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逆風的小草

世上無難事只怕有心人。

神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這話對於大多數神槍手確實如此,但是對於中國軍隊來說,卻不盡然,尤其是對我們的先輩們更是奢望。

世界狙擊手排名中,中國的“冷槍王”張桃芳位居第九名,他以擊斃擊傷214名美軍的記錄榮登榜單,是名副其實的神槍手。但是他很多時候都是端着空槍在練習射擊,甚至連他戰場殺敵的狙擊槍還是幾個人共用的,連瞄準鏡都沒有。

我們有時候不得不承認天賦這種東西,有的人可能就是專門爲某項特殊使命而生的,咱們暫且不論張桃芳的事蹟,我們先來對比一下世界十大狙神中一些人的大致情況,從中就可以看出抗美援朝英雄張桃芳的厲害之處。

雖說戰場上槍彈無眼,但是槍彈的命中率卻很低。有人統計一戰時殺死一個敵人平均需要2.5萬發子彈,二戰也沒多大提升,需要2萬發子彈。有人可能會說是因爲武器裝備的原因,那就大錯特錯了,在阿富汗戰場上,殺死一個敵軍平均需要25萬發子彈。

軍人中有一個特殊的存在——狙擊手。他們的命中率卻很高,一方面是殺敵利器,另一方面也是敵人要重點消滅的目標。阻擊手中殺死人數最多的是波蘭的西蒙·海耶,他一共狙殺了542名蘇軍,另外用衝鋒槍殺死200名蘇軍。

西蒙·海耶的出現是蘇軍的一大噩夢,幾次派出特種分隊對他進行獵殺,結果都被西蒙·海耶反殺。蘇軍甚至派出轟炸機對西蒙·海耶出現的地方進行地毯式轟炸,卻也是毫無結果。

1940年3月6日,西蒙·海耶在與蘇軍戰鬥時不幸被一顆流彈擊中頭部,自此因傷退役,留下終身殘疾,終結了狙擊手生涯。還有瓦西里、科寧斯等人都創造了輝煌戰績,他們無一例外都擁有先進的武器裝備,接受過過正規嚴格的阻擊訓練,加上狙擊天賦成就了“神槍手”美名。

西蒙·海耶被擊傷後,臉部變形無法治癒

相比之下,張桃芳的客觀條件簡直是不忍直視,他的裝備(編者注:不屬於一個人,是幾個人共用)是一杆不帶任何光學瞄準設備的老式蘇制步騎槍,這是一杆什麼槍呢?

它在世界上的通用名叫做M1944式莫辛-納甘騎步槍,口徑7.62毫米,槍管長520毫米,瞄準工具爲弧形標尺,彈頭初速每秒820米,有效射程1000米。這是支連狙擊手必備的瞄準鏡都沒有的步槍,而且這支槍不僅不是屬於張桃芳一個人的,還是陣前班的四個狙擊手共同擁有的唯一一杆狙擊槍。打完了,你就得給戰友,並不是時刻在身邊。

張桃芳幾個月前還是一個打槍脫靶的新兵蛋子,幾個月後卻創造了單兵作戰32天,擊發442次,斃敵214名的戰績,而自己卻毫髮無損,全身而退。

張桃芳

新兵狙神,戰場傳奇

張桃芳1931年出生在江蘇興化,1951年3月參軍入伍,入伍後接受過2個月的射擊訓練,水平非常一般。1952年9月參加中國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此時的戰爭已經進入戰略防禦階段,雙方陣地進入拉鋸戰狀態,美軍憑藉先進的武器裝備和優越的後勤補給,對我軍形成不對等優勢。

對峙的前沿陣地上,美軍時常用先進的武器遠程轟炸我方陣地,白天就在自己陣地上曬太陽、打撲克、跳舞,我方卻無可奈何,這令我軍是又氣又恨。爲了打擊敵人的囂張氣焰,上級指示:

"組織特等射手展開狙擊作戰,打擊敵人的猖狂氣焰。"

這也就是“冷槍冷炮運動”。

1952年-1953年朝鮮戰爭期間中國人民志願軍對聯合國軍發起的高密度、低強度的小規模襲擊和狙擊戰鬥,亦稱"冷槍冷炮打活靶",其口號是"讓敵人低下頭來"

張桃芳入朝後到達前沿陣地後,領到一支前蘇聯製造的莫辛·納甘步槍。某天連隊組織打靶訓練,張桃芳三發全部脫靶,連長氣得罵他:“喫了三個大燒餅!”認爲這個新兵太笨了,上戰場就是送死,結果被髮配到炊事班。

被罵的張桃芳知恥而後勇,他像着了魔一樣開始琢磨射擊這件事。部隊沒有條件讓他實彈練習射擊,他就整天端着空槍練習端槍、舉槍、瞄準、射擊等動作,尋找射擊感覺。爲了讓自己在扣發扳機的時候能夠紋絲不動,他用破牀單做了兩個十幾公斤沙袋掛在臂膀上練習,最後達到了神奇一般的效果。

在對敵時,一槍打出後即想着目標,在子彈開膛那一刻,他堅決不鬆手放回扳機,讓自己好像被冰凍住一般。

我軍將士看到他時常端着空槍對着坑道里的移動目標練習瞄準,班長動了惻隱之心,就推薦他去做特等射手。張桃芳就這樣開始了狙擊生涯,那時候我軍沒有專門的狙擊訓練,有作戰經驗的老戰士就是訓練員,他們直接將新手帶到實戰前線現場教他們怎麼測距,怎麼定標尺,怎麼算提前量。

1953年1月,張桃芳迎來了自己的第一次實戰,結果卻是空手而歸,他連開十幾槍一個敵人也未打中,有的敵人距離他甚至不足100米,最後位置暴露不得不撤回。我軍第一部《狙擊訓練》教材鄧渝波教練在反駁“神槍手都是用子彈喂出來的”的觀點時說:“扯!打槍不用腦子,打再多子彈也白搭。”這句話說得一點也沒錯。

鎩羽而歸的張桃芳開始虛心請教,老狙擊手告訴他:“敵人在對面上山時就瞄準他的腦袋打;下山時就瞄他的腳。”其實也就是戰場射擊的靈活技巧,不能墨守成規死腦筋。張桃芳接下來時常到上甘嶺陣地的前沿--597.9高地熟悉地貌特徵、研究敵軍活動規律、估測道路距離,在戰壕中設置了4-5個理想射擊點,以便射擊時能夠隨時更換位置。

2周後找到感覺的張桃芳開始創造佳績,他用240發子彈擊斃擊傷了71名美軍,張桃芳的兒子後來接受採訪時說:

"父親曾提到,他射擊目標的距離多在400米以下,一兩百米近距離的也有不少,他在上甘嶺597.9陣地上有四五處射擊位置輪換。"

張桃芳很快出了名,成了連隊頭號狙擊手,連部隊首長都聽聞了他的事蹟。24軍軍長皮定均不太相信一個新兵能有如此能力,覺得可能是吹噓,他將自己一雙新皮鞋(編者注:皮鞋在那個時候很稀缺,他一直珍藏不捨穿)交給一位作戰參謀吩咐說:“要親眼看見他打中三個敵人就把鞋子送他!”結果張桃芳在這位作戰參謀面前三發連中擊斃三個美軍。

許多人沒想到,幾個月前還打空靶的新兵,竟在不久後成爲聞名軍中的神槍手。

生死較量,毫髮無損

張桃芳得到皮軍長的皮靴後也沒捨得穿,他將打中敵人的彈殼裝進了皮靴裏。隨着鞋裏的子彈殼越來越多,我軍上甘嶺的597.9高地的狙擊手也引起了敵軍的警覺,開始派出予以反擊,他們利用武器優勢,甚至將重機槍加上反狙擊配件投入實戰,還呼叫空中火力支援。

張桃芳幾次都是死裏逃生,最驚險的就是和美軍派出的王牌狙擊手“幽靈”(編者注:“幽靈”是美軍王牌射手代號,美軍爲了掩蓋這場王牌對決的失敗,故意隱藏了“幽靈”的真實身份,避免影響美軍士氣)之間的生死較量。

當年張桃芳在上甘嶺的597.9高地佈置了5個狙擊陣地,他和“幽靈”的對決發生在4號陣地,4號陣地距美軍青石山陣地的距離不足180米,完全在美軍的射程範圍內。其實其他幾個陣地距離美軍陣地都不遠,這也是無奈之舉。因爲我軍沒有真正的狙擊槍,莫辛·納甘步槍射程有限,爲了有效殺傷敵人,狙擊陣地只能冒險貼近前沿。這場對決在張桃芳後來的回憶文章中被記載。

美軍的前沿觀察哨也很快發現了張桃芳,並將情況迅速告知了“幽靈”,與“幽靈”的對決,張桃芳毫無準備,一發子彈擦着他的軍帽飛了過去。危急時刻,張桃芳奮力甩掉大衣,敏捷地鑽進連接狙擊陣地的坑道,迅速進入他預先佈置的4號狙擊陣地。張桃芳佈置的4號狙擊陣地非常有效,其寬度較長,有5米左右,左右兩端都可以出槍射擊,“幽靈”不可能同時瞄準兩點,出其不意從他忽略的一端觀察、射擊,這是張桃芳唯一可以利用的優勢。張桃芳正是利用了這一優勢,抓住“幽靈”狙擊手射擊的間隙,突然起身出槍,在極短的時間內一氣呵成完成了舉槍、瞄準,射擊。張桃芳射出的子彈擊碎了“幽靈”的腦袋,而對方的子彈則擦着張桃芳的頭頂射入泥土裏。

這樣的生死較量,張桃芳經歷過多次,有時候簡直就是險勝,活下來純粹就是僥倖。他使用的莫辛·納甘步槍在較量中並不佔上風——這種槍在射速上和精度上都算不上狙擊步槍,還有一個致命缺點:槍管較短,槍膛短就意味着後坐力大,子彈散佈面大,子彈出膛時及時有頭髮絲般的偏差,就得差出一米開外。在狙擊較量中,狙擊手往往只有開一槍的機會,一槍沒有命中,位置暴露很可能就會喪命。

張桃芳在一次狙擊射擊中,瞄準一個目標射擊,結果出現偏差無意中卻打死了另外一個目標,自己被敵人發現,招來機槍掃射,他迅速脫離射擊位置,機槍子彈擦着頭皮和腳跟飛過,最後他用一個“中槍假摔”的假動作摔進掩體裏,才騙過對方停止射擊,撿了一條命。

中國那個時代的軍人真是太不容易了,他們將生死看淡,卻把榮譽看得很重。張桃芳皮靴裏的子彈殼達到211個的時候,皮定均軍長對他說:

“你是214團的(編者注:24軍72師第214團),什麼時候擊斃214個敵人,我什麼時候給你請功。”

張桃芳爲了軍人榮譽,他冒險前往陣地狙殺了3個美軍,完成了最後一戰,毫髮無損,全身而退。

結語

國家一窮二白,軍人死磕自己,鑄就了不朽的傳奇。張桃芳憑藉狙擊戰績被志願軍總部授予他特等功、“二級狙擊英雄”稱號,朝鮮方面則給了他“一級國旗勳章”的榮譽。

1954年春,張桃芳通過戰鬥機飛行員選拔,成爲新中國第一代殲擊戰鬥機飛行員。之後,他經歷多次職務調整,2007年10月29日去世,他再也沒有上過戰場,從沒摸過真正的狙擊步槍。

致敬最可愛的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