩子積極正面的影響,願意自我改變。

疫情期間,母親更多承擔了孩子的“生活委員”和“學習委員”的角色。而父親的作用則主要體現在帶領孩子開展體育運動上,更多的是“體育委員”的角色。

但隨着孩子的不斷成長,母親的重心會從輔導學習逐漸轉爲後勤保障。而父親則從體育委員逐漸變爲一個陪伴成長的角色。

疫情期間,家長和孩子朝夕相處的時間更多,交流更充分,瞭解更深入。

報告顯示,80.9%的家長認爲疫情給自己和孩子提供了更加了解彼此的機會,“停課不停學”讓家長與孩子的距離更近,從而促使家長對家庭教育有了更深層次的認知和思考,這也是疫情給中國家庭教育帶來的意想不到的好處之一。

但家長焦慮依然普遍,調研發現,大部分家長主要對教育本身感到焦慮,大多數聚焦在我不知道怎麼樣去了解孩子的學習,幫助孩子的學習。

“小學生家長的焦慮集中於脾氣控制、教育方法,而中學生家長則更加焦慮於親子間的溝通問題。” 當日,新東方家庭教育研究與指導中心總經理解琪說。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