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博會聯通中國和世界。全球疫情持續蔓延,第三屆進博會能夠如期召開、順利舉辦,背後有無數人爲之努力。他們都是誰?他們什麼模樣?爲了更好地“迎五洲客”,他們做了什麼?我們特別策劃《進博·面孔》,爲這些人拍了一組肖像照。讓我們透過一張張面孔,瞭解他們與進博會的故事。

00:52

格倫·佩尼亞蘭達 GLENN G. PENARANDA

菲律賓駐華使館及菲律賓貿易投資中心商務參贊

格倫代表菲律賓貿易與工業部,主管菲律賓出口促進和外國投資工作。本屆進博會,菲律賓方面組織了40家農業和食品企業聯合參展。前兩屆進博會上,菲律賓展商們收穫頗豐,今年許多企業都想來參展,甚至放棄了一些專業的食品展會。但由於場地面積不大,組織方對企業和展品都精挑細選。比如今年剛剛獲准進入中國的牛油果,由於運輸週期只有7 -10天,被不少人稱爲“最新鮮的進博會食品”。不久這一展品將變成商品,呈上千家萬戶的餐桌。

馬可·盧索(左)

意大利那不勒斯貝雕界

Russo Cammei家族第四代繼承人

齊洛(右)

馬克家族企業首席貝雕工匠

去年進博會期間,他們就成了媒體上的“紅人”——“當時中國消費者對貝雕幾乎一無所知,中國市場本也不是他們關注的領域。沒想到進博會上,觀衆對手工藝品這麼感興趣。”儘管每天都要站上5個多小時,但身體的疲憊很快被接單接到手軟的快樂所取代。今年受疫情打擊,馬克家族的訂單量銳減90%,爲此他堅定地決定要再來進博會,哪怕來回要隔離28天也在所不惜。

14天隔離期裏,齊洛潛心創作了一件紀念中意建交50週年的作品“姐妹”。作品以背靠背的一對姐妹花作爲視覺主體,下方是一隻展翅高飛的和平鴿。“左邊的這位直髮美女代表意大利,右邊的這位捲髮美女代表中國。”

齊洛說,“意大利人民不會忘記,在我們國家疫情最嚴峻的時候,是中國向我們伸出了援手,不僅派來了醫療隊,還送來了大量的醫療物資,幫助意大利度過了難關!”

嚴和寧(Jan Henning Mehlfeldt)

偉巴斯特(Webasto)中國區總裁

偉巴斯特是全球知名的汽車零部件製造商,他們擁有2400多項天窗專利,在汽車天窗領域的市場份額高達50%以上。嚴和寧表示:“我們已經是三次參加進博會了。我們一直在嘗試帶些新東西進來。第一年我們帶來了聲控的天窗,第二年是集成自動駕駛傳感器的車頂模塊,今年我們則想讓大家享受我們的摺疊車頂系統。你知道,新冠疫情之後越來越多人開始關注健康環境,我們也希望對此作出貢獻。”

France DELAHAYE

西諾迪斯中國區奶製品市場經理

第二屆進博會上,雖然身處法國食品聯合展位,但SAVENCIA西諾迪斯憑藉優質的奶製品斬獲了諸多關注,總部當即決定2020年增加投入獨立參展。受疫情封鎖影響,總部無法派人蔘與進博會,在中國生活了兩年半的France挑起了推廣市場的大梁。France十分看好如今恢復活力、增勢迅猛的中國市場。她表示:“很高興能把我們精心挑選的全球高品質乳製品通過進博會這麼好的平臺介紹給中國消費者。”

王碧琦(左)、王靜(右)

參展商

衣服有“ 買手”、化妝品有“買手”,其實食品也有“買手”。來自WOOLWORTHS GROUP LIMITED的王靜、王碧琦,就是從北京趕來的食品類終端採購員。兩人入行都有4、5年時間了。她們剛剛踏進展館半個小時,就已經高效收穫了一大堆宣傳單,甚至小玩偶。王靜說,由於防疫規定比較嚴格,且不接待普通觀衆,進博會比上個月同樣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辦的中食展客流更少、體感更好。

梅軍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國展中心治安派出所教導員

雖然這裏是上海最小的派出所,但所轄的國家會展中心今年承擔的會展任務佔全上海的五到六成。7月1日復展至年底,將承接46場展會,來到第三屆進博會,已是第32場。作爲三屆“老將”,梅軍一手製定了進博會的安保框架,首屆進博會16頁的安保序列精確到分鐘,是他通宵達旦一夜寫就。

爲了織就更嚴密的防疫屏障,今年,他將安保序列擴展到50項,兩道測溫、驗證一體化就是其中的全新內容。儘管見到記者時已因無暇喝水和休息起了嘴泡,他卻精神十足地說:“我這個人的一個特點就是決戰階段越戰越興奮!每屆開幕式安保工作都是自己排的序列,分秒不差。如同看過多次的老電影一樣,過癮!”

王建軍

布展工人

2.1館的光明食品集團THE SMART CHAIN全球食品集成分銷平臺,是食品館中面積最大的展臺。意大利的橄欖油、以色列的冰淇淋、還有新西蘭的牛排……空氣中飄溢着誘人的香味。在逛喫逛喫的同時,你可知道這個展臺是由誰搭建、佈置展陳的?來自安徽亳州的王建軍就是布展工人中的一員。這已經是他第三年服務進博會。“框架、內裝、燈光”,樣樣手到擒來。他悄悄透露,除了展會,家裝項目他們也常做。

林丹彥

上海團市委志願者服務保障小組長期管理崗位志願者

就讀於上海杉達學院的大四學生林丹彥,是一名二年級“小葉子”。去年她是一名會期志願者,配崗7天,蹲守機場迎接各國外賓;今年,她進階成了上海團市委志願者服務保障小組長期管理崗位志願者——前期招募、中期培訓、會期管理,都要負責。目前,她手下管理着400多名高校“小葉子”。

在成爲“小葉子”的嚮導之前,林丹彥要先加強自己對場館的熟悉程度。9月上崗至今,她將場館地圖看了數遍,標出重點區域,每天規劃“暴走”方案,現在對各個場館特點、舉辦過哪些大型會議、進出交通等信息如數家珍。

但是,也有很多突發狀況,是預計不到的。從10月26日開始培訓會期志願者,碰到最多的問題就是對方對場館不熟悉、證件進不了館等等。“一有事情就找你。手機響個不停,分身乏術。” 林丹彥只能將心比心,用自己的經驗幫助對方:“我只能告訴他們解決問題的思路,但最終具體解決問題,還要靠他們自己。這樣,也就成長了。”

王滬雯

進博會綜合接待組三年級志願者

作爲上海交大醫學院碩士三年級學生,王滬雯已連續三年參與進博會綜合接待工作。10月26日入館培訓以來,她每天早六點起牀,晚六點返回,步行兩萬五千步以上,深切感受到了進博會工作人員爲辦好進博會的不懈追求。當“小葉子”不只是體力活,接待內賓更需要細心、熱情。三年中,她逐漸總結出一套內賓接待流程經驗,臂章“黨員先鋒崗”和胸前的“三年級生”熠熠閃光,如同她細緻周到的服務工作。特別是進博會結束後,她還收到了接待團組發來的感謝,這也是她最大的成就感所在。

其實,參與進博會前,王滬雯的志願經歷就已十分豐富。醫院導醫、馬拉松賽志願者、加入“一個雞蛋的暴走”公益項目……由於即將出國深造,今年是她最後一次參與進博會志願工作。通過參與梳理內賓接待流程,她希望能夠記錄下三年來的每個細節,讓“四葉草”經驗年年傳承。

周魯萍(左)、朱恆美(右)

紅十字志願者

她們是兩人一組巡館的醫療志願者,工作任務是觀察展館內有沒有需要提供緊急醫療服務的人,同時保障好AED設備。紅十字馬甲上掛了一瓶免洗消毒液,馬甲的口袋更是如同哆啦A夢的口袋,放滿了做CPR的保護膜、紗布、止血帶、手套、口罩、紙筆等等。兩人都是第一年來到進博會,周魯萍說,自己服務過世博會和上馬,也許是報名被選中的原因。

朱文偉

華山醫院外科醫生

特殊背景下舉辦的第三屆進博會,防疫是重中之重。今年,上海構築起“強化版”醫療保障鏈,“四葉草”內設置了5個醫療站、26個臨時觀察處置點,後方則是包括華山醫院在內的33家進博會定點醫院。在1號醫療站見到朱文偉時,他剛剛診治完一名癔症發作的觀衆,並通過分診制度,第一時間將病患通過救護車送到後方醫院進一步治療。儘管幾天來,醫療站接診的大多是扭傷、被物件割到或被館內車輛碰撞的皮外傷、因勞累和受寒引發的感冒發熱等較輕的病症,但在防疫的特殊背景下,所有醫務工作者爲平安上海築起了一道道嚴密的安全防線。

黃冰源(左)

上海外服國際人才培訓中心副主任

施垚(右)

上海外服國際人才培訓中心翻譯

進博會上有5家翻譯供應商,上海外服是其中之一。黃冰源透露,自己帶領着一個逾百人的專業團隊,很多譯員起碼掌握兩門外語,從最流行的英語,到最冷門的瑞典語。進博會期間,他們在國家會展中心一待就是六天,在不同展商之間穿梭,“每天3萬步是起碼的”。

雖然場館裏的老外少了,但多出來了很多線上服務。施垚說,開幕式當晚九點,法國新能源公司STOR-H Technologies SA遠程邀請法國前總理拉法蘭助陣簽約儀式,誰料巴黎的中文翻譯在封城的情況下無法及時趕到拉法蘭家,是外服的翻譯通過視頻連線,解了燃眉之急。

王鄧川

安檢領班

王鄧川從安徽宿州來到上海已經十多年,進博會經驗也有3年,現在是1、2館館間通道的安檢領班,負責着5個安檢區。進博會期間,王鄧川和她的24人團隊每天要工作12個小時,從早上7點半到晚上7點半。說到安檢這個“把門”的工作,小姐姐驕傲地表示:“我們看X光機是專業的。”至於有些什麼門道?“重金屬會很藍,酒精是淡黃色。”站在這個崗位上,也會遇到一些粗心大意的展商或觀衆,攜帶一些易燃易爆物品,或是管制刀具。王鄧川職業地強調“我們配合民警進行處置”。

張之友(左)、孟金財(右)

現場保潔人員

中午換班的間隙,他們整隊路過我們的“影棚”。孟金財左右看了兩圈,不太自信地發問:“能照相嗎?”自稱“最底層”員工的他,想在進博會上拍張照寄回家。張之友更爲豪爽一些,他攬着孟金財說:“我們是‘親兄弟’!”

沈駛晨

上海市公安局青浦分局交警支隊民警

從部隊退伍後,沈駛晨成爲了一名人民警察。從軍帽到警徽,不變的是他始終挺拔的身姿。國展中心南廣場1號門的標兵崗,是本屆進博會沈駛晨日行兩萬步的地方,也是展現進博會形象的第一道門、貴賓觀察“四葉草”的第一個視角。爲此,他需要在迎賓前儘早疏導交通,在車輛有序、安全駛入時,以標準軍姿展現進博形象。每天工作12-16個小時的他,僅有短暫時間喫飯和休息。對講機裏又響起一串指令,他的目光迅速越過攝像機,定格在那個繁忙的標兵崗。

記錄進博面孔

共享精彩未來

點擊下圖,速覽《進博·面孔》↓↓↓

本屆進博會

你拍到或對哪些面孔印象深刻?

歡迎與我們分享

攝影 | 楊葉超、王俊特

視頻 | 王俊特

H5 | 卞曉曉

編輯 | 張亦瑩、沈穎婕、陳麗

監製 | 楊葉超、向曉薇

-本文完-

版權聲明:轉載前請聯繫後臺授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