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保研失败的考生在考研复试时更占优势?导师选学生有什么标准?

每年想从双非院校逆袭去211或985名校读研的人有很多,但是这些名校大都以保研为主,留给普通考生竞争的名额就很少了,就算保研失败的人也会转而选择考研。随着考研人数的逐年增加,想在名校读研也越来越难。

即使如此,不少人考出超过400分的高分却难以被录取,但却有一些保研失败的人反而能逆袭读研,即使初试分数并不很高!那么,为何保研失败的人在考研复试时更占优势呢?导师选人到底有什么标准呢?

为何导师在研究生复试时更愿意要保研生?导师选人有什么标准?

去年有位考生小萍在报考某所985名校时,考到了403分的高分,但是在研究生复试中被无情刷掉,而其中一位来自南昌大学的同学逆袭读研,该位考生只有389分。

为此,小萍愤愤不平,以为那位逆袭读研的同学出身好,是211名校,所以导师才选了别人。自己就算考得很高,本科院校双非,没有被录取,这有点不公平。

可她却不知道的是,这位逆袭读研的同学本来就是保送失败的考生,他们在考研的时候还选之前保送失败的学校,考上研究生的概率更大,这是有原因的!

保研生之前也有在推免的时候也有面试阶段,被刷并不能说明能力很差,有可能是名额有限的前提下,优中选优。要知道就算保送失败的考生,实力也不容小觑,肯定本科成绩优秀,又或者做过一些课题,发表一些论文等。

再加上他们本来就见过研究生导师,有过一面之缘,在众多考研生面前,导师们自然更喜欢保研生,哪怕是失败的!毕竟,单单学术素养方面这些人就比一般人好很多!

这就不难猜出研究生导师选人的套路,虽然是优中选优,但也有一定的标准,无外乎以下几个方面!

01、学术素养,科研经历与能力导师们之所以喜欢保研生的最大原因是他们的学术素养以及科研经历与能力!对于理工类专业来说,大量的实验和学术研究是很有必要的。

保研失败的人虽然没有成功读研,但是他们在本科阶段可能已经受过一定的学术研究方面的培养,读研后再继续深造的话更容易出成绩,和导师一起工作也非常得心应手,而考研生则不具备这种特点!

对于大部分的人来说,读研以后很可能才接触一些科研项目,或者才参与一些专业的实验,殊不知那些保研生在本科阶段就已经做过不少,那么这样的保研生哪个导师会不喜欢呢?

02、个人基础和学习能力并非所有的人都适合考研,基础不好的人就算读研了,也将是痛苦的三年。个人基础好,学习能力强,这都是导师们很看重的特点。这些要从本科阶段的成绩和获得的奖状来看。

一般能够获得保研资格的人,本科成绩都比较优秀,如果是发表过专业相关的论文,那么导师们肯定会争抢着录取他们,即使他们的成绩只是压线进入复试!

03、读研基本功,专业基础和能力再者,能够在专业方面获得一些奖项的人,专业课基础都不会弱,稍加培养就能独当一面。往往这些人自主学习能力也较强,导师不需要花费太大的心神就能培养出一个学科研究人才,这也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近年考生在研究生初试考出400以上高分的人层出不穷,但他们往往不如保研生,专业基础也没那么好,所以在复试的时候表现得很差。这样高分低能的人导师肯定也不会喜欢,所以被刷的就居多了。

不过,明白的人都知道,虽然那些保研成功的人让人羡慕,但他们也是默默花了三年时间好好学习,最终换来的好结果。而大部分的同学没有在学习上下功夫,可能一直在玩耍,到了大三才准备考研,自然没有可比性!

就算是保研失败了,其优势在考研时也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在实验室泡着的时候,你可能还宅在宿舍里刷剧,同样进入研究生复试的人,导师肯定更愿意选前者了!

如果你可以保研到本校读研,但本校只是双非院校,你会选择接受吗?如果考研的话,你更愿意选择本校还是其他名校呢?欢迎留言分享您的观点!

往期精彩回顾:

去211和985读研那么难,为何还有那么多双非本科生考研只选名校?

自考本科生没有如期拿到毕业证,考研成功后会被取消读研资格吗?

2021年考研网上确认已开始!这些确认失败的情况考生请规避!

为何很多211或985大学的考生,在考研时却选了“双非”院校?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