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潛艇的威脅非常巨大,因此各國都在積極發展新概念反潛技術。比如《美國國家利益》雜誌近期就報道稱:中國正在積極發展衛星激光探測潛艇技術,如果獲得成功將會對美國潛艇構成非常巨大的威脅。

其實激光反潛技術各大國都已經研究了相當長的時間。主要是利用藍綠激光穿透能力比較強的原理,對水下近百米的目標進行探測。雖然現在覈潛艇可以潛至水下300米左右,但潛艇在水下航行會形成比較明顯的尾跡並會上升到淺水區,這同樣可以被衛星發射的激光探測到。

不過對於激光反潛的應用前景,學術界也存在着兩種不同的觀點。一種觀點認爲,這將會對傳統的潛艇形成致命的威脅,包括靜音性能極好的核潛艇。因爲激光反潛的效果並不取決於潛艇本身的靜音效果,而是取決於潛艇對於激光的反射信號以及尾流信號的強弱。而對於反潛飛機以及衛星發射的激光而言,潛艇幾乎無法逃避這種探測。

不過也有一種觀點認爲,雖然衛星以及飛機上的反潛激光束可以發現水下目標,但是激光有一個缺點,那它就是它的探測視界非常狹小,其原理就如同麥管看大海,除非能夠事先知道潛艇具體在哪個位置,或者通過別的手段大致確定潛艇的方位。否則指望激光雷達在廣闊的海洋上進行大範圍的搜索是不可能的事情。而事實上激光雷達研究了這麼多年而沒有投入使用,也確實是和激光的搜索範圍偏小有關。

這二種觀點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又都有侷限性。雖然激光不可能在全球海洋進行大範圍搜索,但是在一定的區域內進行集中搜索,將是可以發揮出巨大效果的。雖然激光衛星不能在廣闊的太平洋裏裏找到一艘任意巡航的戰略導彈核潛艇,但是在特定的區域是發現水下的攻擊型核潛艇還是很有可能的。

舉一個例子,中國遼寧號航母艦隊出海時,敵方的攻擊型核潛艇必定會進行持續的跟蹤,而且從核潛艇的戰術來看,它大多數情況下是在我方航母編隊100~200公里左右的扇形區域。此時我方就可以動用衛星以及反潛飛機,使用激光反潛系統對這一特定的區域進行密集搜索,將有很大概率發現並鎖定敵方潛艇。如果在戰時就可以進行先發制人的打擊。

而敵方的常規潛艇,其主要作戰方式伏擊,即在我方艦隊可能通過的海域進行預先埋伏。因此我方也可以先動用衛星以及反潛飛機,在我方航母艦隊可能經過的水域開啓激光反潛系統進行預先搜索,如果這一帶有敵方潛艇,也很容易發現。

從上述兩個預想的情況可以看出:如果中國激光反潛技術取得了突破,那麼雖然不會讓對方潛艇完全失去價值,但是在特定戰場上,它會可以發揮出重大的作用,特別是可以讓遼寧號航空母艦等大型水面艦艇免受敵方的水下追蹤。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