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履泰,作为日升昌的首任掌柜,中国票号的创始人,在其发迹时,也同北方商人一样,大兴土木,修建宅院。旧居主院为前后二进院,结构布局为轿杆式院落。并建于高高的台基上,山墙顶部有砖雕鱼图案,中厅为双坡硬山瓦顶房。

雷履泰故居始建年代是在嘉庆、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90多年的历史。故居由东院、东偏院、西院和西偏院组成,而西院是主体建筑,西院两面筑有通道,整体建筑犹如一座轿子,因而又称为轿杆院。

里院正房面阔三间带前廊,是由下为窑洞,上为木结构楼房组成的建筑,房顶为双坡硬山瓦顶,雀替、挂落装修完整,前后两院厢房左右各三间,呈三三对应式 。整院建筑用料考究、坚固实用、建筑工艺朴实无华,建筑造型雄伟壮观 ,充分反映了一位金融家丰厚的家财和务实的创业精神。

整个院子的地形,里院比外院高,"前低后高,世出英豪"科学地讲,是排水好,采光好。整座院子里面,种花,种草,不种树。在当地民俗中,在院里种树也是有讲究的。

雷履泰出生于1770年,逝于1849年,享年是79岁。雷履泰从小就弃学从商来到城里打工,刚开始是在赌场里揭宝盆,乘算敏捷,表现出色。1823年,李大全出资30万两白银,聘请雷履泰担任了日升昌票号的掌柜,所谓是投资者不经营,经营者不投资,具有“乡下鼻祖”之称。

第一进院落,东西厢房为单坡砖瓦结构,入步比较浅,是仆人居住的地方,东厢房为男仆人居住,西厢房为女仆人居住。里边是一明两暗,两个卧室,一个客厅,北方盛产烟煤,都是生炕的既可以做饭也可以取暖,火炕由两个通道,一个沿着墙壁修有烟囱,还有一个通道就是沿着炕盘圈挖的通道。

第二进院落东西厢房建筑风格与外院厢房一致, 只是入步较深,纵观全院,院心部分里小外大,形同旧式元宝状,不难想象在建筑规制上再次体现了主人追求富有的种心态。横批“晋元楼”晋指的是三晋文化,元是开始的意思,这里是三晋文化的发源地。

正房为砖木结构两层建筑,下为窑洞建筑,冬暖夏凉。老百姓称之为“天然窑洞”只有长辈的卧室或家堂才可以设置在里边,上层为楼房。二楼正中是雷履泰的蜡像。还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故居协助成功拍摄了电影《温故1942》及电视剧《关中匪事》。

一出门就是大大的福字,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