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半岛全媒体见习记者 王雪 刘钊(部分由受访者提供)

一个“加长版”国庆假期,夏太宝、苏全美夫妇一直窝在家里。作为旅游达人,他们早已经习惯了错峰出行,在大多数人踏上归途时,开着自家的房车开启一段旅程。

房车是两年前花30多万买的,已经在祖国的名山大川中穿梭了两万多公里。因为房车,老两口曾接受过几次采访。9月中旬的一次访谈之后,一则“青岛夫妇拆迁9套房,开房车游遍全国”的短视频出现在网络上,并迅速发酵,最终上了热搜,并引发了一场“拆迁与奋斗”的话题讨论。

夏太宝和苏全美在房车前合影。

舆论暴风眼中的夏太宝、苏全美起初是惊愕的,亲戚朋友也替他们抱不平:这对“拆迁网红”其实是吃得了苦、干得了事的那类人。他们挺过物质生活贫乏的年代,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敢闯敢干,一家人成就事业,收获幸福,一路走来始终离不开“奋斗”两个字。

网上的东西,来得快去得也快,“拆迁网红”带来的纷扰终会消散。比起这些喧嚣,这个普通青岛家庭的故事更值得一读,这里面有时代的印记,也有我们很多人的影子,会让我们想起曾经那个不屈不饶的自己——人生,靠闯不靠拆。小推车“推出”首套房

威海那香海的海风吹动着鲜艳的丝巾,在阳光海水沙滩组成的旖旎风光里,苏全美脸上的笑容灿烂绽放。

这是9月底在参加环胶东半岛房车行时,夏太宝给苏全美拍的照片。

夏太宝、苏全美在威海的照片

“老夏这个人有颗好奇心,见新花样就想学。最近又迷上了摄影,出发前专门在抖音上学习了拍照小技巧。当时他戴着我的花草帽趴在地上拍,说是可以显腿长。”回忆着拍照时老伴滑稽的样子,苏全美补上一句,“年轻的时候就会逗乐,老了一点儿没变。”

夏太宝、苏全美夫妇是土生土长的青岛人,两人都出生于1954年。苏全美家兄弟姊妹三人,她是家中的老小。但她的幼年时光,并没有因为“老小”这个角色而受到家庭格外的关爱,不是哥哥姐姐不想,而是不能。父亲在她年幼的时候早逝,那一年她母亲27岁,要拉扯3个孩子,还要借亲戚的房子住,娘四个曾经一度住过马棚。

夏太宝家里兄弟姊妹六人,他排行第四。在上世纪60年代初期那段特殊的日子里,他和兄弟姊妹们吃过太多的榆树叶子,肥肉是春节前最好的食材,熬出的猪油和脂渣能吃上好几顿,比瘦肉的“性价比”高出太多。

1977年,夏太宝和苏全美,两个最普通的青岛家庭中走出来的年轻人,在亲戚们的介绍下相识了。

“第一次见面那天下大雨,老夏当时一头茂密的自来卷儿,被雨淋成一绺一绺的,一进门还没有打招呼,就冲着我傻乎乎地直笑。当时就觉得这个小伙子长得挺壮实,能干活,人看着很实在,眼睛跟我一样,长得都不大,别人说我俩有夫妻相。”

两人的第一次约会,夏太宝想要带苏全美逛公园。“因为平时就跟庄稼打交道,总觉得谈恋爱了,得浪漫一把,但是一块钱一张的门票把我们拒之门外。”夏太宝说到这,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当时太穷了,俺两个人全身上下就两块钱,吃饭喝水花了一块钱,还有一块钱就在青岛水族馆前的礁石上照了张相。”

两人在一起后拍的第一张照片

黑白照片中,夏太宝和苏全美肩并肩坐在礁石上,脑袋不自觉地靠向对方,冲着镜头微笑着,仿佛空气都变得温柔了。这是老两口在一起后拍的第一张照片,随着岁月的流逝已然泛黄,却守望了他们已经43年的爱情。

与现在婚恋自由不同,当时结婚要讲究顺序,哥哥姐姐不结婚,下面的弟弟妹妹就要等着。因为当时夏太宝的三哥没有对象,母亲便要求两个人等三哥定下来以后再结婚,这一等,就到了1979年。

“俺们结婚的时候连房子都没有,为了盖婚房,俺俩推着小推车、挑着扁担,到山上石头坑里去运石头,一运就是三四个月,辛辛苦苦盖起来三间房。”苏全美说。

结婚当晚,亲朋散去,夏太宝和苏全美来到院子里,看着自己一砖一石盖起来的房子发呆。

月光把房子照得闪闪发光,好像生活也跟着亮了起来。

两人在一起后拍的第二张照片万事不离一个“勤”

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个冬日,刺骨的寒风里,苏全美身上裹着一件肥大的军大衣,厚重的棉帽紧紧扣在她的头上……这个场景深印在夏太宝的记忆里。彼时,两人刚刚开始经营海鲜生意。

“俺们当时的穷,现在的90后体会不了。”回忆起当年的窘迫,夏太宝好像至今还能感受到压力,“俺们结婚后一年左右就分家了(编者注:指脱离大家庭,两口子单独过日子),分家后只有9厘地、一间屋、两个碗筷和700块钱的饥荒(青岛方言,指欠款)。在当时,普通家庭一个月才能挣30块钱。”

窝在家里种地,是肯定维持不了生计的。

夏太宝扛起家庭的重担,做小工、做泥瓦匠、扛大包,再苦再累的活都干。因为干的都是力气活,夏太宝饭量比之前大了很多,家里的粮面明显吃得快了。

苏全美不忍心看丈夫一个人那么辛苦,于是老早就给儿子断了奶,把襁褓中的儿子交给母亲带。和丈夫一样,她想尽各种办法谋生:夏天卖凉粉,冬天卖猪头肉,常年支个小摊卖蔬菜。

因为不会骑自行车,苏全美便推着小车从下王埠走到沧口去挖蛤蜊,再回到村里卖,每天来回要走16里地。在苏全美眼中,这些小本买卖不需要动脑子,只要肯吃苦,人人都可以干。

上世纪90年代,夏太宝、苏全美在海滨合影。

“俺们家能有今天的生活,百分之八十的功劳都得归功我老伴,眼光独到、勤能补拙、诚实守信……这些词用到她身上一点都不过。”夏太宝冲着苏全美骄傲地竖起大拇指,“当时正赶上改革开放的好政策,青岛又拥有天然的海洋优势,靠山吃山、靠海吃海,当时她就劝我别再卖苦力赚钱了,不如两人一起经商卖海鲜。”

“说实话,别的东西咱都不会,卖海鲜这个活得能吃苦。因为又累又脏,当时没人愿意干,俺俩不怕苦,起早贪黑地干,生活才渐渐有了起色。”夏太宝用大拇指摸着手上的老茧,“万事不离一个‘勤’字。”

1984年开始经营海鲜生意,夫妻俩每天下午五点出发去码头订货,凌晨一点接货、卸货,再给散户发货,一干就是一宿,天亮后还要继续出摊,一天之内能睡觉的时间只有中午十二点收摊后到下午五点进货前的四五个小时。

当年,俩人卖海鲜的摊位在李村大集。大集上没有固定的摊位,夫妻俩每天晚上都要提前去抢占好摊位。

“冬天零下十几(摄氏)度,裹着被子一守就是一晚上,还要警惕有没有偷货的,丢了货几天就得白忙活。”夏太宝憨笑着说,“不怕大家笑话,经营海鲜20多年里有上百次想要放弃的时候,每当看到老伴在自己身后卖力地搬箱子,就逼着自己咬牙坚持下来。”

夏太宝的回忆中,当年卖海鲜的日子不仅有体力上的耗费,还有胆量上的比拼,“你很难想到,深更半夜有群人手里拿着那个家伙,”他的手比着一个“八”字,“要抢你摊位时的凶狠样子,当时真是年轻胆大,现在回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21世纪初,夏太宝一家三口的合影攒够了钱就买房子

“老夏家的螃蟹,个顶个的肥。”这是上世纪80年代,夏太宝经常在摊位前小黑板上写的广告语。

“就是肥呀,只要吃过一次,必定是回头客。”夏太宝觉得自己30多年前的广告语很实在,“别人家海鲜卖不出去,俺家摊位面前挤满人,很多老主顾拿货从不问价钱,就是信誉的证明。我从不跟顾客撒谎,薄利多销大家都开心。”

“跟螃蟹打了大半辈子交道,什么样的蟹子黄多肉肥,我一打眼就能看出来孬好。1997年从外地来的一批蟹子让整个市场都看走了眼,我也一连卸了八九箱,发给顾客后才发现问题,所有的螃蟹壳空肉少。赶紧分头联系顾客,对于这批货想退钱的就给退钱,想换货的就给退货。”夫妻俩一直认为,这是自家做生意以来最值得说道的一件事,虽然损失了一万多块钱,但“老夏家螃蟹”的名声硬是在那个口口相传的时代叫响了。

上世纪90年代,夏太宝与苏全美在老房子中。

就这样辛辛苦苦地忙、实心实意地卖,夫妻俩的海鲜生意越做越大。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夫妻俩的生意走出了李村大集,在李沧区盘下两处门头,开起了海鲜门店。

文化水平有限、不懂得其他理财方式,买房置地成了夏太宝、苏全美这代人骨子里最朴素的理财观。也是因为过怕了穷日子、苦日子,夏太宝和苏全美这些年来,攒够一部分钱就买房子。

“当时房子也便宜,一平米2000多块钱,2008年以前就陆续买了5套房。后来下王埠社区拆迁,俺家又分了4套房。”

上世纪90年代,夏太宝与苏全美在狮子岩拍照。卖了房子买房车

此前,夏太宝和苏全美曾掰着指头数算,年轻时看电视的次数都不超过10次,用夏太宝的原话说,“黄海、渤海在祖国的什么位置都不知道,更别说出去旅游了,活了60岁都没带我老伴出去看看,一直觉得对不起她”。

看到儿子接班后把生意做得有声有色,夏太宝和苏全美觉得身上轻松了很多,想去领略祖国大好河山的愿望也越来越强烈。

与老伙伴喜欢报名夕阳旅游团不同,夏太宝和苏全美选择了一种时髦的出行方式——房车自驾。

“之前我们也跟团出去过一次,体验感特别差,真的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一问啥也不知道。”夏太宝感慨道,“后来在青岛海边见到外地的老年房车团,才知道开着这家伙旅游很有味道。”

2018年底,夏太宝卖了一套房子,买了一辆C型房车。入手房车后的两年时间里,夏太宝、苏全美自驾到过广州、深圳、大理、瑞金、韶山等地,今年正计划冬天开启东北三省房车自驾之旅。

夏太宝和苏全美在房车前合影。

“三次房车之行,让我见识到了中国之大,中国之美。开着房车就像是带着家去旅行,到哪都跟在家一个感觉。”为了保障房车出行的安全,夏太宝和苏全美在儿子儿媳的指导下学会了使用智能手机,从一开始的出远门分不清东西南北,到现在熟练地使用导航,两人还可以将旅行途中拍下的美景通过微信发送给家人。

“之前不会微信、不会导航,感觉自己已经跟不上社会了。接触房车后是开放了头脑。”说这话时,夏太宝戴上老花镜,用粗实的手指在手机屏幕上拨弄着,点开一款英语学习软件,跟记者分享着自己英语学习的进程,“我们计划等疫情过后,飞到美国加拿大玩一玩,落地后租一辆房车,现在开始学习一些基础的英语口语,在紧急关头能派上用场,不至于两眼一抹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