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

有人說人類存在的終極意義是探索宇宙,不知道你對此怎麼看,反正我非常贊同這個觀點,因爲神奇外太空時常讓我們不由得產生無限幻想,腦海時常蹦出這些終極疑問:“我們究竟在什麼位置?”,“外星文明距離我們有多遠?”,“宇宙究竟有多大?”。

今天,隨着航天科技的突飛猛進,人類已經具備了人造物翱翔太空的能力,因此,我們可以通過發射星際探測器來尋找終極疑問的答案。

70多億公里遠的外太空跟我們眼前所見的太空的確不太一樣,不僅遠處佈滿了無數星辰,近處還漂浮大量不太明亮的小白點,這些小白點就是飛行在柯伊伯帶的小天體,英文簡稱KBO。

此時此刻,一艘由美國製造的星際探測器在小白點中穿越,它就是鼎鼎大名的新視野號,2020年11月,新視野號與地球距離達到49.20AU,約73.6億公里,2021年春天距離將增加到50AU。AU是一個距離單位,是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等於149600000千米。

新視野號狀況良好,自2019年1月1日近距離飛掠小天體天空(Arrokoth)後,由於獲取數據量巨大,在過去的20個月時間裏,新視野號一直在向地球回傳數據,幾乎再沒分派其它任務。

現在科學數據已經傳完了,本以爲新視野號會根據原計劃立即飛掠另一個 KBO,但爲了增強飛行任務的科學能力,增強尋找新KBO目標進行研究甚至飛越能力,美國NASA改變原計劃,決定近期開始升級新視野號電腦系統軟件和儀器軟件,升級時間將持續到2021年底。

根據NASA的說法,新軟件系統將於2021年年底前上傳到新視野號4臺科學儀器中,用以增強它們的採集能力。軟件升級分爲多批次進行,第一批將計劃於2021年初發送,其他批次計劃於2021年5月至10月完成,隨後完成升級後的測試工作。

這次的軟件升級包括對柯伊伯帶和太陽遙遠日光層帶電粒子環境的測量,提高新視野號拍攝圖像中信噪比能力,讓我們更容易看到正在成像的物體,大大減少這些圖像發送回地球所需的時間,將無線電科學實驗(REX)變成一個粉塵探測器,以填補粉塵計數器的空白。

升級結束後,新視野號將帶着新系統飛掠另一個 KBO,爲了尋找距離新視野號飛行軌跡最近的KBO,NASA專家將與位於夏威夷莫納克亞山的巨型日本斯巴魯天文臺合作,因爲斯巴魯望遠鏡是地球上最大的天文望遠鏡之一,配備了最大的寬視場成像儀,被天文學家看成是尋找KBO的最佳工具。

在2020年5月,6月和8月這三個月,斯巴魯望遠鏡分別抽出一週時間用來尋找KBO,結果發現新視野號行駛方向存在75個KBO,不過它們距離飛行軌跡較遠,相隔好幾個天文單位,新視野號只能遠距離觀測,而無法實現近距離飛掠。

不過從2020年12月開始,斯巴魯望遠鏡將花更多時間尋找更適合KBO,用於新視野號的再次飛躍,如果夠幸運的話,說不定鎖定一顆只需要花極少燃料就能飛近的小天體,就像飛掠小天體天空一樣。

由於柯伊伯帶空間過於巨大,小天體之間距離又過於遙遠,在2021年裏,斯巴魯望遠鏡不一定能找到最適合,不過沒有關係,2022年將繼續搜尋,因爲2014發現的小天體天空,專家整整M花了四年尋找時間。

不論新視野號能否發現最適合KBO,能否會對KBO進行飛掠,這都不會改變新視野號的最終使命:離開太陽系探索星際介質,尋找終極疑問的答案,因此,它會繼續以13.4公里/秒速度向太陽系外飛去,距離只會越來越遠,最後失去聯繫。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