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2》第2季第6期,赵薇版《小时代》竟然把郭敬明和观众都看哭了!

辣目洋子、王楚然、张月三人进组成功,连助演张大大都受称赞。

《小时代》是个不好拍、不好演的电影,被豆瓣用户戏称为“九流小言故事”,人物故事都是“啪唧”“啪唧”的出现,讲前情往事、撕逼合好,逻辑感不强又画风奢靡,很容易拍成“梦游”。

“姐妹情”这东西也不好演,它有多难表达好?原版的郭采洁、杨幂演技不算差,但看看评价:“你很难在一部电影里看到所有演员的演技都倒退了。”

很神奇的,赵薇把它拍好看了,虽然“魔改”,但它让观众落泪,甚至让原编导郭敬明眼含泪花。

赵薇,真是挺神奇的一位女导演!

郭敬明为啥哭了?

郭敬明在薇导的《小时代》中怀旧:“刚看我就有一种心碎和难过,因为我知道我的青春没有了,我回不去那个年代了。”

“我看到她们特别年轻漂亮,就想起郭采洁、杨幂那会儿,又疯……那会儿我们胆子真大,大家在一起胡闹、瞎拍……但是我们全情燃烧着自己。”“我很怀念我拍小时代的日子,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日子,也谢谢你们,让我重温了我的青春。”

郭敬明又评价四个演员:

“(辣目洋子)外形跟顾里相差非常远,但你进入人物,没有大喜大悲,始终维持在微妙细腻的表演里……这是一个很牛的能力。”

“楚然,走出来就是南湘,她的台词很狗血的,但她淡淡地给……人物进去了就可以让观众相信。”

郭敬明难得的深情、真实,因为赵薇让郭敬明“共情”了。

弹幕里此时出现:“果然,让赵薇拍小时代也可以拍得很好看。”

这句话是内核。若无赵薇,恐怕这四个套路完全迥异的姑娘难“捏在一起”,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样子。

后台,赵薇其实并没花太大力气,首先,姑娘们试着玩了一个方言版,东北版顾里、山东版南湘……因怕郭敬明小心脏受不了放弃了,这个版本让赵薇笑出眼泪。

在大家全部放松后,辣目洋子一句“哇哦,its not blue”,让赵薇抓住这个这段戏的点:轻喜剧,OK。

接着,她进行“有针对性”但“有距离感”的指导,上台给南湘带节奏——“千万别装,演真的就好……所谓演好笑、演傻,前面加一个演字,就垮了。”

聪明的楚然一下子GET到。

赵薇导戏,没那么端着,她能让演员放松、能抓住别人优点、又能给人发挥空间。

在这种氛围下,演员不会有压迫感、不会自卑,灵感自然也不会消失。

《小时代》虽难导难演,但还是有它的魅力的,就像郭敬明的魅力一样,它有时代的符号在里面,比如故事的台词、情绪、故事的跳跃性。

很惊喜的,赵薇在一天之内把这些符号全抓住了,所以她导出了一个四分之三演员晋级、让郭敬明泪目的《小时代》。赵薇选演员的精明:要浑然天成的能力

林深时见鹿,海深时见鲸,不见识赵薇“速导”的能力,还真没意识到她“小燕子”时期的灵气还在。

我们可以回顾下她选演员的精明,10进24时,是马伯骞、王智、贺开朗、辣目洋子、施柏宇、孙阳。24进16时,马伯骞、贺开朗获她的A卡,辣目洋子和施柏宇获她的S……

她选的角色,既不要固化了的、经验过于丰富的演员(比如杨志刚、黄梦莹),也不选和自己关系近的人(比如黄奕、温峥嵘)。她不完全看颜值,看重演员的灵气和潜力、信念感。

比如演完《寄生虫》后,马伯骞在拉票时突然放飞自我,赵薇眼睛就一亮,之后就敲定了她。

当尔冬升导演评价辣目洋子“你靠你的演技能拿下很多角色”时,赵薇在默默琢磨;

施柏宇是在《我的一级兄弟》里演的“东九”,褒贬不一,但赵薇看出了她的“未来可期”。

她选的人都有一共同特点:影视形象未定型,但有浑然天成的天赋。

每个导演选什么演员都与自身风格和规划有关。

赵薇当演员时风格就是“灵”,当年的“小燕子”“依萍”都灵气逼人。

那一双大眼睛滴溜溜地转灵到不行,仿佛能冲出电视,坐到饭桌上来,跟你亲热地唠一番……这样“破局”的可爱是演不出来的,只能浑然天成。

所以她才告诉张月:“按你们自己的话说,你们不要考虑台词什么的,就是把它说成人话。”回顾赵薇导演生涯“精明”三步走

看赵薇导戏,你会发现她有快知快明的能力。

比如,她说辣目洋子:“信念感非常好,但凡有一个角色都不会掉地上去,拿得住的(角色)就惊呆了。”

她能马上发现症结,找到团队最短板,轻轻点破。她说莎莎:“表演风格太话剧了,如想有突破,离普通的人更近点,离舞台远一点。”

赵薇似乎从不迷茫。

她的导演生涯也如此,只简简单单走了三步,就导出了票房7.26亿的处女作。

第一步,考田壮壮的研究生;

第二步,找国内顶级编剧李樯;

第三步,找最有潜力的演员。

2005年,赵薇考上了北电研究生。

当时赵薇刚演了4年电影,她的电影作品《天下无双》打不过章子怡的《十面埋伏》、惊艳不过黄圣依的《功夫》。

虽然《京华烟云》保持住了她“收视冠军”记录,但赵薇却意识到了自己的局限和未来的路在哪。

“演员这个职业,很容易处境被动”。“听惯了夸奖会失去判断力,我需要在一个清醒的环境。”

所以,她考入北影导演硕士,拜“第五代导演”田壮壮为导师。

第二步,赵薇找到了国内顶级编剧李樯。

李樯是一个很厉害的编剧,它的作品《孔雀》《立春》《姨妈》都可以被称为把握时代气息的艺术品。

而且他擅长于出色的女性人物创作,比如对剧版《铁观音》里对“安心”的改编,几乎比海岩的原著更吸引人。

这样一个人,开始是没瞧得起赵薇的。

李樯曾对赵薇说:“这个社会包括行业内,所有人都认为女明星或女演员是肤浅和没文化的,跟你没法聊,太苍白了。”

赵薇不怕怼,她说服了李樯,其后又用自己的工作狂打动了李樯:一天30个小时连轴转,中间只睡一两个小时恢复体力。

当年拍《还珠格格》时容嬷嬷说评价赵薇:“这个小姑娘最能吃苦,每天3点起来化妆、5点就去拍戏。和其它女演员比起来,她太努力了。”

时隔十余年,赵薇没变。

赵薇做导演,不只靠努力,还靠高情商

经历了多次毁灭性打击仍能做“顶流”的赵薇,靠得不只是努力、实力,而是高情商。

在导演圈,她的情商更好用。

书接上回,说到“赵薇导演生涯三步走”的第三步,挑演员。

当年拍《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她曾挑了四个演员:赵又廷、杨子姗、韩庚、江疏影。

赵又廷那些年是“台湾之光”,作为港台资本曾力挺的“天庭宴”三人组(即阮经天、赵又廷、彭于晏),他的票房高达23.5亿。

受港台资本压制,内地虽然有多年龄层的陈坤、邓超、刘烨、黄晓明、佟大为、胡歌等男演员,也有赵丽颖、杨幂小荷露角。但像赵又廷这般既合作过陈凯歌、徐克又是80后的“票房大拿”的男星不多。

第二男主韩庚。韩庚当年是初代韩流偶像,他颜值高,2010年和吴尊拍过的《大武生》,是国内第一个用粉丝撑起票房的电影。

与男演员要“人气”相比,赵薇的女演员标准是要“实力”。

杨子珊,被称为娱乐圈的“小透明”,赵薇用她时还没红,但后来曾凭《路过未来》入围过戛纳——她是难得的一个明星脸、有天赋、演技自然又谦卑的年轻女演员。

江疏影,彼时她刚从国外求归来,既无粉丝也无人气,但赵薇一样看中了她的天赋。

赵薇的三步棋一步都没白走,《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上映后,作为研究生毕业作品,被田壮壮打了99分,而赵薇也成为首位导演处女作过亿的华人女导演。

赵薇的情商是用在整合智力和资源上的,她擅用四两拨千斤的巧力,达到她宏大的目的。

《致青春》的女性受众更多,因此她要利用男演员带人气。

当年在片场,才有人曝料过,男演员演戏一两条就过,而女演员十条二十条才能过。

从找“擅长于女性人物创作”的编剧李樯开始,她琢磨的就是“找到一种套住女性观众的方法论”,因此,她对女演员的要求更高、更严格。

我们再来看看《演员2》赵薇的选角,其实和《致青春》是有雷同之处的。男演员(马伯骞、施柏宇)要的是人气,女演员(辣目洋子)要的是创意。估计薇导下部戏是想再造现象级电影和新星,入这一组的演员有福了。

与尔冬升的诸多铺垫“有机会我一定要跟你合作”;

陈凯歌的捧“不是所有的演员可以演所有的角色”……

赵薇总是是默默地拿下她想要的演员,布她下一部的棋。

郭敬明再给何昶希S卡时,赵薇微微一笑,又马上收起她的笑容。

赵薇是一个清醒的人,她的第六七代导演生涯,也许能发展成顶级BOSS。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