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和藝術,哪個更重要?這並不是一個難以回答的問題,若是沒了文字,連文明或許都會蕩然無存,更何況填不飽肚子的藝術?從邏輯上來看,顯然還是文字的重要性要強於藝術。

如果再就這個問題延伸一個假設——如果在文字和藝術之間,必須二選一廢除掉其中的一樣,要如何選?

越南書法

基於二者的重要性,想必當然是選擇把文字保留、廢掉藝術。這種二選一的假設,對於我們看到的現實而言,也許永遠只是假設,但對於越南人而言,他們其實已經經歷過一次類似的歷史抉擇。

七十多年前,隨着咱們的好朋友胡志明一聲令下,越南人就正式和漢字說拜拜了,他們以快刀斬亂麻的方式迅速廢除了漢字。

在此之前,漢字在越有超過一千年的應用歷史,在法國人到來之前,漢字一直是越南文明的基石。

越南書法

其實,在越南廢止漢字的時代裏面,漢字廢止實際上形成了一種風潮,亞洲範圍內的多個漢文國家也都興起了廢除漢字的潮流.

當然,最徹底最成功的還是越南,像韓文日文這些文字多少與漢字還保留着藕斷絲連的關係,而越南的替換文字(被稱之爲“羅馬化國語”)卻與漢字毫無關聯。

如今,大半個世紀過去了,去到過越南的朋友都知道,除開那種以華人遊客爲主要對象的旅遊地,越南年輕一代幾乎已經沒有幾個懂漢字的人了。

越南書法

與此同時,卻又可以在越南發現一個特別有戲劇性的現象,他們能夠廢除漢字,但書法這門基於漢字的藝術卻怎麼也廢不掉。

漢字被廢除書法卻保留了下來,這不得不說的確有點難以想象,假設他們是廢除掉書法保留了漢字,在邏輯上至少是通的,但把漢字都廢除了,書法又怎麼能留存得住呢?難道書法脫離了漢字也能“存活”?

當然,在越南當年廢除漢字的時候並沒有提出要廢除書法,因爲所有人都能想象,沒有了漢字,書法自然也就沒有可以留存的土壤了,不需要廢也會自然消失。

越南書法

但現實卻是,漢字被廢之後書法卻依然在越南“活”得很滋潤。

如今書法仍然在越南隨處可見,不僅沒有消失,書法反而在越南人的藝術意識層面變得更爲根深蒂固了,因爲在越南人的潛意識裏面有這樣一種共識——漢字可以廢,書法不能廢!爲何越南人認爲書法不能廢呢?

在越南,數千年來的民間習俗絕大部分是沿襲了漢文化的傳統,因此無論是過年還是婚娶,都離不開書法。

越南書法

書法在越南最大的應用就是對聯,因爲這種傳統習俗的保留和延續,還使得“福”“壽”等漢字成爲了越南人全民認識的極少數幾個漢字。

對於越南人來說,與其說是書法不能廢,不如說是這種傳統習俗不能廢——如果沒有了書法對聯和福字,傳統節日就等於也一併被廢掉了,因此,即便漢字被廢,書法卻怎麼也廢不掉。

不過,因爲傳統習俗的根深蒂固而得以保留的書法,在越南還是逐漸走樣了,因爲漢字的缺失,拉丁字母鳩佔鵲巢成爲了承載書法的基礎。

越南書法

因此,除開傳統的“福”字之外,在越南日常可見的書法,都是沒有了漢字的書法,形成了一種以拉丁文爲表現形式的獨特“越南書法”,這種沒有漢字的越南書法,在中國人看來實在是難以欣賞,用“不倫不類”都不足以形容這種畸形的書法審美有多麼彆扭。

這或許是越南人在廢除漢字時唯一能做到的文化妥協了,他們眼睜睜看着漢字從他們的文明舞臺離去,只能把沒有漢字的書法空殼留下來,以此緬懷他們的先祖,也曾是漢文化的經歷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