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皇帝在前往泰陵拜祭自己父亲雍正皇帝的过程中,“阴错阳差”般地拆毁了雍正宠臣田文镜的陵墓。

然而,在这样一个看似偶然的事件背后,实际上却是一种必然,原因就在于深得雍正信任和器重的田文镜,一直是被乾隆皇帝所厌恶和鄙视,而这次的“毁陵事件”无疑也成为了乾隆对于田文镜极度不满的集中体现。

(图片来源于网络)大器晚成的田文镜,在雍正朝时期可谓风光无限。

田文镜,生于康熙元年(1662年),隶属于汉军正蓝旗。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田文镜正式进入官场,被任命为福建长乐县县丞,后出任山西宁乡县知县。

由于田文镜是监生出身,即依靠着祖上的功绩入仕为官,并非科举出身,因而其在此后的仕途发展过程中并不顺利,只能常年担任从五品的地方知州以及员外郎之职,直至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康熙去世,已经年过六旬、入仕近四十年的田文镜也仅仅是位从四品的内阁侍读学士而已。

然而,伴随着雍正皇帝的登基,田文镜随即迎来了自己高光时刻。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元年(1723年),田文镜奉命祭奠华山。途经山西时,发现当地官员对于山西严重受灾一事隐瞒不报,致使山西全省是饥民遍地、惨不忍睹。于是,田文镜主动将此事如实汇报给了雍正皇帝。

在得知事情真相后,雍正皇帝是大为震惊,在处罚了山西涉事官员的同时,还命田文镜署理山西布政使事务,全面负责山西的赈灾工作。而田文镜也没有辜负雍正皇帝的厚望,不仅很好将灾情进行了控制,并妥善安置了灾民,同时还解决了一系列山西官员在此前民生治理上的诸多弊病,使得雍正皇帝对其是刮目相看。“如此能干之人,为何至今未闻一人赞许?”

就这样,雍正二年(1724年)正月,田文镜正式调任河南布政使,八月,又直接被雍正升任为河南巡抚。

一年多的时间里,田文镜直接从一介默默无闻、无人看重的普通京官,跃升为节制一方、手握重权的封疆大吏,田文镜的晋升速度完全可以用“惊人”来形容。

(图片来源于网络)

然而,这对于大器晚成的田文镜来说,仅仅是其飞黄腾达的开始。

雍正四年(1726年),田文镜与同样被雍正极度器重的李绂之间,爆发了当时著名的“田李争斗案”,整个过程中,雍正丝毫不掩饰对于田文镜的爱护与偏袒,而最终的结果也是田文镜大获全胜,李绂则是被罢官夺职。

到了雍正五年(1727年),田文镜升任河南总督,加兵部尚书衔,并且其全家也从汉军正蓝旗被抬到了汉军正黄旗。雍正六年(1728年),雍正又为田文镜专设了河南山东总督一职,同时还将田文镜同李卫、鄂尔泰共同确立为朝臣的典范加以推崇,田文镜一时间风光无限。

(图片来源于网络)

雍正十年(1732年),田文镜去世,雍正皇帝除了为其上谥号为“端肃”,并且为其在河南设立专祠外,更是将田文镜安葬在了自己的泰陵之旁,使其继续陪伴着自己,可以说这给了田文镜无上的身后殊荣。

只不过,仅仅六年之后的乾隆三年(1738年),田文镜的陵寝就被乾隆皇帝“命人”给拆毁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田文镜陵寝遭拆毁,看似偶然,实则必然。

乾隆三年(1738年),乾隆皇帝前往泰陵拜祭自己父亲雍正,但是在路途中,通行极为不畅。后来经过核查乾隆才得知,原来是因为田文镜的陵墓已经延伸到了御道上,而乾隆的车架过大,故而造成了通行不畅。

于是,在随行人员询问乾隆该如何处理此事的时候,乾隆随即说了一句“拉倒”。

然而,就是这样一句看似模棱两可的回答,却是给了属下一种暗示,当乾隆从泰陵完成祭拜准备返程回京的时候,发现田文镜的陵墓已经被拆毁,除了两座石龟驮着的雍正皇帝题写的诔文碑外,其他的建筑已然是荡然无存。而见到此之后,乾隆皇帝并没有表态,也没有处理相关人员,整个事情也就这样不了了之了。

(图片来源于网络)

乾隆拆毁田文镜的陵墓,看似是乾隆皇帝一句“无心”之言所造成偶然事件,但是在当时看来,其实这就是一种必然。

其实,从雍正朝时期开始,朝堂上对于田文镜的批判之声便从未停止。

田文镜主政河南期间,有效的推行雍正的“摊丁入亩”、“士绅一体当差”等一系列“新政”,成效极为显著,雍正对此也是非常满意。可由于田文镜是监生出身,对于读书人以及士大夫阶层缺乏应有的尊重,这就使得他在推行“新政”的过程中经常使用重典,甚至还纵容手下属下压迫、欺凌士绅,弄得整个河南地区的读书人阶层对其是极度不满。而前文中所说的田文镜与李绂之间的那场“田李争斗”,也是因为李绂不满田文镜对于河南读书人的恶劣态度,才最终上疏弹劾田文镜,进而引发两人之间的关系恶化。“身任封疆,有意蹂践读书人。”

田文镜也就此成为了河南当地官员与士绅口中的“酷吏”。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到了雍正八年(1730年),河南发生严重水灾,然而面对雍正降旨询问河南灾情的时候,田文镜却进行了谎报和瞒报,并且表示完全不需要朝廷的救济,就连雍正提出的减免河南地区税赋的“优惠政策”,田文镜也予以了拒绝。“士民踊跃输将,所有特恩免之钱粮, 请仍照额完兑。”

可事实的真相却是,此时的河南地区已经是饿殍遍野、民不聊生,再加上田文镜以及属下官员的一系列错误政策,更使得河南地区的民众对于田文镜是怨声载道,朝中也不断有对于田文镜的弹劾奏章。

但是即便如此,雍正也没有改变对于田文镜的信任与器重,依旧对其宠爱有加,甚至在给田文镜的朱批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他的信任与器重。“朕就是这样汉子,就是这样秉性,就是这样皇帝。尔等大臣若不负朕,朕再不负尔等也。勉之!”

(图片来源于网络)

伴随着雍正十三年(1735年)雍正皇帝的去世,朝堂上再度掀起了对于田文镜的批判之声,乾隆皇帝则是也开始借此不断做着田文镜的文章。

乾隆先是接着尚书史贻弹劾前田文镜下属王士俊因垦荒劝捐、虚报田亩数,对田文镜展开了批判,表明了自己态度。“河南地方,自田文镜为巡抚、总督以来,苛刻搜求,以严厉相尚,而属员又复承其意旨,剥削成风,豫民重受其困。”

紧跟着,乾隆又在乾隆三年(1738年),荡平了田文镜的陵寝,并且在这之后还评价田文镜不如李卫和鄂尔泰。“鄂尔泰、李卫、田文镜皆皇考所最称许者,其实文镜不及卫,卫又不及鄂尔泰。”

(图片来源于网络)

当然,乾隆皇帝之所以会如此对待田文镜,也是诸多原因共同导致的。

首先,乾隆皇帝本就非常的“看不上”田文镜。

田文镜本就是监生出身,并非科举出身,雍正力挺田文镜,有很大原因也是为了拉拢和田文镜一样是监生出身的官员为其效力。到了乾隆朝时期就不一样了,乾隆本就学识渊博,而他也更加看重的是科举出身的官员,例如张廷玉、鄂尔泰等人,因而对于监生出身的田文镜,本就带有天然的歧视。

与此同时,田文镜的“酷吏”举动也是不能为乾隆所接受的,毕竟乾隆一生崇拜的是以“仁德”著称的康熙皇帝,而不是严厉的雍正,即便是田文镜在任期间也有着不少功绩,但他的为官风格和办事方式,却是乾隆皇帝所不能接受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其次,就是田文镜此前的所做所为已经引发了众怒。

实际上,不仅仅是河南当地的官员、士绅与百姓对于田文镜怨声载道,就连朝中官员对其也是极度不满。除了李绂,田文镜与李卫、鄂尔泰的关系也是非常的不好,三人之间经常相互弹劾,李卫更是曾痛斥田文镜为“小人”。

在这样的情况下,乾隆如此对待田文镜,既是在平抑朝堂上对于田文镜的不满声音,同时也是在极力拉拢、讨好这些官员们,尤其是在这一时期担任辅政大臣的鄂尔泰。与此同时,乾隆在登基之后还将此前因与田文镜交恶而被雍正罢免的李绂重新重用,无疑也更加展示了他对于田文镜的厌恶态度。

(图片来源于网络)

再次,便是乾隆皇帝对于田文镜葬在泰陵之旁是极度的不满。

要知道,在此之前,雍正曾不止一次的要求与他关系亲密的兄弟大臣怡亲王胤祥葬入泰陵地区,但却遭到了胤祥拒绝,而胤祥更是用“吞土授陵”的方式表达自己不愿接受这份殊荣的想法。这样的举动不仅让雍正为之动容,就连乾隆也深感佩服。

而如今,田文镜却堂而皇之的葬在了泰陵之旁,享受到了这份至高无上的殊荣,这让乾隆怎么会不对其深感愤恨。所以田文镜的陵墓被拆是迟早的事情。

(图片来源于网络)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不仅仅是田文镜,李卫也遭到了乾隆撤像。

乾隆三年(1738年),原本规格极高的田文镜陵寝遭到了乾隆皇帝的“阴错阳差”般的拆毁。

然而,多年之后,另一位雍正宠臣李卫,也遭受到了乾隆皇帝同样方式的“对待”,只不过,李卫被毁掉的不是陵寝,而是他的全家画像。

(图片来源于网络)

李卫在担任浙江巡抚的时候,组织对杭州西湖进行了修葺工作,为了彰显自己的这份功劳,于是他将自己全家的画像摆在了西湖的花神庙之中,画上有他本人,还有他的夫人和小妾。由于李卫主政浙江时颇有政绩,深得当地官员和百姓的爱戴,这副李卫的“全家福”画像也一直得以保存了下来,并且还被奉为“湖山神位”,受到了百姓们的供奉。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乾隆皇帝第五次南巡临幸杭州西湖,见到了这幅画像。此时距离李卫去世已经过去了整整42年,乾隆还是命人对此画予以了撤销以及焚毁。“李卫仰借皇考恩眷,任性骄纵,初非公正纯臣。讬名立庙,甚为可异!”

当然,乾隆撤销李卫的画像并不是像他对待田文镜那样,心中充满了鄙夷和厌恶,更多的还是为了提升自身的名望和地位,维护皇权统治罢了,可谓“一朝天子一朝臣”。

(图片来源于网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