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過了平茨高爾,聊過了哈夫林格,按照順序咱們今天說說烏尼莫克,爲什麼按照這個順序我想大家看到車就能明白了。雖然戴姆勒-奔馳公司在1950年就收購了Unimog的所有權,但是截至到1953年這種卡車纔開始裝配梅賽德斯-奔馳的星形標誌。

看到這個造型大家是不是很眼熟,和哈夫林格及平茨高爾是不是非常神似,如果說1959年生產的哈夫林格借鑑了這款烏尼莫克我覺得沒問題,個頭小、尖嘴巴、四輪驅動、越野性強,是它是它就是它。

這款車最早不屬於梅賽德斯·奔馳,而是由一位鮮爲人知的設計師Albert Frederick設計的。1947年他準備設計一款通用卡車,這款車要兼顧輕型卡車的靈活和牽引車的大馬力,而最初的烏尼莫克是由格平根公司生產,截止到1950年生產了600輛這種卡車。

最初這款車被命名爲“Universal Vehicle”或“ Unimog”即烏尼莫克,車輛搭載奔馳25馬力柴油發動機,搭配6擋變速箱。由於是使用奔馳發動機的新車型,所以一經面試就受到了奔馳公司高層人士的密切關注,當確認車輛的品質後於1950年收購了烏尼莫克的所有權。

1951年,車輛生產改由加格瑙(Gaggenau)的一家工廠進行,並改名爲Unimog GmbH,可是直到1953年這款卡車纔開始配備奔馳的星型標誌。而到1956年原公司的牛頭徽標纔不出現在引擎蓋上。

在經過Ressper工程師對車輛進行重新設計後,烏尼莫克生產出了第一輛自重1噸的全驅卡車,這款車被命名爲烏尼莫克401或U25。新車搭載了25馬力4缸柴油發動機。

車輛軸距爲1720毫米,前後車軸均配備了彈簧懸架,可切換爲前輪驅動或全輪驅動。發動機前置在駕駛室內,駕駛室內設有不可調節的轉向柱,三幅式星型方向盤,圓頭直把手動擋把,傳統手握制動器。

原廠車輛駕駛室爲敞篷模式,分體式前風擋玻璃安裝在可以向前翻倒的金屬支架上,前保險槓直接安裝車架延長部分上,正面撞擊力由整個車架承擔,駕駛室蹬車杆爲前輪擋泥板後部延長出的金屬桿。

車身採用木製板材製作,由於軸距過短老式大鼻子油箱只能安裝在駕駛室下方。車輪採用粗大人字紋越野輪胎,這款車在公路上時速可達60km。烏尼莫克402爲長軸距版,但軸距也只有2120毫米。

烏尼莫克從1953年開始批量生產帶封閉式駕駛室的卡車,同時也在這時湧現出了很多奇葩車型,如這款如整個車身全部密封的箱式卡車,加高的進氣管表明了該車的用途。

之後奔馳的設計師們開始放棄烏尼莫克傳統的棱角分明設計,在駕駛室上應用更多的弧線,前風擋玻璃與引擎蓋的夾角消失,一體式子彈頭設計開始出現,車頭兩側大燈被設計成向前突出式,這種車型在當時被人們戲稱爲“ Froschauge”青蛙的眼睛。

1956年,烏尼莫克新車均安裝了30/32馬力的新款發動機,動能更強,但是也逐漸與原來的烏尼莫克越來越不同。不過也許正是因爲這樣,斯太爾普奇公司在1959年開始在奧地利生產哈夫林格,繼承老烏尼莫克的風格。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