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碼寶貝03:馴獸師之王》海報

《數碼寶貝03:馴獸師之王》是一部極其矛盾的作品。要討論DT這部作品就不能繞開Lain(玲音),兩部作品的編劇都是小中千昭,並且DT主角之一的加藤樹莉名字就來自於Lain。從某種程度上說,DT其實是Lain的精神續作。

如果要問Lain這部作品到底講了個什麼,我覺得很難回答,當然我也可以在網上搜劇情簡介或者去看大佬們的深度解讀,但這部動畫給我的感覺是,主創想傳遞的是一種意識或是理念,劇情這個載體本身是次要的。換句話說,作者從一開始就沒打算讓觀衆看懂故事。這使得大家對這部作品的印象是這樣的:

早年在中國互聯網上將這部作品稱爲“日本三大黑暗系動畫”之一,現在大家肯定會覺得這個中二滿滿的稱號很搞笑,而且Lain既沒有暴力血腥的場景,也沒有恐怖獵奇的成分。但Lain確實從OP到整個作品氛圍以及演出手法都透露出一股強烈的迷幻感,無論是單獨的個體還是熱鬧的人們,都生活在一個孤獨的世界,而眼前的現實令人分不清真假,大家都想去尋找到神,尋找到真實,但沒人知道真實到底是什麼。這種迷幻孤獨的氛圍搭配清冷的畫面和陰暗的色調,看完後不會有任何人能夠高興得起來,只覺得剛剛經歷的二十分鐘彷彿也置身於虛幻當中,並且懷疑自己當下置身的現實也是否同Lain的世界一樣虛無。我想,這大概就是它被稱爲所謂“黑暗動畫”的原因所在吧。

具有迷幻感的畫面

Lain這種動畫的誕生和它所處的環境是分不開的,90年代無論對日本社會、日本動畫公司、日本御宅族還是普通日本人都是極其黑暗的一段時光。泡沫經濟已經破滅,昨天大家還做着超越美國成爲世界第一經濟大國的美夢,轉眼就進入失去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經濟上的危機波及到動畫行業,大片公司倒閉,倖存下來的也沒錢搞大手筆。宮崎勤事件的爆發使得御宅羣體成爲全社會批評指責的對象,全社會呼籲加強對ACG的管制,懲治色情暴力作品。原本在80年代蒸蒸日上,堅信自己國家的國民、經濟以及文化都是世界第一的日本人對自身產生了嚴重的懷疑。

到1995年這個重要年份,1月阪神大地震造成6434人死亡,43792人受傷,32萬人房屋受損,3月奧姆真理教投毒事件造成造成13人死亡及5510人以上受傷。在全社會籠罩在一片人心惶惶中的時候,這一年的10月,新世紀福音戰士播出了,壓抑的氛圍、無助的主角、意識流的刻畫正好契合了全社會的心境,在動畫人們意識到“動畫還可以這樣拍”的同時,EVA也創造了商業奇蹟。

在這之後,日本動畫進入了一個流行低成本意識流作品的年代。與此同時,Windows95的出現以及PC成本的降低使得互聯網開始普及,年年增長的自殺人數在1998年突破了3萬,諾查丹瑪斯的世紀末日預料到處流行,而這正是Lain播出的年份。

當時的日本人對互聯網的流行是持擔憂態度的,Lain中也在探討網絡環境下,究竟人的存在以及本質是什麼,人類是否可以藉助互聯網使肉體和意識產生分離,這是否會顛覆現實世界的認知和存在等等。在那個人人陷入懷疑與無助,在互聯網的熱鬧中感到受孤寂的年代,Lain中對存在的表述是“存在是根據認知與意識而獲得的定義,人與人之間都是互相聯繫的,記憶只不過是一種記錄”。

DT則是延續了Lain中的主題,即資料的存在能夠和現實的存在一樣擁有實體,甚至取代現實的存在。譬如:黑衣人組織收集數碼寶貝的信息,抵禦來自數碼世界的侵襲;澀果子雖然是現實世界的真人,卻藉助網絡生活在數碼世界裏;數碼寶貝建立自己的世界秩序,甚至編造屬於自己的文明神話,但反過來說人類與此又有何異;劇中大人們一遍又一遍強調數碼寶貝的本質是資料數據,而無論主角還是觀衆都沒辦法反駁……

《數碼寶貝03:馴獸師之王》

正因爲如此,小中千昭沒辦法像前兩部那樣寫出一個人類與數碼寶貝和諧共處的令人喜聞樂見的大團圓結局。作爲一個嚴肅的大人,他說服不了自己像個孩子一樣去相信網絡只會造福人類,而是始終警惕虛擬世界對現實的侵蝕,因而認定如果數碼寶貝留在現實世界,早晚會變異成和帝厲魔一樣的程序。

小中千昭

正因爲如此,DT作爲一部受衆羣體是小學生的子供向作品,卻包裹着一個極爲冷靜悲觀的內核。對於處於這個年齡段的觀衆而言,大家也許會沉浸在卡片抽換的酷炫感與合體進化的創造性當中,卻沒有辦法意識到這部作品的主題是來自於被陰暗末世氛圍所籠罩的90年代後半段。

至於這樣的內核搭載在一部子供向動畫裏是否合適,那就只能見仁見智了。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