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随着北平和平解放,一些不愿意在战场起义的国民党军将领离开北平,其中华北剿总副司令兼第四兵团司令的李文不愿意起义,后来被送到了南京,由于其本身曾为胡宗南的心腹,于是被派往西南,当时胡宗南在西南正在编练二线部队,李文到任后,随即取代原第五兵团司令裴昌会的职务,任第五兵团司令。

而裴昌会就只能带着自己的司令部,去胡宗南编练的二线部队继续担任兵团司令,时年1949年9月,事实上到这一时期以后,国民党军已经兵败如山倒,虽然西南仍然有百万以上的国民党军,但是基本上都是招募的新兵,即便是一些老牌的部队,战力也大多数损耗,即便是号称精锐的第五兵团,也基本上是如此。

在被李文顶替出任第五兵团司令以后,裴昌会带着司令部去了四川广元,担任新组建的第七兵团司令,这个第七兵团也不简单,其下属有7个军,对裴昌会来说,也不算是辱没了他作为一个国民党军老资格将领,但在裴昌会心目中,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多次参战,但实际上内心非常排斥。早在抗战时期,裴昌会就与我军关系一度不错。

1939年裴昌会率领第九军在中条山驻扎的时候,就与当地八路军的关系很不错,后来在抗战最为艰难的岁月里面,裴昌会也始终坚持与八路军搞好关系,一些八路军敌后工作队在途径第九军防区的时候,裴昌会总是会热情接待,临走时送上枪支弹药。

随着国民党军在战场上兵败如山倒,裴昌会内心也产生了很大的触动,1949年7月,裴昌会率领部队在川陕公路、川甘公路的交界处双石铺,因为该地区地势十分险要,裴昌会就动了起义的念头,早在向宝鸡撤退的时候,裴昌会就有意无意的联系我地下党员,准备事实战场起义,但由于裴昌会对所部掌控并不严密,因此起义计划暂时搁置。

也难怪起义困难,裴昌会本身第5兵团下属都是胡宗南嫡系,将领也都是亲信担任,直至9月调任第七兵团司令以后,起义计划才得以顺利实施,裴昌会于12月23日率领第七兵团司令部在孝泉镇举行战场起义。

实际上由于起义过于匆忙,裴昌会身边的部队仅有司令部第12师、第27师以及第38军各一部一共1.8万人,当时第七兵团所有的大部队都是在兵团副司令兼76军军长率领,一路向成都方向撤退,直至被我军追上这才放下武器投诚,而其他各个残部,一直陆陆续续到1950年1月才完全实现在战场上起义或投诚。

裴昌会建国后一直在地方任职,由于曾经在西北战场上作战,裴昌会内心十分负疚,认为自己在西北作战期间,曾给当地民众造成了很大的麻烦,为此他一生十分低调,致力于地方建设,直至1992年去世,享年96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