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的內在心結,來自於過去情感的未完全釋放。

心理學研究發現:個體經歷某些刺激之後,如果情感不能得到完全釋放,會在內心留下心結。這就很好地解釋了,爲什麼內向人格比外向人格更容易出現心理問題的原因。內向人格內心積累了大量的未完全釋放的情感,每一段未完全釋放的情感都與過去的某段記憶有關。錯綜複雜的情感積累,使得個體在情緒方面表現得越來越不穩定。如果每個人都意識到這一點,那麼每個人都將成爲治癒自我的良師。想要打開內在的心結,想要內心變得敞亮起來,就是要徹底釋放出積壓的情感。

什麼是未完全釋放的情感?

對某事件未完成的情緒表達

所謂未完全釋放的情感,指的是個體對某件事的未完成的情緒表達。比如一個失戀了,那麼他應該會大哭一場,和朋友一起唱歌,或者盡力去挽回對方。如果這些事情都沒做,就形成了未完成的情緒表達。這種還沒有來得及表現出來的情感,並不會立刻消失而是被壓抑在了潛意識裏。在以後的某個時間,個體由於某些事情的刺激再次回到當初失戀的場景,就會變得特別難受、壓抑。對於某一事件,視個體的關心程度而定,會產生不一樣的情感反噬。情感反噬,是個體未完全釋放的情感的二次爆發。

在個體的成長過程中,總會經歷各種不同的事件。包括失戀、結婚、失業、爭吵、競爭、死亡等在內的生活事件,對個體的情緒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這些事情由於是不可避免的,所以個體不應該選擇逃避,而是在經歷這些事情之後,做到完全的情感釋放。情感完全得到釋放之後,內心變得陽光、坦蕩、輕鬆、愉悅。可是每個人的情緒表達能力是不一樣的,在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充分釋放內心的情感。那些未完全釋放的情感,在以後的成長過程中,勢必會造成個體心理問題。

爲什麼有些人不能完全釋放情感?

個性內向

有些人個性內向,儘管內心敏感、細膩,但是羞於表達。當內向人格在經歷了這些事情之後,就很難徹底地釋放出內在情感。比如說內向人格喜歡一個人,但是因爲羞於表達,暗戀了4年直到畢業各奔東西之後,這個人覺得十分的懊惱,久久不肯放下。由於暗戀而錯失愛的表達的機會,是典型的未完全釋放的情感。同樣是內向的人,在與人相處中別人無意中的一句話傷了自己。可是自己羞於表達,不願意找對方澄清,那麼這種情感就無法完全釋放出來。積壓在內心就會出現各種問題,自己不說別人不知道,誤會產生了,對關係的影響很大。

不懂得情緒表達技巧

當個體經歷了某些事情之後,心裏面知道應該做些什麼來釋放內心的情感。可是由於不懂得情緒表達技巧,導致個體錯過情感表達的最佳時機。這一類人在童年時期沒有得到父母的愛,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表達愛。父母本身不懂得情緒表達,孩子也無法習得情緒表達的方法。如何表達自己的感受,在童年時期就已經決定了。如果個體沒有良好的家教,想要從學校中重新學習情緒表達,是非常困難的。更何況,在學校的教材中也沒有如何表達個人情感的技巧。

情感冷漠型人格

有一種情感冷漠型人格,他們本身對外界的刺激感受不是很敏銳,反應十分的遲緩。當他們經歷了某件事之後,情感會在之後的一週甚至是半個月的時間裏才慢慢地釋放出來。儘管如此,由於他們情感表達過於遲緩,也不能完全將情感釋放出來。這就是我們平常見到的慢熱型人格,他們在融入新環境時總是需要很長的適應期。即便在一個熟知的環境中,在首次經歷某些事情時,也需要很長時間的緩衝期。可是很多事情發生得很突然,根本沒有時間讓他們緩衝。這就導致有太多的未完全釋放的情感,由於來不及釋放而積壓在內心。

如何充分釋放未表達的情感?

對於當前內心未完全釋放的情感,如果你發現還有彌補的措施,或者說知道無法彌補但是還有機會做個了結,那麼你要儘快去做這件事。不要有任何顧忌,沒有人會因爲做了什麼而後悔,只有人會因爲沒有做什麼而後悔。有什麼未完成的心願,有什麼未了結的心事兒儘早解決。只有這樣你才能夠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未來的每一天。有些人就是因爲想得太多,考慮的事情太過於複雜,所以才導致許多情感無法充分釋放出來。無論愛恨情仇,還是聚散離合,痛痛快快地把心裏面的話說出來,把想做的事情做出來,才能做到坦坦蕩蕩。

如果你發現有許多事情,已經來不及挽救,也沒有機會做個了結,那麼你仍然不需要留有遺憾。你可以通過某種儀式感,來與那件讓你無法放下的事情做個了結。之前有個案例,一位女子因爲婆婆的離開久久無法釋懷。她總覺得是自己照顧不周,內心深深地愧疚感。這樣的事情無法彌補,能做的就是通過某種儀式感來寄託哀思。總而言之,一定要讓自己未完成釋放的情感,充分地表達出來。內心敞亮了,做什麼事情都覺得很輕鬆。

總而言之,未完全釋放的情感淤積於胸,形成了諸多心理問題。只要在事情剛剛發生時,充分地表達出此刻的情感,才能不留任何遺憾和問題。

作者:九霄雲客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