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是高考狀元,金榜題名,的確值得高興,往年高考之後也確實會掀起一股“謝師宴”之風。但大擺“謝師宴”,對於那些經濟條件貧困的家庭來說就是一種負擔,父母對於孩子的付出還遠沒有結束。上大學之後,孩子的花銷更大,在許多家庭尚且不能攢夠大學學費的節骨眼上,如果還要大辦謝師宴,貧困家庭會不堪重負,讓原本就不富裕的家境雪上加霜。因此,與其花重金大擺謝師宴,倒不如買點好菜,一家人圍聚在一起,自己犒勞一番。

要不要參加謝師宴,我覺得需要辯證看待。從情感上來說,師生相聚一場,朝夕相處數載,學生感恩老師付出,銘記老師恩情,邀請老師參加謝師宴,無可厚非。同樣,老師珍視師生情誼,單純接受學生的謝師宴邀請,也無可厚非。

從社會規範甚至法律規範角度來看,謝師宴是被拒絕的。如果謝師宴變質了,變成了“索要”、“賄賂”,就會敗壞社會風氣,滋生不正之風。如果謝師宴是這樣的謝師宴,理當禁止,爲人師者,就該嚴於律己,不要再去參加了。

高中三年可以說是我們人生路上最重要的一次經歷和轉折點,在這三年裏,我們不僅學到了更加深層次的知識,結識了更多的朋友,同時在這三年裏也從一個嫩頭青慢慢的走向了成熟,而老師則在其中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對於我們後來的大學生活乃至研究生生活都有着深遠的影響,不管這三年內你有沒有實現你的目標,不管你在高考中能否考上你理想的大學,謝師宴即是你對老師的尊重,也算是高中生涯的一次完美結束吧。

但是也有人認爲雖然體現的是尊師,但是會造成不好的影響,再說,學生還沒有掙錢的能力,多是從家長那裏獲得的支持,可以是搞一個茶話會形式的,多個同學一起共同參與,避免不必要的花費,和不好的風氣。

曾幾何時,中高考金榜題名的考生會邀請老師們參加“謝師宴”或“升學宴”,畢業在即與老師坐下來喫頓飯,聊聊天,表達一下對老師多年指導栽培的感激之情。畢業季往往有着與緊張備考所不同的脈脈溫情。可是,也有些變了味兒的“謝師宴”助長了奢靡風、攀比風,加重家長的負擔,更損害教師的形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