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老兵繼續介紹抗日戰爭時期日寇在上海金山縣製造的暴行,

我們都知道,在戰爭年代,軍人的傷亡是在所難免的,甚至可以用敵方軍人傷亡的數量來衡量一場戰爭的勝負,所以說當年的抗日軍人犧牲在戰場上,我們只能怪自己裝備不夠先進,軍事素養不如人。

可恨的是作爲一個侵略者,當年的日寇並不滿足於在戰場上殺害抗日軍人,他們更加願意的是把槍口和屠刀對準了手無寸鐵的平民百姓,1937年11月5日,距離上海淪陷只剩下一個星期的時間,這時日寇已經佔領了上海的大部分地方,抗日軍隊也做着撤退的準備,被徵用到上海來修築從南橋到平湖公路的19名建築工人,眼見上海就要落入敵寇之手,就商量着一起逃跑回安徽老家。

誰曾想到,他們的逃亡竟然趕不上日寇進攻的步伐,在路上就被日寇給抓走了,日寇把這些工人和從孫家闕抓來的一個茶館老闆一共20人,全部帶到西山的小石橋邊,然後一個個殺害,因天色昏暗,其中一工人假裝倒下,在日寇走後,才從死人堆裏爬出來,同時他還救出另一名後頸受重傷的同伴。

兩天之後,家住張堰焦家橋南首的裁縫沈菊生、沈桃泉兩兄弟,在逃亡中同樣被日寇抓走,敵人把兄弟倆拉去搖船,運傷兵。船到松隱,從米市渡、亭林等地運來日寇傷兵不少,拉來的民夫也不少,第2天晚上,沈菊生連同兩個民夫,被日寇反綁雙手,帶出屋外慘遭殺害。

1937年11月底的一天,已經避難農村的張堰鎮鼎茂米行的河頭先生胡呈祥、職員蔡文雲及職工沈金虎3人,回鎮照看店中貨物。不料剛走到門口就見到店裏面有兩個日寇在屋裏糟蹋婦女。

3人嚇得拔腿就往外跑,其中一個日寇發現就追了出來,並舉槍射擊,胡呈祥已年近半百,跑不快,首先被擊中倒在血泊中。接着蔡文雲和沈金虎兩人也相繼飲彈身亡。

其實在那個時代沒有人會怪3人見同胞被侵犯而不救,因爲他們根本沒有能力救人,當然,也許血性一下有活的希望,但機會應該是很小的,竟然店裏出現日寇士兵,說明周圍已經有很多日寇了,就算只有兩個日寇士兵,三個已經嚇破膽的店員也不是對手,所以本能告訴他們逃跑是活下去的希望。

只可惜面對發了瘋的敵人,示弱和迴避並不能博得敵人的同情心。不知道三人臨死前有沒有後悔。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