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興坦克的發展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期,美國的M26潘興坦克開始投入歐洲戰場,但是在進入納粹德國中心地帶的時候,遇上德國的虎王坦克和虎II式坦克,M26潘興坦克將無法有效的擊毀敵方,並且很容易會被德國強大的坦克擊毀,鑑於虎王坦克的危機,美國決定對M26潘興坦克做出升級,用於挖入納粹德國的心臟地帶,升級的版本就是本期武器大講堂的主角-T26E4超級潘興中型坦克。

野戰改裝的高性能武器

超級潘興中型坦克發展於M26中型坦克,M26的設計代號爲T26E3,這款坦克研發週期比較長,屬於T20系列坦克的最終量產型,其定位是取代M4謝爾曼坦克,不過因爲戰爭的發展和研發進度緩慢,所以僅僅在後期才參與戰鬥,得益於其均衡的火力、裝甲和機動性,在二戰末期的戰場以及戰後的表現還是非常優秀的。

不過在當時潘興坦克的火力和防護與德國的主力坦克虎王坦克相差較遠,因而美國對潘興坦克做了優化升級,加裝了新型的火炮得到了編號T26E4的升級坦克。

並在送去歐洲戰場之後,當地野戰部隊進行了坦克的裝甲改裝,最終在部隊中形成了既有厚重的正面裝甲,又有強力火炮的超級坦克,也因此當時服役的第三裝甲師中士兵都稱它爲超級潘興,這就是超級潘興坦克的發展和名稱的由來。

超級潘興中型坦克的車體和炮塔設計基本上都延續了M26潘興坦克的設計,之前我們有介紹過M26潘興坦克,因此對於結構佈局和功能設計就不過多闡述了,這兩者最大的不同在於裝甲和火炮上,因此着重在這兩個方面分析。

在火炮設計上,T26E4超級潘興中型坦克的主炮選擇了新型T15E1 90mm火炮,這門火炮跟升級前的潘興M3L/50炮相比,這門主炮的炮身管倍徑更大,達到了73倍口徑,因此無論是精度還是炮口初速度都有所提升。

炮彈採用的是1300毫米長的一體式炮彈,這種炮彈非常長,因此在狹小的坦克空間內部進行裝卸和儲存時造成了太多困難,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美軍對這款主炮進行了升級,升級成使用分裝炮彈的T15E2型號,這個型號除了分裝炮彈之外,性能參數與T15E1型號是一樣的。

雖然換裝了更大的新型主炮,但是整個炮塔的設計依然還是沿用M26潘興坦克的設計,因此新型主炮的重量和穩定需求大大的超過了內部的主炮控制系統承載,早期測試的時候,無法在內部修改實現提升,因此爲了滿足動力需求,設計師在炮塔的炮架頂部,設計了兩個巨大的穩定彈簧系統,用來實現快速的控制俯仰等操作。

不過這兩個圓桶設計僅存在於前兩個原型版本,在後來計劃生產服役的版本已經通過在炮塔內部安裝內部液壓氣動平衡器來解決這個問題,所以在後續計劃的服役版本是沒有這個外部彈簧組件的。

當時美軍之所以一定要換裝火力更大的主炮,是因爲當年德國爲了對抗蘇聯的T-34坦克而研製裝甲防護更強虎式系列坦克和虎王坦克。

在1943年2月,進入北非突尼斯的美軍遭到德軍反擊,在裝備虎式坦克的德軍裝甲部隊面前,美軍坦克根本不是對手,大量的M3、M4和M5系列坦克橫屍遍野,最後令美國前線部隊對德軍的重型坦克產生了恐懼心理,爲了解決這個問題美軍才改造出了T26E4超級潘興中型坦克。

該坦克的新型主炮可以發射分裝的各類坦克炮炮彈,當時T15E2主炮在使用T33穿甲彈時,炮口初速度可以達到1140M/S,能夠在2400米的距離擊穿德國黑豹坦克的前裝甲,這個實力跟當時德國配備在虎II坦克上的88毫米坦克炮不相上下。

除了主炮之外,依然還配備了一挺7.62毫米勃朗寧M1919 A4機槍,這基本上就是超級潘興的主要武器改變了。

在裝甲防護方面,美軍在本土的阿伯丁試驗場進行火力射擊試驗並完善之後,於1945年3月15日將火力升級後的一輛T26E4坦克運抵歐洲的第3裝甲師進行實戰使用。

當時的第3裝甲師維護營的坦克修理處處長Hrrington少校認爲,依然採用M26潘興坦克裝甲的T26E4坦克在與德國人部署的重裝甲坦克戰鬥中,德國的 88毫米坦克炮的炮彈可以直穿它的裝甲,如果在戰場上必然會第一次部署中就被擊毀。

爲此他找來了Belton Cooper中尉進行裝甲提升,畢竟 T26E4坦克已經擁有強大的火力了,在裝甲防護方面也應該提升到虎王坦克的防護水平才能在戰場上較量。

不過當時在野戰環境下無法進行裝甲設計與生產,爲此當時的工程師直接從擊毀的德軍黑豹坦克上切割下來一塊80毫米首上前裝甲,並將它直接焊接到了炮架上,從而在炮塔前部形成炮盾防護裝甲。

但是安裝上去之後會擋住瞄準器和機槍發射口,因此工程師在這塊裝甲對應位置的左側和右側開了兩個孔以保持原有的功能,也是因爲這款坦克是使用切割黑豹坦克上的首上裝甲改造的,後來也有人稱每一輛超級潘興的出現,都意味着一輛黑豹坦克被擊毀。

在炮塔的兩側,則用兩塊38mm厚的鍋爐鋼焊接在這塊裝甲板的兩側形成側面的防護,並且還對車首的裝甲都做了提升。

在車首將38毫米的鍋爐鋼板以與垂直線成52°的傾斜角焊接到車體的首上前部,以與垂直線成39°的傾斜角焊接到首下部分,並且選擇兩層裝甲焊接的方式加裝。

這兩層裝甲與車體裝甲之間還留有間隙,形成兩層車首間隙裝甲,這套改裝讓T26E4坦克的車首裝甲達到了38 + 38 + 102毫米的間隙裝甲佈局。

這種方案能有效防禦高爆彈和破甲彈,在當時野戰環境下能想出這樣的裝甲防護方案,真的是一個天才設計。

就這樣T26E4坦克具備了超強火力的基礎上又擁有了強大的防護水平,爲此當時的士兵給這款坦克起了個外號叫做超級潘興。

超級潘興中型坦克在加裝這些裝甲之後,使得前部的炮塔重量大大增加,爲了平衡重量分佈,工程師在炮塔後部增加了幾塊板子用以配平。

加上車首的裝甲,使得超級潘興坦克的重量達到了50噸,而當時的動力系統和懸掛依然還是M26潘興坦克的方案。

這就造成了改裝之後的超級潘興坦克懸掛系統比起普通的潘興降低50MM,並且配備的福特GAF V型8缸液冷發動機只能提供500馬力的動力,所以小馬拉大車的超級潘興坦克僅僅能擁有32km/h的最大公路速度。

超級潘興坦克在服役後,首次參戰是在1945年發生在韋瑟和諾德海姆之間一次行動中,超級潘興坦克在1400米處摧毀了一個身份不明的德軍裝甲目標。

在隨後的作戰中也有少量的戰績,但是始終未能與虎王坦克交鋒,而後隨着二戰德國的戰敗,超級潘興坦克也完全失去了與對手虎王坦克交鋒的機會,而美國送到歐洲的唯一一輛超級潘興坦克也被遺棄在歐洲戰場,最終這款二戰中美國最強大的坦克就這樣在被遺棄中結束了自己的生涯。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