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進入長安後,倒行逆施、肆意妄爲,將偌大的長安城攪鬧得烏煙瘴氣、百姓苦不堪言。朝堂之上也成爲董卓的一言堂,順者昌逆者亡,不知有多少朝中大員慘死在董卓手上。

就連皇帝,都成爲董卓的傀儡,甚至直接廢掉漢少帝,另立劉協爲皇帝。肆無忌憚,絲毫不將皇室威嚴放在眼裏的董卓,更是將皇帝的後宮變成了自己的私人會所。

這一樁樁一件件大逆不道、引人憤慨的事件,讓各地諸侯紛紛都坐不住,於是在190年,一共有18路諸侯集結在一起,意圖打敗董卓,進而爲自己爭取到更多的利益。那麼在這18路諸侯當中,各自的官職都如何呢?

根據《三國演義》的劇情,這十八路諸侯分別是:後將軍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郡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喬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北海太守孔融、廣陵太守張超、北平太守公孫瓚、上黨太守張楊、烏程侯長沙太守孫堅、祁鄉侯渤海太守袁紹、驍騎校尉曹操、西涼太守馬騰、徐州刺史陶謙。

從中我們不難發現,其中有12位郡太守、3位州刺史、1位州牧、1位濟北相、1位驍騎校尉。按照這些官職來劃分的話,職位最高的,便會是冀州牧韓馥。

按照東漢的行政區劃分,州相當於現在的省,郡就相當於現在的市。而除此之外,東漢時期還存在着一些諸侯國,這些諸侯國的地位便相當於州。

一開始每個州的最高長官是刺史,不過刺史他只有行政權,在他的轄地內,經濟、軍事、監察、刑罰等權力是不在他手中的。

後來由於黃巾起義,朝廷爲了地方官府能夠更好的鎮壓起義,於是便設立州牧,讓州牧可以控制轄區內的一切事物,什麼行政、經濟、軍事、監察等等,全部都是州牧一個人說的算。

也因此從這一角度上來看,十八路諸侯當中官職最高的便是冀州牧韓馥。行使着州牧權力,冀州境內全部的事情都是他一人說了算,冀州都可以說是他的封地可謂是冀州的土皇帝。

至於那個濟北相鮑信,他是諸侯國濟北國的國相。如果是濟北國的國君濟北王,那在憑藉着漢室宗親的身份,那他就會是十八路諸侯中官職最高的。但區區一個濟北國的國相,那還是無法跟冀州牧韓馥相比的。

但如果再去進一步分析,韓馥的官職並不是最高的,因爲南陽太守袁術,他還有後將軍這一官職。

按照東漢的軍職,後將軍僅在大將軍、驃騎將軍、車騎將軍、衛將軍之後,另外還享有開府的權力,可以合法的組建自己的小團體,這可不是州牧這個地方官所能比擬的。

也因此,袁術雖然是南陽太守,但是憑藉着後將軍的身份,這邊讓他成爲十八路諸侯當中官職、地位最高的人。

那麼,在十八路諸侯當中,誰的官職最小呢?

答案竟然是曹操,因爲在當時他只是驍騎校尉,級別和郡守相同,但由於這是軍職,所以他的權力範圍,並無法和郡守相比,也因此導致在十八路諸侯當中,曹操的官職和地位,是最小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