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農村比過去要冷清許多,有些村莊甚至顯得略顯寂寥。村子裏來來往往的大多是老人,年輕人的身影只有在春節才能見到,當然一年中只有春節前後一個月的時間裏,農村才顯得有些生機,剩下的這些時間裏都被暮氣圍繞着。遲暮的村莊,在暮靄中豎起了一幢幢的洋樓,粗實的羅馬柱、氣派的大理石瓷磚、精緻的歐式石膏雕花,與這空蕩蕩的村莊比,總讓人生出幾分距離感。

老人們成了駐守村莊的最後一批人,他們的年齡大多在60歲以上,他們的體力已經遠不如年輕人,外出務工對於他們來說已經是心有餘而力不足的事情了,心裏又舍不下家中的幾畝田地,城裏的孩子那裏生活讓他們無法適應,就這樣生活的大半輩子的村莊成了他們最好的寄託。過去十幾年,村裏打工的年輕人也不少,但那時候的村莊還是比現在有朝氣的,那時候,村裏有老人也有孩子,年輕人在外打工,孩子就被留在了村子裏,因爲經濟能力和精力都有限,不能將孩子帶在身邊,只能忍痛將孩子留守在農村老家。那時候的村莊雖然貧窮,但卻能夠聽到村莊小學裏傳來的陣陣讀書聲,能夠聽到課間操場上的嬉鬧聲,讓人心中充滿熱情和朝氣。

現在的村莊裏和青壯年一樣,孩子們的身影也少了。村子裏的小學起先是學生越來越少,後來是幾所村莊小學合併到一起,到現在來看,已經有不少的農村小學關門了。孩子們去哪裏了呢?現在年輕的農民工,從年齡上看就是曾經的那一批留守在農村的孩子,他們長大了,深知和父母分離的痛苦,這樣的痛苦大多數父母是不願意自己的孩子再次經歷的,就算在外的生活難一些,也要將孩子留在自己身旁照看。而這也使得村子裏的孩子越來越少了。

村子雖然空蕩寂寥,但蓋房子的熱情卻不減。在村子裏蓋房的大多數是四十歲以上的農村人,這部分年齡段的農村人,在外打拼多年,手裏已經攢下一些積蓄了,有些甚至已經在城裏買了房子,但出於落葉歸根、光耀家門這些情結的影響,不少人還是會選擇在村裏蓋上一幢屬於自己的小洋樓。我的鄰居就是這樣,鄰居已經六十好幾歲了,和唯一的兒子在城裏定居,去年他在老家住了兩個月,買了7萬塊磚準備蓋新房。兒子和兒媳甚是不理解,甚至發生了爭吵,但老人就是要在老家蓋新房,因爲鄰里都蓋起了樓房,自家還是一層平房。

村莊還有新房,新房裏住着年邁的父母,年邁的父母還守着那片莊稼,莊稼年復一年的茁壯生長着。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