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我們見證了太多的歷史時刻。

其中相當一部分,是包含着緊張、衝突、挑戰乃至困境的"卡脖子"難題。

自走棋,是一類電子策略類棋牌遊戲的統稱,其基本遊戲規則是玩家在不同種類的棋子之間挑選組合,最後由系統自動與其他玩家進行戰鬥,直至最後尚有棋子存活者勝利。

在一系列的全球化產業政策和流動性收緊的狀態下,作爲產業生態縮影的企業主體,就像自走棋一樣,往往只有下一步在催促,而沒有充足的B計劃可以供己選擇。

但只有能夠留在棋盤上的企業,纔是最終的勝利者。

在10月28日舉辦的維科杯·OFweek2020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及物聯網行業年度評選中,安謀中國的"周易"Z2AIPU和"山海"物聯網信息安全解決方案不負衆望,分別摘得"人工智能行業優秀產品應用獎"和"物聯網行業創新技術產品"兩個獎項。

可以看到的是,身處其中的羣體,從未暫停他們的下一步任務。

自主研發,初心依舊

9月14日,軟銀集團宣佈,已同意將旗下芯片設計廠商Arm以400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英偉達。

如果此次交易成功,這會是半導體行業有史以來最大的一筆交易,一個半導體芯片的巨無霸公司也將就此誕生。

目前來說,這一收購案的"靴子"仍未落地。

畢竟,這是全球市值第三的半導體公司,對擁有全球最大移動生態的芯片設計企業發起的收購案。

這其中牽扯到的產業格局變化,混雜着國際化市場、半導體產業乃至政治博弈的多重因素。

但在資本併購的潮流湧動背後,國人更關注的,無疑是中國半導體產業將何去何從。

這就不得不提到,作爲本土半導體企業的安謀中國的未來走向。

2018年4月,安謀中國作爲中方控股的合資公司正式開始獨立運營。自成立之時,安謀中國就表示"專注中國市場,做中國的核心技術"。

特別是,從十餘年的前身Arm中國子公司到如今的安謀中國,其一直通過積極引入Arm技術,開拓、賦能了年產值過千億人民幣規模的智能手機與物聯網芯片設計產業,拉動了下游年產值過萬億人民幣規模的科技產業生態。

時至今日,安謀中國已有200多個本土合作伙伴,與中國頭部芯片公司進行了深入合作。安謀中國客戶推出的基於Arm技術的國產SoC,累計出貨量超過180億顆,在中國芯片市場佔據了極高的市場份額。

更重要的是,安謀中國十分注重自主研發基於Arm架構技術的IP與標準,致力於推動本土IP研發。

2018年,安謀中國三條自研產品線同步推進,分別爲"周易"AIPU、"星辰"處理器和"山海"信息安全解決方案。

僅僅兩年,伴隨着中國半導體產業經歷了諸多風風雨雨的安謀中國,就交出了一份可觀的成績單:圍繞人工智能、CPU以及物聯網安全三大重點領域,實現了從0到1的重大突破。

產品研發方面取得的突破和成就,也向外部傳遞了合資公司運營正常的信號。據內部員工表示,儘管當下謠言很多、傳言很多,但安謀中國全體員工,尤其是研發團隊,排除了很多媒體、尤其是外媒惡意炒作的干擾,堅定地延續着兩年半以前設立的方向:不僅要把Arm全球化技術引進來,還要持續進行本土化研發。

值得一提的是,無論Arm收購案成功與否,對於安謀中國來說,其中方控股合資公司的身份不變,仍然擁有Arm技術在中國最堅實的生態建設基礎,和適應本土需求而發展自研產品的核心力量。

而基本盤和主導權穩定,正是致力於服務中國產業創新的安謀中國,維持其不變初心的最大前提。

長期樂觀,砥礪前行

大系統的不確定性,如同命運一樣籠罩。

而在這樣一種極爲複雜的國際貿易環境,與資本風向變動無常的狀態下,一個合資公司的本土化獨立性,就顯得尤爲珍貴。

特別是,在普遍的難以預料的不確定性加速度下,產業分叉的時間節點變得更爲緊迫。安謀中國卻可以以其本土獨立性的合資企業身份,幫助國內合作伙伴與下游產業,在不脫離全球化合作的前提下,仍能夠獲得產業核心技術或底層技術賦能。

同時,其也得以以連接點的角色,驅動整個產業生態,藉助本土化研發進行國際市場的競爭。

比如安謀中國的"星辰"處理器的研發,不僅凝聚了本土研發團隊的心血,也得到了Arm公司的技術支持。

安謀中國CPU團隊產品經理表示,安謀中國自研的"星辰"處理器獲得了廣泛的市場認可。

"星辰"處理器

截止到2020年二季度末,"星辰"處理器已經擁有30位授權客戶,接近10個項目已經成功的流片。

在"星辰"的研發過程中,也獲得了來自劍橋的支持,安謀中國CPU團隊建立了完整的工作流程和質量控制體系,確保整個技術體系的兼容性和交付質量的一致性。

面對未來,安謀中國內部保持着一種謹慎的樂觀。

一方面,無論產業環境如何變動,中國市場的重要性都是不容置疑的。任何主體都無法忽視中國市場的貢獻。由此,公司對本土技術團隊的長期投入,是值得期待的。

另一方面,安謀中國始終相信自身的技術影響力包含着一定的使命價值。由此,通過持續推動本土IP技術的研發,滿足本土客戶的主體需求,從而讓自身的技術輻射與整個產業的生態系統良性互動。

而在當前國際貿易的不確定的大背景之下,中國掌握的核心技術能力對本土供應鏈的長期穩定供應,對整個產業的全球化良性運轉,其實也是一個極爲重要的變量補償因素。

對於安謀中國來說,正是這樣一種處於宏大產業敘事中的本土化市場覺悟,使其在面對外部的極大不確定性下,仍然抱有雄心。

在對外戰略宣言中,安謀中國聲稱將繼續深耕中國市場,在技術、生態和產業三大領域持續發力,幫助本土合作伙伴以及中國半導體產業在未來十年實現百倍增長。

其依託的,則是企業內部團隊的一致向前。

在這個時刻,內部如同齒輪轉動的羣體,他們更需要的,是看得見的、作爲企業架構運轉主體的確定性。

安謀中國CPU團隊產品經理表示,在建立團隊的時候,不僅僅包括着工程師的努力,也得到了公司市場部門、人力資源部門、財務部門等職能部門的全程支持。

正是這種內部合力的良好效應,支撐着這個CPU團隊不斷地積攢力量,朝着擁有完整架構設計能力的新挑戰前行。

其他團隊亦是如此。公司的AI研發團隊高級產品經理告訴小wifi,在北京上班的他,每天都能遇到一起加班的同事。

他們經常一起討論技術問題、客戶需求等業務內容,他時刻感受到的,正是一種積極向上的勁頭。

"從一開始,我們團隊和公司管理團隊都非常明確,從架構到微架構,安謀中國要做完全自主的、更符合中國市場需求的AIIP。"

果斷拍案後,就是雷厲風行的骨幹儲備和技術理念定型工作。

公司開始廣納賢才,吸引了身經百戰、經驗豐富的業界大咖CPU/GPU架構師等,他們所組成的核心團隊,基於不同AI應用場景的差異化的需求,爲新產品研發確定了"靈活可編程"的超前思路,這也成就了日後"周易"的賣點:通用算力與專用算力的結合。

在他們的率領下,AI團隊以超乎想象的效率與鬥志,夜以繼日,從0打造全新的"周易"人工智能平臺。

2018年11月,"周易"在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上正式揭開了面紗,並且榮膺"世界互聯網領先科技成果"之榮譽,也藉機向外界展示了"中國研發速度和實力"。

周易AIPU也是安謀中國率先落地應用的產品,第一代產品已搭載於全志科技最新發布的AI語音芯片R329中,目前已擁有樣機與樣片,包括訊飛、思必馳在內的合作伙伴開始針對該芯片進行算法開發工作。

這也代表着安謀中國"周易"AIPU正式進入商用化階段,爲國內AI領域開發注入了新一輪的創新能量。

今年10月,安謀中國發布了最新的"周易"Z2AIPU,較第一代產品實現了性能和效率翻番,主要面向中高端安防、智能座艙和ADAS、邊緣服務器等應用場景。

正式發佈不到一個月,"周易"Z2AIPU已經於近日斬獲了2020全球電子成就獎EDA/IP類年度創新產品獎,以及維科杯Ofweek2020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年度評選"人工智能行業優秀品應用獎"等多項殊榮。

而另一條產品線面向物聯網設備的信息安全方案"山海",自2019年正式發佈以來,也已有近20家授權客戶。

據瞭解,即將發佈的最新的"山海"產品比上一代性能有很大的提升,並且已有知名芯片廠商作爲leadpartner獲得了產品授權。

此外,安謀中國也計劃在今年年底發佈第四條多媒體相關產品線。

種種跡象表明,安謀中國內部心力同一的團隊氛圍,令團隊凝聚力得以進一步強化,使得團隊可以安心工作與保持既定計劃的推進。

據悉,在剛剛過去的這周,安謀中國進行了公司季度全員大會,公司管理層在介紹了公司業務取得強勁表現的同時,也再次向團隊強調了保持公司的穩定運營和穩定發展,乃是當前的核心要義。

蹞步而不休,跛鱉千里;累土而不輟,丘山崇成。

半導體行業,是一個分工專業化和細分化都十分成熟的產業。這就導致,整個產業生態的競爭力,離不開每一個維度的不斷積累和突破創新。

這種產業樣態,完全不同於移動互聯網產業,無法出現爆發式增長或陡然變革,而是按照一定週期性逐步上升。

由此,外部環境的劇烈變動,並不會直接導致產業的規模化坍塌。這讓產業內部的企業,得以繼續專注於自身的技術優勢和研發進程。

而只要自身的發展不會掉落棋盤,整個產業也會越來越好。

作爲一個本土化合資公司,安謀中國致力於在各種複雜的環境下,依託本土技術優勢與Arm全球生態系統資源,投身於支持並推動建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的高速發展。

在通往中國智能科技生態領航者的道路上,安謀中國不斷前行。

安謀中國與中國半導體的故事,也將不斷延續。

本文作者:遊人

版式設計:甸甸

作者系網易新聞·網易號"各有態度"簽約作者

可能你還感興趣: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