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乙是商王康丁之子,是商朝后期的一位君王,此时的商朝由于种种矛盾的制约下,已经处于走下坡路的状态。而周边的方国,尤其是东夷势力却愈发的强大,甚至开始染指中原地区(《后汉书·东夷传》载:东夷寖盛大,分迁淮岱,渐居中土)。面对这种情况,身为商朝新君的武乙自然是感到不安的,他决定摆脱这种局面。

于是武乙开始对周边的方国进行讨伐,在当时,尽管商朝已经在走下坡路,但是正所谓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经过连年的征伐,他也或多或少地剪除了周边的部分威胁,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商王朝的统治,在他统治期间,连周王季历(周文王的父亲)也亲自前来朝商。不过话又说回来,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商朝的没落已经不是一个武乙可以扭转的,所以商朝依旧再走下坡路。

除此之外,商朝内部还有一个大问题,那就是商人对于鬼神的崇拜简直可以说是深入骨髓(《礼记·表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简单来说,就是君王要干点什么事,都需要占卜,通过甲骨祈问鬼神凶吉)。可是占卜这玩意,解释权一般都属于巫师,如此一来,一些巫师经常会通过解读占卜结果,对君王的行为处事进行干涉,有点限制王权的味道。

对于鬼神之说,武乙颇为不以为然,他认为只要拳头够硬,鬼神也只能靠边站,但是在当时,鬼神之说已经深入人心,所以武乙决定用事实证明一波“人可胜天”这个他眼中的真理,从而让自己的王权不再受巫师之流的控制,于是就出现了史书中的这一幕。

《史记·殷本纪》:帝武乙无道,为偶人,谓之天神。与之博,令人为行。天神不胜,乃僇辱之。为革囊,盛血,卬面射之,命曰“射天”。这段话翻译一下就是,武乙制作了一个木偶人,将他称之为天神,然后武乙就和这个“天神”赌博,让周边人做评判,看谁更厉害,这操作属实有点意思,结果很显然是“天神”输了。为了进一步巩固自己的胜利果实,武乙还特地制作了一个皮囊袋,袋中装满了鲜血,之后再将这个皮囊袋高高挂起,武乙仰面而射,谓之“射天”。

当然有一说一,武乙虽然有点成就,但是他生性残暴,而且还是一位贪于享受之君王,因此他也是史书当中的暴君之一。关于他的死因,也颇为有意思,据《史记·殷本纪》载:武乙猎于河渭之间,暴雷,武乙震死。也就是说武乙是被雷劈死的,但是也有相关学者对这个说法保持怀疑态度,他们认为这种说法的产生很有可能是那些仇恨武乙的巫师们故意编造出来,以此来证明神灵的存在,以及神灵不可得罪,否则必遭天谴。

从武乙晚年经常用兵于渭水流域的史料来分析,学者认为他可能死于征伐西方方国部落的战斗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