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国#

酷爱电影的人,这部经典的《战马》一定没有错过,这部电影的绝妙之处在于通过战马的视角穿越战争的始末,让人身临其境体会战争残酷,其中一个镜头非常经典,电影主角作为战马与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冲进了敌军的营地,只见骑兵手持马刀,将正在休息的敌军士兵一一挑翻,然而幸存的士兵迅速跑向身后的树林,揭开树林边缘的伪装,马克沁机枪便喷出了刺目的火舌,刚才还在冲杀的骑兵部队便纷纷倒在了血泊中,战斗瞬间被扭转。

毫无疑问,当代表着冷兵器时代的骑兵碰上热兵器时代的重武器时,战场的走势自然而然的呈现一边倒的态势,注定将是一场悲剧似的战斗,那么抛开电影情节,在近现代战争中,有没有出现这样如此悬殊的战斗场面呢?战斗的结果又是如何呢?有,当然有,而且这不仅是一场战役,而是两个国家之间战争的悬殊,直到今天还被人津津乐道。

那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闪击波兰,虽然当时波兰的武器装备也呈现出了较高的机械化程度,但是因为一场战役和一位意大利战地记者的武断报道向人们呈现出了两个国家之间的较量是多么的悬殊,战斗的结果自然而然的是骑兵以失败告终,而德国与波兰的战争也是以波兰沦陷终结,那么问题来了?这到底是哪一场战役?是否是足以影响战争进程的一场战斗呢?

其实,这是一场规模很小的战斗,二战初期,德国闪电战的声势非常大,而且卓有成效,坦克集群的高机动性不仅令波兰没有想到,就连英法两国对德宣战也显得缓慢异常,这场战役就是发生在波兰小城沃尔卡·威格洛瓦附近,史称“长矛战坦克”之战,与德国二战期间主导的大规模战役相比,这场战役显得微不足道,因为波兰骑兵伤亡仅仅只有100人左右,而关于“长矛战坦克”的报道却影响深远。

当时,德国的坦克集群突破波兰边境线后,进展迅速,波兰的部队只能采取收缩式的防御,波兰第18骑兵团掩护大部队撤退,德国的坦克集群也并没有对这种小股骑兵赶尽杀绝,完成掩护任务的骑兵团在向后方转移时,在沃尔卡·威格洛瓦小城郊区的树林边缘与德军的一个步兵营相遇,此时德国的士兵正原地休息,和电影《战马》中的场景如出一辙,波兰骑兵团在团长马特拉扎上校的指挥下,打算给德军一个出其不意,消灭这股德军。

于是骑兵团丢弃重武器,轻装上阵,打算歼灭这股德军后再回来带装备不迟,上百匹战马静悄悄的摸近德军阵地,猛然冲了出来,杀了德军一个措手不及,不错,当时的德军士兵大部分并没有在装甲车或者坦克里,被突如其来的攻击惊呆了,还没反应过来,长矛便捅了过来,骑兵团以闪击的方式闪击了这个德国步兵营,不过好景不长,离步兵营驻扎地不远的树林里,正有德军机械化部队休整,听到这边的喊杀声,开着几辆装甲车赶了过来参与了战斗。

战场的形势犹如电影《战马》中被掀开掩护后漏出马克沁机枪后的镜头,立马反转,战马对上钢铁,长矛马刀对上机枪,于是波兰骑兵的下场也就可想而知了,不过虽然骑兵团团长马特拉扎上校和团参谋长当场阵亡,不过骑兵终归是冷兵器时代机动性能最强的作战单位,骑兵团中还是有不少人一看大事不妙突围了出去的,所以此战波军伤亡也并不算很大,不过战场上遗留下来的折断的长矛和马刀,与德军散落满地的机枪子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就为后来意大利的战地记者乔治·帕拉达写出那篇举世骇然的“长矛战坦克”的文章提供了某种理论依据。

在这样强大的心理战和欧洲大国的相互推诿妥协的缝隙里,波兰独自对抗德国的闪击,短期灭亡也就不足为奇了,波兰的覆灭不能完全归结于武器装备的优劣形成的战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英法两国面对希特勒的咄咄逼人并没有采取积极地制衡措施,甚至还幻想能够牺牲波兰这个忠实的盟友来换取欧洲的和平,波兰当时的处境就犹如案板上的鱼肉,任凭大国切割,岂有坚持下去的可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