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奥斯曼土耳其人攻破君士坦丁堡之时,他们或许没有想到,这一刻正在间接的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由于陆上商路的阻拦迫使西欧资产阶级不得不从海上寻求新的贸易之路,新航路由此开始,世界各地的联系也更加紧密,逐渐形成一体。对于先进的资本主义社会来说这是一次可遇不可求的机会,欧洲资产阶级抓住机遇进行资本积累,迅速发展起来,但是对于落后地区的人民则更多的是灾难,殖民主义的雾霾挥之不去。无辜的人群被卷进了这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轻则成为苦力,重则被当成奴隶贩卖。

我们今天要说的就是一位中国农民,他在上个世纪被拐骗出国来到巴布亚新几内亚,成为不幸人群中的一员,不过难得可贵的是他发扬着中华民族不屈的精神,愣是在异国他乡活了下来还小有成就,最后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巴布亚新几内亚的首位华裔总理,他就是陈柏。

陈柏,广东省台山人,同当时很多中国人一样家境贫寒,他对自己的未来看不到任何希望,对他而言日子相对来说单调,攒不下钱,赚不到钱,吃不饱饭,总是要争取下一份零工。不过德国人的到来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早在18世纪开始德国人就渴望着扩充海外势力,占领很多的殖民地以此掠夺更多的资源。为了能够在新占领的新几内亚岛发展烟草和椰子加工工业,德国人从亚洲各地通过契约的方式欺骗了无数的劳工,陈柏则也成为被骗的一个,在广东很多人确实通过出海获得了改变命运的机会,陈柏想象着自己未来的一天,签下了契约。

经过辗转来到新几内亚岛他并没有看到新的希望,等待他的却是无穷无尽的苦力,陈柏这才知道这都是骗局,他跟他的同胞都被骗了。怎奈孤岛之上无依无靠,陈柏只能咬牙坚持,终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伙同几个人一起逃了出来,最终离开了德国人势力范围之内。为了生存下来,陈柏只能依靠零售一些手工小物品过活,出乎意料的是他的小物品很受欢迎,这让他很快翻身,甚至拥有了自己第一家零售商店。后来爱情也随之而来,当地新爱尔兰岛的土著领主女儿看上了他,陈柏娶了个洋媳妇,同时也为自己的生意添加保障。

1939年他们的儿子陈仲民出生了,陈柏很看重自己的儿子,坚持要让儿子以学业为主,而且必须读华人学校,身上的华人印记不能磨灭。陈柏又把自己的儿子送出去留学,学成以后陈柏帮助自己的儿子在政治道路上铺路,顺利进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政坛,且逐渐崭露头角。

后来由于陈仲民自身的优秀的政治能力,获得了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华人支持,成功的在1980成为巴布亚新几内亚首位华裔总理,2003年心怀家乡的陈仲民带着父亲的遗愿回到了广州台山访问,感受了故乡的风采。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