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豔陽高照,惠州大亞灣石化區西南部,總投資百億美元的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已經動工建設;惠東縣黃埠鎮羣山之巔,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項目土建基礎雛形已顯;惠城區小金口的“豐”字交通主框架暨1號公路建設現場,挖掘機、工程車來回穿梭……

日前,南方日報記者跟隨廣東省委宣傳部組織的“新發展新作爲新惠州”主題採訪團走進惠州。在山上、在海邊、在田間,大項目建設如火如荼,萬億級產業集羣崛起,惠州助力粵港澳大灣區快速發展的藍圖清晰可見:

聚焦“重”:埃克森美孚等百億美元級重大項目落戶動工,石化產業集聚效應日益凸顯,今年前9月石化產業總產值超千億元,世界級石化能源產業基地正在崛起。

聚焦“新”:“國之重器”中科院兩大科學裝置穩步建設,將帶動惠州加快形成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核科學、先進能源科學技術研究中心,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再添重要動力。

聚焦“通”:高標準謀劃建設“豐”字交通主框架和“五橫五縱”網格型快速路,內聯惠州7縣區、外通廣深莞6市,有力提升粵港澳大灣區互聯互通水平。

今年前9月石化總產值超千億元

離埃克森美孚惠州乙烯項目不遠的高臺上,記者舉目遠眺,一馬平川的土地上,挖掘機、運輸車來回穿梭。

“中國市場對高端聚乙烯、聚丙烯產品的需求日益增長,惠州項目會把埃克森美孚的先進技術、尖端產品引入中國,實現相關產品國產化。”埃克森美孚(惠州)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興軍告訴記者。該項目今年4月動工,分兩期建設。其中,一期項目計劃建設160萬噸/年乙烯裂解裝置,2023年竣工投產,達產後可實現營業收入390億元/年,上繳稅金40億元/年。

緊隨埃克森美孚惠州項目動工之後,另一個“巨無霸”中海殼牌惠州三期乙烯項目也於今年5月簽約,爲粵港澳大灣區打造世界級石化能源產業基地再添新動力。

“我們是首家落戶惠州大亞灣石化產業園的企業,見證了惠州石化產業從興起到興盛的過程。”中海殼牌公共事務總監唐鳳靈指着園區連片的石化裝置說,2019年,企業一、二期項目乙烯年產量合計209萬噸,全國第一。如今,中海殼牌總投資約396億元的三期項目整裝待發,投產達產後預計年產值可達約382億元,稅收約17億元。

唐鳳靈說,目前中海殼牌惠州基地每年可向國內投放660萬噸基礎化工原料產品,其中50%輸送至粵港澳大灣區,落戶以來還帶動了巴斯夫、普利司通、科萊恩等世界500強和行業領軍企業入駐。目前,基地可通過管道向園區近20家企業“隔牆供應”產品。

大項目帶動大產業,大產業激活大鏈條。目前,惠州大亞灣石油化學工業區煉化一體化規模全國第一,化工產品就地轉化率達71%,園區循環經濟產業鏈關聯度達85%。2019年實現產值1499.8億元,2020年前9月產值987.9億元。

“惠州石化、能源產業集羣效應明顯、帶動作用強,將有力推動廣東、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優化升級。”惠州市能源和重點項目局局長鄒平生表示。

2019年7月,廣東省委、省政府《關於貫徹落實〈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實施意見》指出,惠州應強化石油化工產業空間集聚,培育壯大綠色石化產業集羣。

惠州市委、市政府提出,用8—10年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和電子信息產業兩個萬億級的產業集羣。今年1月,惠州進一步明確,要推進世界級石化能源新材料產業集羣建設,形成大亞灣石化區、惠州新材料產業園、稔平半島能源科技島“三足鼎立”的產業集羣發展態勢。

新動能持續澎湃。今年以來,惠州掀起大項目落戶潮,包括正威(惠州)新材料製造產業園在內的40多個大項目、5000多億元投向這裏。今年前9月,惠州石化產業總產值超過1000億元。

“進駐惠州是正威深入佈局粵港澳大灣區的重要一步。”正威國際集團董事局主席王文銀認爲,在粵港澳大灣區中,惠州是香港、澳門及廣州、深圳珠三角發達地區產業、資金流、信息流擴散及轉移的首選之地。

兩大科學裝置助力 打造能源科創中心

惠東縣黃埠鎮羣山之巔,大科學裝置“雙子星”穩步建設。強流重離子加速器裝置(HIAF)、加速器驅動嬗變研究裝置(CiADS)兩大“國之重器”總投資約68億元,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未來七八年,這裏的設施將逐步完善,兩大科學裝置滿負荷運轉,成百上千的全球頂尖科學家會在這裏做實驗、搞創新!”望向塵土飛揚的工地,中國科學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惠州辦公室主任、東江實驗室綜合辦公室主任王玥充滿憧憬。

王玥告訴記者,兩大科學裝置建設進展順利,預計將在2025年至2026年先後建成投用。其中,HIAF項目建成後,將成爲國際上脈衝束流強度最高的重離子加速器裝置,有力推動我國核物理研究從“緊跟”走向“並行”;CiADS項目將成爲國際上第一個ADS(加速器驅動次臨界系統)研究裝置,主要應用於長壽命核廢料安全處理處置研究,將爲中國核能可持續發展提供重大技術支撐。

大科學裝置如同“創新大腦”,將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際創新中心、打造世界級產業集羣注入“新思想”。

以打造石化能源新材料萬億級產業集羣爲例,CiADS項目與能源科技緊密相關,還將聯動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努力突破能源領域的“卡脖子”核心關鍵技術。按照計劃,到2035年,惠州將依託大科學裝置和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打造世界一流的先進能源科學與技術國際研究中心;引導能源龍頭企業在惠州設立技術研究中心,積極開展產業化應用,打造成全球著名的能源科學實驗基地和產業轉化高地。

先進科學裝置吸引高端人才,高端人才帶來創新技術。依託兩大在建科學裝置和規劃中的一系列大項目,未來惠州有望形成大科學裝置集羣,逐步建成具有重大影響的國際核科學與技術研究中心,集聚約1500名海內外科研人才。

“科學家們一定會來,因爲這裏將有全世界最高水平、最先進的加速器裝置之一。”王玥滿懷信心。

“豐”字交通內聯外通 撐起“產業走廊”

在惠州,一個“超級交通工程”正徐徐鋪開:

——立足服務廣東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高標準謀劃建設“豐”字交通主框架,總里程約485千米。

——構建全市域“五橫五縱”網格型快速路支撐體系及五條聯絡加密線,總里程約747千米。

這張大交通網絡內聯惠州全市7個縣區,外通廣深莞等6個城市,將奠定惠州的開放大格局。建成後,惠州不僅連接粵東、粵北以及閩贛地區的樞紐門戶地位更加突出,還將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通達水平。

惠州市交通局副局長施爲學告訴記者,惠州“豐”字交通主框架以第一“橫”對接廣州(知識城),形成輻射粵東北地區的沿江交通軸線;第二“橫”對接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東莞(松山湖),形成輻射河源、梅州的中部交通軸線;以第三“橫”對接深圳(前海)、香港,形成輻射深汕特別合作區及粵東地區的東西交通軸線;以一“豎”連通中心城區與惠州灣,推動陸海呼應、江海聯動,形成由沿江走向沿海的南北交通軸線。

廣東省委黨校原副校長、教授陳鴻宇認爲,在粵港澳大灣區和沿海經濟帶“灣+帶”聯動背景下,惠州的城市、產業必須進一步向海發展。“豐”字交通拉開城市格局後,將使惠州變得更加開放,大大激發惠州的發展潛能,從而更好地吸引優質產業和項目落戶,促進產、城、人、海融合發展。

中山大學嶺南學院經濟學系教授林江認爲,“豐”字交通把粵港澳大灣區和粵東粵北連接起來。以惠州爲中心地帶,既可以對接廣州、深圳、香港等大灣區中心城市,又可以對接河源、汕尾等粵東粵北城市。

“鏈接”粵港澳大灣區與“一核一帶一區”的效應正在顯現。總投資約159億元的宇新輕烴綜合利用項目,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數據產業園中國移動項目、計劃總投資600億元的萬有(惠州)國際旅遊度假區、計劃總投資超2000億元的國機集團惠州灣產業新城……今年落戶的諸多大項目,選址都靠近惠州“豐”字交通網絡。

交通帶動項目,項目聯通產業,產業支撐城市。在“豐”字交通網絡上,一條現代化“產業走廊”將在粵港澳大灣區內崛起。

來源:南方日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