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乎每個減過肥的人,都會覺得減肥很難。因爲難,所以減肥失敗成爲大概率事件。但是,到底難在哪裏呢,想過沒有?如果能具體想清楚“難在何處”,採取合適的應對之策,減肥或許也不是想像中的那麼難。

原因1:減肥動力不足

一旦說到減肥,特別是運動減肥,最常見無法堅持下來的原因是:沒有時間。但好好想想,確實沒有時間嗎?

爲什麼旅遊有時間,加班有時間,陪父母看病有時間,陪孩子讀書有時間?因爲旅遊是休息,加班要賺錢,陪父母是孝道,陪孩子是責任。

非常好。這些理由的背後說明了一個問題:當理由足夠迫切或充分時,去做一件事的動力就足夠,否則就沒有時間。本質上,並不是“沒有時間”,而是你認爲“運動減肥”這件事優先級還不夠,“不值得排名靠前、優先去做”。

所以,當我們認爲健身減肥沒有時間時,深入一步想想“健康在當前的生活中是在怎樣的位置上”。如果你認爲它確實還不太重要,優先級排不上號,那麼就不要糾結有沒有時間。以後當它變得足夠重要時,再開始運動減肥,也是可以的。比如有些人天天加班、很少休息,確實難以騰出足夠的時間去運動減肥。

應對策略:(1)認真評估“減肥”這件事的重要性。最好找到一個“不得不開始減肥”的理由,那麼減肥的動力纔會足夠,降低中途放棄的機率。(2)如果確實沒有空運動減肥,那麼要權衡健康和其他事之間的關係。建議:工作再忙,其底線應是,不損害你的健康。

原因2:運動很累

運動確實是比較辛苦的一件事,表現在兩方面:

一是運動都會引發身體的運動反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肌肉痠痛等等。這些運動反應,會讓許多人受不了。

二是即便只是低強度的運動,長年累月地堅持鍛鍊本身,也是一件很累的事。

除了心理上做好承受“運動會累”的準備,還可以在具體方法上有所應對:

(1)採用適合自已的運動強度,甚至可以儘可能低一些,以後逐步提高。比如跑步,大多數人都是“前半程快、後半程慢”,因爲剛開始體能充沛。這種跑法,最容易快速引發強烈的運動反應。如果能夠反一反,“前慢後快”,就可以有效緩解運動不適感,而且還可以有效提升跑步速度。

(2)長期堅持運動,會很枯燥。所以,應該根據身體情況和運動能力,逐步調整或升級運動方案,總是讓自已能看到、感受到減肥過程中的小進步。積極的減肥反饋,可以有效抵消運動的乏味感。

原因3:低估了節食減肥的難度

相比於“運動的累”,人們會認爲單純的“節食減肥”會輕鬆很多,不會累。然而,事實上,節食減肥的難度,要比運動減肥難得多。表現在:

(1)節食減肥,對營養學知識的儲備有一定的要求。

普通人之所以節食減肥不成功,多半是因爲僅憑生活經驗減肥,實質上就是胡亂節食,最典型的就是“飢餓減肥”。另外還有喫某種水果或食物減肥等,都屬於這一類。

而運動減肥,就算你沒什麼運動知識,只要能夠堅持一段時間的慢跑,也多半能達到一定的減肥效果。

(2)節食減肥,24小時考驗食慾。

運動雖然累,但假設你一週運動四次,頂多也就是這4次運動(合計3至4小時的時間)會讓你感覺累。

節食減肥就不同了。飢餓感、對食物的渴望,會24小時分分秒秒持續考驗減肥者的意志。比如,你正餓着呢,你的同事說大家準備訂下午茶甜點,問你要不要。等到茶點來了,飄出誘人的香味,讓你口水直流。這樣的事,不會只發生一次,而是隨時有可能發生。

所以,節食的減肥失敗的概率非常高。

應對策略:不要盲目胡亂節食,不要單獨依靠節食減肥,不要採取會快速改變飲食習慣的激烈的節食措施。

原因4:忽略了“大環境”的影響

這裏所說的大環境,是指我們生活的這個時代。這個時代物質發達、科技昌明,讓生活變得更加便利,生活水平更高。然而,越是便利和發達的現代生活,反而越容易讓人發胖。比如:

私家轎車的普及,減少了人們步行的時間;網絡訂餐系統的發達,讓人們在午夜也可以快速喫到美食;食品工業提供層出不窮的“美味的”深加工食物,它們幾乎無一例外的熱量高、油膩、甜。

也就是說,這個大環境在客觀上“鼓勵”人們多喫、少動,因而讓人們更容易發胖。世界衛生組織曾在一份報告中說,現代人的肥胖問題,主要是由於不良的現代生活方式造成的。所以,避免發胖的根本性辦法,應該是調整我們的不良生活方式。

減少一些對私家車的依賴,少喫一點深加工食物,這一點一滴的累積,就可以有效降低發胖的風險,和減肥的失敗機率。或者更簡單一點說,別完全沉溺在現代生活方式中,適當保持距離,對身體有好處。

那麼,你減肥失敗過嗎,原因又是什麼呢?

【延伸閱讀】

運動減肥成功後如何保持體脂率?四辦法別讓自己倒在失敗者沙灘上

不請私教自己練能練成什麼樣?2個原因讓人失敗,5種做法讓你成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