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酒和茶,你有故事,就來找我。點上面『關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01

雖然“做自己”是一種很高的境界,但不得不說,不同人所理解的“做自己”區別很大,有些人的理解跟“做自己”的真實含義之間存在很大的偏差,只是自私自利而已。

這樣的人,往往堅守固定的思維模式,一直以來只是通過道聽途說建立原則,好的不學學壞的,認爲自己大半輩子都活過來了,繼續用自己的方式去活,用自己的方式教育子女,肯定不會錯。

比如有些做婆婆的人和做丈母孃的人,她們堅信自己怎麼對待子女都沒錯,哪怕是倚老賣老,哪怕是爲老不尊,哪怕拆散了子女的婚姻,她們也不認爲自己有錯。

就像有個離婚男人吐槽自己的丈母孃時說的一樣:

『當初我跟前妻結婚時,我前妻都沒有獅子大開口提很高的條件,丈母孃卻非要橫在中間讓我多給十萬彩禮,還故意跑到我家裏去鬧,說我不多給十萬彩禮就是不愛她女兒,說她女兒跟我在一起那麼多年,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必須多給十萬彩禮。

我當時不想把事情鬧大,就接受了她的要求,本以爲她是真心爲她女兒着想,本以爲我們結婚以後,她就不會再多管閒事了,事實證明我錯了,她恨不得一輩子摻和在我們的婚姻中,結婚後總是要求我這樣那樣,總是把我當下人一樣使喚,讓我替他們家做事,讓我爲他們家花錢,每次還都道德綁架說她是長輩,我是晚輩,我必須聽她的話。

我前妻雖然努力調和了,但根本沒用,最後是她主動跟我離婚的,說她對不起我,攤上個不懂事的媽,與其一直鬧得天怒人怨,不如離婚,一拍兩散,大家都清靜。我雖然不捨,但也沒辦法,只能離婚,雖然那之後聽說前妻過得不好,依舊被她母親折磨,我也愛莫能助了,攤上她母親那麼個家長,真的很鬧心!』

02

曉曉的婆婆也屬於那種爲老不尊的人,從一開始就把曉曉當成外人,當成保姆,從一開始摻和到婚姻中來,總是給曉曉下命令,即便曉曉按她說的去做了,也無法讓她滿意,她每次都像是故意的一樣,倚老賣老批評曉曉,而且喜歡當衆批評,以彰顯自己作爲長輩有多了不起。

更過分的還不是這種事,而是,她稍有不開心就拿離婚要挾曉曉,動不動就說,“我教你尊老愛幼是爲你好,我教你如何做兒媳是爲你好,你要是不知好歹,我就讓我兒子跟你離婚!”

最後曉曉忍無可忍接受離婚了,她還不消停,發朋友圈慶祝兒子離婚,說兒子離婚讓她很開心,後面的話都是吐槽曉曉,說讓曉曉這樣的人離開自己家,才能迎來更懂事的兒媳。

曉曉沒離婚時,念在她是長輩的份兒上,不願意跟她翻臉。但是已經離婚了,她還倚老賣老,自認爲自己年紀大就有資格說不負責任的話,曉曉沒再跟她客氣,直接在評論她那條朋友圈的時候怒懟:

『笑吧!早晚有一天你會哭!作爲婆婆,倚老賣老是病,爲老不尊是病,要治,否則你會親手毀了你兒子的一生。別以爲你是母親的身份就瞭解你兒子,你根本什麼都不懂,我比你更瞭解你兒子,他根本不是真的尊重你,只是怕你,只是你一直以來爲老不尊讓他變成了廢物,他不敢跟你叫板。換句話說,只要你還活着,你兒子就沒有翻身之日,只要你還活着,他不管跟誰結婚,都會被你毀掉,你早晚會明白,不是你兒子娶不到好妻子,而是沒有人受得了你這種惡婆婆!』

03

曉曉對婆婆的評價一點也沒錯,她婆婆這種人,跟我們前面提到的那位丈母孃一樣,她們活了大半輩子,認爲自己那麼多年都活過來了,自己秉承的觀念肯定沒有錯,所以她們基本上不會因爲拆散了子女的婚姻而做出改變。

曉曉說“婆婆倚老賣老是病,爲老不尊是病”,很恰當,這確實是觀念上的一種病,自己不懂得做出改變的話,必須由家人負責糾正這種愚昧的觀念,否則一家人都不會好過。

這就要求每個做子女的都能認清這個現實,如果你的父母通情達理,對你的婚姻和人生都一直有幫助,你當然應該尊重他們,當然應該多向他們學習。但是,如果你的父母蠻不講理,對你的婚姻和人生都沒有幫助,他們身上存在明顯的問題,你就不能坐視不管,否則早晚對你自己不利。

你自己的父母你能不管嗎?你不能,作爲子女,你永遠逃脫不了責任。與其最後鬧得天怒人怨了,你不得不去管教,還不如從一開始認識到問題所在時出手管教,這其實也是子女盡孝的一部分重要內容。

不要一提到子女管教父母就認爲是不孝,父母好端端被子女管教,可以說是不孝,但如果父母有問題,子女給予管教就沒有錯,早一點糾正父母身上的問題,不僅對他們自身有好處,你自己也能從中受益,畢竟,等父母到了晚年,給懂事的父母養老,肯定要比“給不懂事的父母養老”輕鬆許多。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