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這是我軍在抗戰時期的一支著名部隊。這支隊伍成立於1939年2月,主要負責統一指揮平西、平北、冀東地區的抗日武裝鬥爭。後來,這支隊伍被撤銷於1942年。建國以後,這個羣體出了許多開國將軍,例如:蕭克、鄧華、宋時輪、程世才、丁盛、徐德操……不過,我要介紹的是這支部隊的政委—陳漫遠。

陳漫遠

陳漫遠,廣西蒙山人,他出生於1911年。1924年,他轉入了梧州第二中學。根據一些校友的回憶,他勤奮好學,而且志向遠大。所以,他年僅15歲就加入了共青團。同年,他由於家道敗落無奈輟學。爲了生存,他來到了附近的一家書社打雜。1927年1月,他因爲表現突出,光榮地入了黨,這一年他年僅16歲。不久,他不幸被捕。

1929年,他終於獲釋,隨後來到了位於廣西恩隆境內的一所小學教書。不久,在上級的安排下,他來到了新桂系的一支警備部隊任見習政訓員。同年12月,他參加了著名的百色起義。因爲作戰勇敢,而且有文化,他很快升任爲營政委。此時,他的戰友李天佑不過是一個連長,莫文驊是一個連指導員,韋國清則是一個普通的戰鬥員。

戰爭年代的陳漫遠

紅七軍很快遭到了敵軍的重兵圍剿,並且損失過半。根據張雲逸的回憶,這支隊伍一度只剩下了約3000人。全軍共有兩個團,四個營,其中兩個營的政委是袁任遠和陳漫遠。在廣東連州戰鬥中,敵軍爲了阻擋我軍的凌厲攻勢,竟然縱火燒燬了城外的一些民房。這個時候,我軍主力繼續攻城,陳漫遠等人則率部奮力撲滅了這場大火。

1931年2月,紅七軍來到了位於廣東乳源的梅花村。隨後,粵軍有三個團突然殺了過來。雙方很快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是爲著名的梅花戰役。這一戰,紅七軍特務連連長李天佑、第55團第二營政委陳漫遠、第58團第二營營長李顯……均英勇頑強,他們率部屢次擊退了敵軍的進攻。最終,敵軍被迫暫停進攻,我軍則趁夜撤出了梅花村。

李天佑

1931年夏天,紅七軍餘部轉移到了江西境內,隨後被編入了以彭德懷爲首的紅三軍團。此後,陳漫遠先後擔任過團政委、師政委、粵贛軍區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第二師政治部主任、紅一軍團政治部敵工部部長……1934年,他參加了著名的中央紅軍長征。中央紅軍來到陝北延安以後,他又很快改任爲紅十五軍團第73師政治委員。

可以說,陳漫遠作戰勇敢、文武雙全、忠於信仰、意志堅定……所以,他迅速成長爲紅軍時期的一名高級指揮員。不過,他在軍事指揮上算不上出類拔萃,他的能力和貢獻主要體現在政治工作上。但是上級首長非常欣賞他,而且希望他能夠轉變爲一名優秀的軍事指揮員。所以,抗戰爆發後,他改任爲八路軍第115師第344旅參謀長。

袁任遠

他參加了著名的平型關戰鬥,並且很快改爲八路軍晉察冀軍區第三軍分區司令員。在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非常重視一些政工幹部出身的指揮員,例如楊成武、陳漫遠、詹才芳、鄧華……他提拔了一些政工幹部,改爲從事軍事指揮工作。例如:楊成武任一分區司令員,陳漫遠任三分區司令員,詹才芳任三分區副司令兼參謀長。

在三分區,政工幹部出身的陳漫遠任司令員,政工幹部出身的王平任政委。在詹才芳來到三分區以前,一直由軍事幹部出身的黃永勝任副司令員。這個安排並不是特別合理,黃永勝是我軍著名的戰將,他是最優秀的三分區司令員。陳漫遠長期從事政治工作,他在軍事指揮上存在一定的欠缺,並不如副司令員黃永勝或副司令詹才芳。

韋國清

不過,八路軍晉察冀軍區司令員聶榮臻,他非常希望這些政工幹部能夠迅速轉變爲優秀的軍事幹部。所以,黃永勝只能服從命令。但是,三分區司令員陳漫遠和副司令員黃永勝經常吵架,多少影響到了整個軍分區的發展和進步。具體表現在:黃永勝恃才傲物,多次看不起打仗不如自己的陳漫遠,陳漫遠也看不慣黃永勝的驕傲和暴躁。

聶榮臻的本意是,希望兩人能夠互相幫助,互相學習,互相進步。但是,兩人根本合不來。1939年,我軍成立了八路軍冀熱察挺進軍,這支部隊主要負責統一指揮平西、平北、冀東地區的抗日武裝鬥爭。聶榮臻經過慎重考慮,決定調走陳漫遠,改由黃永勝擔任三分區司令員。隨後,陳漫遠被任命爲挺進軍政委,挺進軍司令員是蕭克。

黃永勝

挺進軍的級別要高於三分區,但是又低於晉察冀軍區。陳漫遠改任爲挺進軍政委,他實際上是升職了。但是,他始終拒絕來到挺進軍就職。個人分析,主要有以下這些原因:他對老部隊有感情,不願意離開晉察冀,不願意離開三分區;他和挺進軍沒有任何淵源,也並不看好這支新部隊;他認爲自己沒有犯錯,憑什麼要離開三分區呢……

最終,他沒有來到挺進軍就職,也未能繼續留在三分區。1940年,他奉命回到了延安學習。在延安,他曾經在軍委的一個部門工作了一段時間。1942年,他終於重返野戰部隊,改任爲八路軍晉綏軍區司令部參謀處長。實際上,也可以視爲這是上級首長對他的一個懲戒。類似的還有熊伯濤,他拒絕來到冀中軍區工作,結果被降職降級。

王平 朱良才 陳漫遠

在賀龍的麾下,他先後擔任過參謀處長、副參謀長、參謀長。1945年,他參加了著名的七大。抗戰結束以後,他一直在山西給徐向前當參謀長。在徐向前、周士第、陳漫遠、王新亭等人的指揮下,我軍先後發動了著名的運城戰役、臨汾戰役、晉中戰役、太原戰役……徐向前兵團先後殲敵數十萬人,對此,參謀長陳漫遠可謂功不可沒。

建國前後,徐向前兵團也就是華北軍區第一兵團,被改編爲華北軍區第18兵團。陳漫遠先後擔任過兵團參謀長、副司令員。建國後,他奉命回到了廣西老家,先後擔任過桂林市軍管會主任、廣西省副主席、代理主席、廣西省委副書記、第二書記、第一書記……張雲逸離開廣西以後,他和李天佑分別成爲了廣西軍區第一政委、司令員。

呂正操和陳漫遠

1952年,我軍進行幹部評級。廣西軍區司令員李天佑被定爲副兵團級幹部。我暫未查詢到廣西軍區政委陳漫遠的軍官級別,但是有資料顯示他是行政六級。我初步確認下來,他在此時已經轉業。所以,他只有行政級別,但是沒有軍官級別。至於他的行政級別,等同於後來的許多中將和幾名少將。所以,1955年,他並未獲得任何軍銜。

他沒有獲得軍銜,主要原因是:他已經轉業,除了一個廣西軍區政委的職務以外,已經沒有任何軍職。而且,這個軍職也是掛名性質,他的工作重心在於地方政權和經濟建設上。有一個說法,說是他把上將軍銜讓給了韋國清,其實不然。韋國清在1952年被定爲副兵團級幹部,相對來說,韋國清將軍更有資格獲得軍銜,獲得上將軍銜。

賴若愚 陳漫遠 彭德懷

1956年,時任廣西省委書記、廣西軍區政委的陳漫遠被選爲中央候補委員。此時,他是省委書記兼省軍區政委,韋國清是省委副書記兼省長,盧紹武是省軍區司令員。如果一定要授予他軍銜,個人以爲,他獲得中將軍銜的概率更大。至於上將軍銜,也有一定的概率。總體來說,中將軍銜略低,上將軍銜又略高,他和韋國清有點類似。

1958年,他突然被調到了北京學習。1960年,他改任爲農業大學校長。不久,他又被選爲北京市市委常委。同時,韋國清上將接手了他的工作,從此成爲廣西自治區的黨政軍一號負責人。我暫未查詢到具體的原因,但是根據一些資料判斷:上級對於他的工作表現並不是特別滿意。所以他被調離廣西,並且實際上被降了職務和級別。

周士第 徐向前 陳漫遠 王新亭

1964年,他改任爲農墾部副部長。1969年前後,他被免去了一切職務。1976年,他終於復出,改任爲軍事科學院顧問。次年,他改任爲解放軍後勤學院院長,這是一個正大區級的職務,他的政委則是開國上將李聚奎。80年代,他正式離休,並享受正大區級待遇。1982年,他被選爲中顧委委員。1986年,他病逝於北京,享年75歲。

本文主要參考了以下資料:張雲逸年譜、莫文驊回憶錄、聶榮臻回憶錄、歷史的回顧、冬雷、萍跡詩蹤、從南昌起義至渡江戰役、八路軍戰史、紅七軍發展沿革及戰鬥歷程、王平回憶錄、廣西革命回憶錄、蒙山縣志、陳漫遠傳、開國大將張雲逸……如有紕漏,歡迎指正,謝謝諸位!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