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太平洋證券“踩雷”久日新材,連續三年降級,淨利暴跌75%

見習記者 包雨珊 華夏時報(www.chinatimes.net.cn)記者 陳鋒 北京報道

才上市一年股價就暴跌三成,科創板公司久日新材(688199.SH)未來走勢如何,能否觸底反彈,這也是千萬股民想要知道的答案。公司背後的股東太平洋證券情況也不容樂觀。

在去年11月同時段科創板上市的5家公司中,久日新材表現最弱,股價絕大部分時間都在發行價之下,長期處於“破發”狀態。

下跌之際推出回購計劃

11月6日,久日新材收於45.13元/股,股價較上一日下跌了4.79%,比當初發行價格66.68元下跌了32.3%。11月6日主力資金淨流出2830萬元,兩市排名3621/4093。近5日內該股資金流出較多,5日共淨流出4661.04萬元,連續多日位居兩市跌幅榜前列。如此斷崖式的下跌,搞得1萬多股民心驚膽顫。

天津久日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於2019年11月5日科創板上市,主要從事系列光引發劑的研發、生產和銷售。

2020年三季報顯示,久日新材前三個季度營收、淨利雙雙下滑,營收同比下滑33.11%;歸母淨利潤同比下滑50.69%。

據天眼查APP顯示,2016年5月-2018年9月期間,久日新材股本頻繁變動高達10次,在變動後A股總股本不變的情況下,流通A股數由5989.54萬減少至5228.52萬。

11月7日,久日新材發佈《關於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回購公司股份方案的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持股18.17%)、實際控制人、董事長趙國鋒提議公司以自有資金回購部分股份,回購資金總額不低於人民幣10000萬元(含),不超過人民幣20000萬元(含);回購價格不超過人民幣66.68元/股(含);回購期限爲自股東大會審議通過本次回購方案之日起6個月內。

回購的股份將全部用於員工持股計劃或股權激勵,並在回購完成後三年內予以轉讓;若公司未能以本次回購的股份在股份回購實施結果暨股份變動公告日後三年內轉讓完畢,則將依法履行減少註冊資本的程序,未轉讓股份將被註銷。

趙國鋒表示,回購股份是基於對公司未來發展的信心和對公司價值的認可,爲建立完善公司長效激勵機制,充分調動公司員工的積極性,有效地將股東利益、公司利益和員工個人利益緊密結合在一起,促進公司健康可持續發展。

公司11月7日的公告還稱,公司監事羅想因個人資金需求,在未來6個月內存在減持的可能。羅想現持有公司股份41000股,若未來6個月內計劃減持,羅想將按照相關規定計劃減持不超過10000股(含)。

經公司問詢,除公司監事羅想外,公司其他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回購提議人、持股5%以上的股東未來3個月、未來6個月均不存在減持公司股票的計劃。

太平洋證券“踩雷”

作爲久日新材的第十大股東,太平洋證券持股數量約140萬股,佔股比例爲1.26%。

太平洋證券於2004年1月6日在雲南省昆明市註冊成立,註冊資本6.65億元。2007年12月28日,太平洋證券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成爲國內證券行業第七家上市的證券公司

太平洋證券2020年11月6日主力資金淨流入3001萬元,兩市排名135/4093。近5日內該股資金總體呈流出狀態,5日共淨流出2822.35萬元。

三季報顯示,太平洋證券前三季度實現營業收入7.98億元,同比下降43.22%;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9917.34萬元,同比下降75.25%。每股收益僅爲0.015元。

公司在三季報中表示,公司的經營狀況及各業務盈利情況與證券市場緊密聯繫,受到證券市場環境複雜多變的影響。

太平洋證券的股東數據顯示,近20日以來,19.34%主力獲利,平均持倉成本爲4.06元,平均盈虧-5.20%。

太平洋證券除了“踩雷”久日新材,還在今年5月9日因其員工私自銷售非太平洋證券自主發行或代銷的金融產品,以及公司內部經營管理混亂、合規管理失效,內蒙古證監局對太平洋證券內蒙古分公司採取責令改正的行政監管措施,同時責令其暫停新開證券賬戶1年。

此後不久的5月15日,雲南證監局同樣對太平洋證券採取行政監管措施,因其對內蒙古分公司管理存在諸如風險事件未採取有效措施消除等六類問題。

8月14日,太平洋證券遼寧分公司因未按規定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遭中國人民銀行瀋陽分行罰款20萬元。

此外,太平洋證券的評級連續三年下滑。根據中國證監會公佈的2020年證券公司分類評價結果,太平洋證券由2019年的B級降爲CCC級。該公司2017年、2018年評級分別爲A級、BB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