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互聯網剛興起時快速崛起、攬獲了數億量級用戶的的工具型應用如今有多少還在你的手機裏?或者你多久纔會打開一次?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隨着微信、支付寶等移動互聯網超級生態入口的逐漸成型,那些曾經的流量巨頭們多數已經淡出我們的視野,偶爾會出現的,在尚可觀的用戶及流量基礎與商業化受限的矛盾中,生存也愈發的艱難,未來也更加渺茫,墨跡天氣或許是其中的一個縮影。

將時針撥回一年前,墨跡天氣迎來少有的高光時刻,其三年艱難的IPO之路只差臨門一腳,整個工具應用市場目光齊聚。去年10月11日晚間,懸念揭曉,證監會否決墨跡天氣的IPO申請,原因是APP存在未經其許可違規發佈互聯網新聞信息、通過自主收集及第三方途徑獲取用戶數據是否合規、互聯網信息服務收入佔營收比過大,以及直接或間接股權關係客戶貢獻收入佔比較大。

這也宣告了千日IPO之路終未能如願。而關於工具型應用的軟肋也再一次成爲業界討論的焦點。

時隔一年,今年10月初,有媒體報道,墨跡天氣重啓IPO,其與中信證券已於9月22日簽署上市輔導協議,公司擬於創業板發行上市。重啓後前景如何,墨跡天氣變得更好了嗎?也成爲各界關注的重點。

工具應用之殤難解

在智能手機內容服務生態的起步階段,疊加智能手機早期“裝機”模式以及市場空白,各類工具型應用遍地開花,搶佔先發優勢短時間獲取千萬級用戶也是那個時間節點移動互聯網創業的常態,墨跡天氣成立於2010年,是移動互聯網風口誕生的擁有龐大用戶羣體的工具型應用典型代表。

數據顯示,墨跡天氣2011年下載用戶400萬;2012年註冊用戶超過1億;2014年用戶累計量4億;2015年累計4.7億;據最新數據,其累積用戶已高達6.5億,天氣日查詢次數超過6億。

從用戶數上來看墨跡天氣有着巨大的發展前景,但商業終歸不是單純的流量,尤其是與工具型應用結合後。在樂觀的用戶數之外,悲觀的一面是,工具型應用很難形成用戶粘性,用完即走是其最典型的屬性。根據墨跡天氣披露的另一份數據,其APP上單個用戶停留的時間僅有2分36秒。

這也的數據表現,也使得其商業擴展空間大幅受限,以至於在過去十多年裏,墨跡天氣的營收的核心依然爲廣告業務。據此前公開數據,墨跡天氣2014年至2017年1-9月營收分別爲4473.45萬元、12670.44萬元、21042.81萬元、22330.49萬元,淨利潤爲192.90萬元、2499.49萬元、2053.89萬元、4729.32萬元。從收入構成來看,2014年、2015年、2016年和2017年1-9月,墨跡天氣互聯網廣告信息服務收入佔比分別爲94.84%、98.12%、98.99%和98.86%。

這樣的業績表現也是去年IPO被否的關鍵原因,除了營收結構單一以及過度依賴廣告業務,對於墨跡天氣來說,存在着巨大的不確定性風險。當然,從長遠角度來看,一方面,除了廣告業務,工具型應用要實現在C端的商業邊界的拓展並不容易,此前案例包括美圖等拓展硬件業務也紛紛折戟,而墨跡天氣早在2014年也推出了智能硬件產品空氣果,但似乎至今也未成氣候,數據顯示,2014年至2017年1-9月,其硬件銷售收入佔比卻僅有0.19%、0.11%、0.12%、0.23%。相反,空氣果卻將公司拖入專利訴訟戰。

另一方面,隨着智能手機市場各大品牌內容生態的逐漸成熟,工具型應用僅以一個插件的形式就能解決,如今曾經風靡一時的應用商店也在各大手機品牌自帶應用商店成熟的背景下退出歷史舞臺,而像天氣這樣更加輕的應用,似乎更沒有單獨存在的理由,自然,在手機等硬件品牌之外,微信、支付寶等主流APP,也能快速簡單的解決用戶對這些輕應用的用戶需求。這對於墨跡天氣來說可能更爲致命。

To C難有未來,To B難有壁壘

事實上,針對工具型應用不可迴避的種種痛點,墨跡天氣一直以來試圖破局。

除了佈局硬件之外,早在2012年,墨跡天氣推出了時景社區服務試圖通過社交屬性增加用戶粘性;此外,隨後陸續上線霧霾預報功能,推出新聞、小說、房產、汽車、遊戲、電商等多個板塊,並向更加深度的本地生活等等方向切入,如今,打開墨跡天氣APP,更像是一個功能複雜的門戶平臺。

但除了界面的改變之外,似乎也未能給墨跡天氣打開任何破局的方向。一來,其廣泛佈局的各個領域本身已經是紅海,無論是小說、遊戲,亦或是資訊,上游供給端格局已經穩定,下游流量紅利早已消弭,墨跡天氣很難再分得一杯羹;二來,其所涉足這些領域,與天氣場景並無強關聯,反而影響了用戶體驗。

業內分析人士表示,墨跡天氣想要在C端市場實現破局絕非易事,或許墨跡天氣所取得的成績也是當下工具應用在C端市場拓展的極值,雖然用戶基數龐大,但用戶活躍度、粘性持續降低也將是不可避免的。

招股書顯示,2017年1月至9月期間,墨跡天氣新裝機用戶7780萬,但日活躍用戶增量僅爲53萬。根據易觀《2020年7月移動App TOP1000榜單》數據顯示,墨跡天氣的月活躍用戶爲1.3億人,這與之前墨跡天氣披露的月活躍用戶1.4億人相比有所下降。

換句話來說,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工具型應用是沒有想象空間的,墨跡天氣自然也不例外。

也因此,墨跡天氣將未來的發展目標鎖定向了B端市場,今年3月份,墨跡天氣CEO金犁也曾表示,墨跡天氣未來的戰略是從功能類APP運營商升級爲互聯網綜合氣象服務提供商,希望來自B端業務的收入要佔到總收入50%以上。

而這個B端市場也即一方面是爲一些場景性消費服務平臺提供定製化的天氣服務,如出行平臺、外賣平臺等;另一方面是深入受天氣影響的農漁業、物流等行業。但回到本質來看,墨跡天氣要啃下B端市場也並非易事,也難有壁壘。

這背後的邏輯在於,墨跡天氣的天氣相關數據均來自氣象局,說白了就是數據搬運工,而對於氣象局的數據來說本身具有公開性,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很難看到墨跡天氣的競爭壁壘。

當然,更爲重要的是墨跡天氣雖然打着深度佈局B端市場的旗號,但對技術的投入並不高,遠不及推廣營銷費用,數據顯示,2014 年至2017 年 1-9 月,墨跡天氣的推廣費用分別爲 678.37萬元、3079.46萬元、6716.03萬元和 5556.42 萬元。而公開數據顯示,2015年其研發費用爲2530.4萬元。去年四月,據金犁透露,墨跡天氣每年用於技術研發的費用佔到總營收的15%。

相反,美國氣象公司TWC在全球擁有超過4000萬個氣象站,10萬個天氣傳感器,在美國各地建有13個氣象資料中心,除了爲用戶提供提供定製化的天氣服務外,在To B端,在航空、能源、保險和零售、物流領域有超過5000家客戶。顯然,墨跡天氣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都難以企及這些國際氣象公司。

墨跡天氣還需要更多新故事

回到去年IPO被否證監會指出的關於墨跡天氣的問題,如今都解決了嗎?顯然並沒有。

從營收結構來看,目前墨跡天氣依然核心依賴於C端廣告業務,雖然此前官方表示,2019年墨跡天氣B端業務的收入已經超過千萬元,但在整體營收面前依然佔比極小。且結合現狀來看,未來要實現B端營收的規模化增長並非易事。

從營收增速來看,目前墨跡天氣用戶活躍度在下降,疊加互聯網廣告市場的整體疲軟、以及直播帶貨等新型廣告模式的崛起,傳統互聯網廣告將會進一步被壓縮,這無疑對於墨跡天氣來說也會是巨大的壓力。

當然更爲重要的是,墨跡天氣收入來源直接或間接股權關係客戶貢獻收入佔比較大。招股書中也提及,2014 年、2015 年、2016 年和 2017 年 1-9 月,墨跡天氣的來自前五大客戶的營業收入分別爲 3741.52 萬元、9509.73 萬元、1.515億元和 1.023億元,分別佔同期營業收入的比例爲 83.64%、75.05%、72.01%和 45.84%。這樣的收入結構,在廣告市場疲軟的背景下,墨跡天氣又如何在頭部客戶之外拓展更多新的客戶也是未知數。

關於違規等問題,雖然去年IPO被否後,官方回應稱稱公司接受證監會提出的詢問並已做相應解答。對於已經整改部分,公司將加強自我監察,未完善部分已建立專項組,納入調整措施。但2019年12月31日,墨跡天氣曾因廣告標題不正當而遭到北京海淀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處罰,共計罰款9萬元。

其次,後被媒體質疑其整改打擦邊球,媒體報道稱,墨跡天氣爲北京地區的用戶制訂了專門的廣告策略,避免直接與監管起衝突,包括在醫藥類、金融類等領域廣告的投放,即投放該類廣告內容時“剔除”北京。

媒體同時也表示,目前在墨跡天氣首頁的貼片、卡片式廣告中,不乏借貸類廣告,“我要借款”字樣。

綜合來看,時隔一年,墨跡天氣不僅舊疾未結,新問題也依然不少,這家被巨頭資本環繞的昔日獨角獸也難躲開工具型應用的集體宿命,要通過B端破局,墨跡天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