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世界賽期間就開始造勢的LPL全新紀錄片終於是在B站獨家發佈了,這部從戰隊視角看電競產業的紀錄片雖然在發佈後不久就收到了不少吐槽,比如旁白沒味道,架構凌亂等,但從內容來看,首發的兩集也讓我們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電子競技世界的殘酷和真實。

第一集的主角是RNG,第二集的主角是FPX,雖說是兩支不同的戰隊,但面臨的問題大都相似,沒能在2020年取得太過耀眼的成績,無緣世界賽是兩者都很遺憾的地方,然而當兩支戰隊放在一起再類比的時候,你會發現,RNG的問題明顯比FPX嚴重太多,如果說新賽季不能很好的解決這一點,RNG未來的路依舊非常難走。

隊伍沒有主心骨,整體像一盤散沙!

這是我看完第一集後我對於RNG最直觀的感受,其實RNG這個問題跟EDG是非常類似的,只不過EDG在近些年幾乎是斷斷續續出現,而RNG則是在Uzi宣佈退役後,突然這樣的。整個隊伍就像是丟了魂一樣,而產生這樣前後大落差的原因在於,當Uzi還在的時候,整個隊伍沒能培養出很好的指揮體系。

一個隊伍的指揮,不僅僅是在比賽中能判斷局勢走向而下達合理的指令,更重要的是在一些關鍵時刻,他的決定能夠拍板釘釘大家必須執行的。之前這個拍板的人叫Uzi,如今RNG找不到這樣的人。紀錄片中小虎有一段獨白,他說:

我的性格可能也是比較偏軟,脾氣也比較好,我的成長經歷,不管是在家裏面還是打職業,我也是一路被罵過來的,所以我是很討厭去講別人什麼的,我是不太會扮演這種角色的

其實紀錄片裏不止一次提到了小狗在隊伍裏的話語權,他是那種你打不好就會噴你的選手,很多人可能覺得這樣會不會不好?但是一個戰隊想要走得遠,隊伍裏就應該有一個唱紅臉的人,Uzi、mlxg都是這樣的,可惜他們都退役了,剩下的選手中只有小虎能挑起這個大梁,可惜他的性格所致,所以反應到賽場上就是大家的指揮會很亂,指揮一亂結果就是隊伍變散沙。MING的自閉,是Uzi之後再沒“心上人”

我們經常調侃一個選手打自閉了,然而對於小明來說,他不是被打自閉的,而是Uzi離開後,自己的茫然,沒有目標讓他變得自閉,一個在明顯的例子就是巴德,作爲夏季賽後半程最出色的輔助之一,但是小明爲什麼不練?他在紀錄片中的原話是這樣說的:

我R不到人,R不到人就打不起來,一個技能打不到,要麼就是我R到了,打起來不一定贏,我們這邊進攻機會給了太多,巴德動一下就有機會,我玩巴德動一下,大家就,他們不給機會我啥用都沒有。

這段話可能大家一開始會覺得小明不努力,不去努力練習英雄,但仔細看這段話你會看得出,他是不相信隊友,沒有信心隊友跟得上自己,在我看來,小明在Uzi退役後,表現出了極大的不自信,身邊的AD縱然換了一波又一波,但能真正走進他內心的只有Uzi。FPX的問題在於:適應版本

與RNG不同的是,FPX從始至終,存在的唯一問題就是版本的適應性,這也是成爲冠軍後FPX最苦惱的地方,你會發現,在夏季賽的時候,FPX對於版本的適應程度明顯要落後很多隊伍,其中對於打野這個位置的影響應該是最大的,小天雖然在後面將一些野核英雄起來了,但狀態起得太晚,加上整個隊伍狀態的不穩定,最終未能在季後賽中把握住機會,拿到S10世界賽的門票。

比起RNG,FPX不存在所謂的話語權、主心骨之類的問題,Doinb可以很好的領導這支隊伍,gimgoon、小天、劉青松也都是有話直說的性格,隊友有問題不會藏着掖着,這也是FPX在溝通層面比很多隊伍都有優勢的地方,所以在新賽季,個人對於FPX不是很擔心,唯一的問題就是S11又是一個新版本,這些選手能不能更快的適應纔是問題所在。

同樣的比賽,不同的人生軌跡,這纔是電子競技真實世界的寫照,每個選手可能都有高光和低谷,而這些起起伏伏也正是我們爲什麼喜歡電子競技的一個原因,這次的紀錄片纔剛剛開始,從之前的預告片來看,這次紀錄片聚焦的隊伍還有很多,我們期待一下吧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