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唐時期的詩人,除了有韓孟學派(韓愈、孟郊)之外,還有賈島和李賀,關於詩人賈島,一直存在着一個爭論,賈島是先當和尚,還俗入科場,還是科場失利而遁入空門?

古籍對於這個問題,有不同的記載,在正史《新唐書》中,認爲賈島是先當了和尚而後還俗的,其中道:“愈憐之,因教其爲文,遂去浮屠,舉進士”,而《唐才子傳》中,卻認爲賈島是考場失利,遁入空門,其中道:“連敗文場,遂爲浮屠,名無本”

除了以上的爭議,賈島還有兩個關於“推敲”的典故。

賈島在寫《憶江上吳處士》時,先想出了後半句“落葉滿長安”,賈島一直在冥思苦想前半句,進入詩歌創作的狀態中流連忘返,他騎着小毛驢,邊行邊想,巧合的是,賈島騎着小毛驢,在大街上,撞到了京兆尹劉棲楚。劉棲楚將賈島痛罵了一頓,並以此爲罪名,將賈島扣押了一整天,坐了一天牢的賈島,被放出來後,感到很是淒涼,於是想出了上半句:“秋風吹渭水”。

賈島另一次不專心駕行,是在寫《題李凝幽居》時,賈島在“僧敲月下門”和“僧推月下門”中徘徊,是“推”好呢?還是“敲”好呢?賈島進入了“推敲”的無上境界,再次沉浸在詩歌的創作中。同樣是騎着那頭小毛驢,同樣衝撞了一位京兆尹,這不過這位京兆尹,是韓愈。

相比於劉棲楚,韓愈這位京兆尹度量和胸懷極大,他沒有責備賈島,反而是關心問道:“怎麼這麼不專心騎行呢?是不是有什麼心事呀!”,賈島將自己琢磨的詩句告訴韓愈,聽到賈島這麼沉迷詩歌,韓愈很是高興,並給出自己的講解,讓賈島選擇“敲”字。

賈島如醐醍灌頂,突然覺得相比於“推”字,“敲”字更能突出夜深人靜,動靜結合,靜中有動。於是就定下了傳唱千古的“僧敲月下門”。

推敲二字成爲了人們的日常用詞,傳用千古。賈島也因爲這次“詩駕”,投身韓門,與韓愈成爲了莫逆之交,因爲韓愈的影響,賈島重返科場,點燃了入仕建功立業的雄心壯志。

然而,賈島當時已經當了多年的僧人,已經過了而立之年,古人講究三十而立,對於賈島而言,留下的時間並不多。對此,他寫下了一首《劍客》,來表達自己的內心:《劍客》: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十和一是對應的,用十年時間,去磨一劍,這把劍的鋒利可想而知,同時也突出了劍客的武術之高超。這把劍怎麼厲害呢?這是霜刃,寒氣逼人,奪人心魂,然而這把在世的“魚腸劍”,還沒小試鋒芒呢!

今日把示君,誰有不平事:今天,這把利刃出鞘,隱世的劍客,決意踏入江湖了。利刃出擊,劍客入世,爲了什麼呢?當然是爲了削去天下不平事。坐下的誰有冤屈不平的事情?請告訴這位劍客,他給各位一個公道。

“誰有不平事”,這個刺客之問,是整首詩的點睛之筆,將整首詩的格局昇華,將詩人的抱負和豪情,展示得淋漓盡致。

無疑,這首《劍客》,是賈島乃至整個中唐,最酷的一首詩。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