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6月22日,德國啓動巴巴羅薩計劃,向蘇聯發動進攻。見到盟友在歐洲發動了新的攻勢,日本政府也有些蠢蠢欲動,擱置許久的“北上”計劃再度被提了出來,日本外相松岡洋右向參謀本部提出建議,希望日軍立即出兵北上,進攻西伯利亞,從而與德國一起瓜分蘇聯,並且實現歐亞兩大軸心勢力的會師。

然而,日本軍方對此卻是不太上心,因爲就在兩個月前,他們剛與蘇聯方面簽訂了一份爲期5年的互不侵犯條約。當然,對於沒有契約精神的日軍來說,這樣的條約其實就是一張白紙,不會對他們的軍事機會形成任何阻礙。

之所以不願意北上,是因爲此時進攻蘇聯,已經不符合日本的實際利益。這也是日本願意和蘇聯簽訂互不侵犯條約的原因之所在。

遠東的威脅

事實上,對於進攻蘇聯,日本方面在很長一段時間裏都保有強烈的意願。一方面是因爲蘇聯和日本在遠東有着諸多的利益爭端。早在1905年,日本就因爲遠東利益和沙俄爆發過戰爭,並且取得勝利。另一方面,日軍在佔領東北之後,蘇聯的遠東軍隊便成了日本最大的威脅,正所謂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日本一直都在防備着蘇聯。

所以,無論是出於進攻還是防守,日本都有理由對蘇聯出兵。對此,日本一直都在不遺餘力地打造關東軍,希望其在日後能夠成爲進攻蘇聯的主力,重現日俄戰爭時的榮光。

早在1931年,蘇聯就提出希望和日本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但日本卻一直拖着,可謂是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南進和北進

1936年,日本政府提出“南進”和“北進”兩大“國策基準”,其中“南進”指的是向東南亞擴張,以獨霸西南太平洋;“北進”則是北上進攻蘇聯,以稱霸東亞大陸。由於東南亞是英法美列強的地盤,而當時的英法還依然是世界明面上的老大,而美國更是日本戰爭原料的最大供應商。在雙方沒有撕破臉皮的情況下,日本不會輕易動手。

而蘇聯則不一樣,其本身就和日本有利益爭端,而且遭到當時列強的排斥,日本自認爲還是惹得起。所以在“國策基準”出來的最初幾年裏,“北進”戰略其實是佔據着一定上風的。尤其是在中國戰場上的速勝計劃破產後,大規模的戰爭行爲給日本國內帶來了極大的壓力,糧食減產、勞動力減少、通脹、失業……諸多社會充斥着日本國內。從1938年開始,日本國內就已經開始出現大量的罷工和衝突。陷入戰爭泥沼的日本迫切希望在遠東打開新局面。

於是,日本加緊了對蘇聯方面的試探和挑釁,最終導致了諾門檻戰役的爆發。

絕望的諾門罕

1939年5月,日本關東軍進攻諾門罕,希望以此作爲進攻蘇聯遠東地區的跳板,進而實現蓄謀已久的“北進計劃”。對於日本方面的進攻,蘇聯也快速做出反應,在朱可夫的指揮下,利用自身裝備優勢,對日軍發起反攻。

諾門罕戰役持續了四個多月,最終以日軍主動退讓,雙方停戰而宣告結束。傷亡數據方面,日軍損失1.9萬餘人,蘇聯損失2.5萬餘人。表面上看,日軍這一戰似乎還佔據了上風。但實際上,這更多的是因爲因爲蘇軍後發制人,在戰爭前期準備不足。當然蘇軍缺乏優秀的基層指揮官,戰鬥經驗不足,也是一方面的原因。到了戰爭後期,蘇軍憑藉着實力優勢,其是壓着日軍打的,否則日軍又怎會主動退讓呢?

諾門罕戰役對於日軍的衝擊並不是近兩萬人的損失,而是蘇聯在戰爭中所展現出來的恐怖實力。在戰爭過程中,蘇聯佔據着實力上的絕對優勢,無論是坦克裝甲車、火炮以及戰機方面的裝備碾壓,還是兵員數量上的成倍優勢,都給日軍帶來了很大的壓迫感。

據統計,整個諾門罕戰役下來,蘇軍消耗作戰物資共計8萬餘噸,其中炮彈消耗就超過3萬噸,日軍卻僅僅消耗了兩千噸左右的作戰物資。看着蘇軍坦克裝甲車的鋼鐵洪流,經受着一輪又一輪的火力壓制,日軍這才意識到自己的“北進計劃”過於樂觀了。

事實上,諾門罕戰役中蘇聯所展現出來的實力,僅僅只是其遠東軍事力量的一小部分。早在1938年,蘇聯方面爲了應對日本的軍事威脅,就組建了遠東方面軍,兵力在70萬左右。而日本關東軍此時的人數,只有蘇軍的一半,直到1941年擴編後,日本關東軍才達到80萬人的規模。然而,擴編的日本關東軍也僅僅是在人數上追平蘇聯,裝備方面卻是依然差了不少。

當然,阻礙日軍北上計劃的不僅僅是蘇軍,還有環境。遠東地區環境惡劣,首先冬天是根本無法作戰的。其次,西伯利亞廣袤的縱深和單一的交通,使得日軍在進攻蘇聯的同時,還要揹負巨大的後勤壓力。即使日軍能夠擊敗遠東的蘇聯軍隊,也很難穿過西伯利亞。

所以,基於雙方巨大的實力差距,和遠東地區的惡劣環境,日本開始逐漸打消了北上的念頭。

南下的誘惑

1940年夏,德軍閃電擊歐洲成功,包括法國在內的西歐諸國都倒在了德軍的坦克履帶之下。至於頂着世界老大頭銜的英國,只能龜縮在英倫三島上,憑藉着英吉利海峽堪堪抵擋。盟友在歐洲的成功,極大地鼓舞了日本的信心。原本因爲深陷中國戰場而心生退意的日本將軍們,再次被點燃。他們將目標投向了東南亞,因爲德國在歐洲的成功,讓他們意識到,東南亞該換主人了。

更爲關鍵的是,東南亞的資源一直是日本所迫切需要的。如今在日軍看來,那裏的橡膠、石油和大米已經成了“丟在街上只等人去撿的寶物。”,他們沒有理由放棄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

於是,“國策基準”中的“南進計劃”開始成爲了日本的主流,日軍開始南下,向着東南亞進軍。

離弦之箭

1941年4月13日,日本和蘇聯簽訂《蘇日中立條約》,表示着他們已經準備放棄北上,將重心放在東南亞。當時日本已經侵入了中南半島,對馬來半島以及東印度羣島虎視眈眈。山下奉文的南下軍團已經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北上的想法,已經基本被日軍所拋棄。尤其是日本海軍,早就迫切地希望想要向南進軍,因爲只有南下,才能體現他們的價值。

然而,不巧的是,兩個多月之後,德國人開始進攻蘇聯了。這讓本已經放棄北上計劃的日本,開始有了一些新的想法。有着盟友在歐洲的牽制,似乎攻打蘇聯的成功率會大上許多。

但是,這樣的聲音僅僅只是一小部分,包括日本軍方在內的大部分高層,都不同意北上。一方面是因爲日軍的主要力量如今都在向南運動,突然改變戰爭計劃,時間上根本來不及。當時已經是六月,等到日軍準備完成,估計西伯利亞的冬天也就到了。

此外,從利益角度而言,攻打蘇聯其實並不划算。畢竟東南亞的資源,遠比拿下遠東要更有誘惑力。與其費力去和蘇聯人死磕,還不如等着德國取勝,日本則在遠東坐收漁翁之利。而在此之間,日本還可以趁機去拿下東南亞,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爲呢?

所以,日本最終還是選擇了南進,放棄攻打蘇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