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肺癌已成爲我國發病率和死亡率均居首位的惡性腫瘤。過去,大多數肺癌患者都是在出現咳嗽、痰血等症狀以後,纔去醫院就診,病情大多已處於中晚期,部分患者甚至已經喪失了手術機會,預後不佳。近年來,隨着科普宣傳的深入和人們保健意識的提高,越來越多的早期肺癌被發現,我國肺癌的疾病譜正在發生變化。

然而,目前國內外肺癌診治指南的重點都在中晚期非小細胞肺癌。對早期肺癌患者,是否仍有必要採取“激進”的診療措施?如何在合理診治的同時,避免不必要的醫療資源浪費?陳海泉教授團隊經過十餘年探索和研究,以中國非小細胞肺癌人羣爲基礎,建立了以手術爲中心的非小細胞肺癌個體化治療策略,在確保療效的基礎上最大限度地減少手術帶來的創傷,減輕患者的痛苦。由其領銜完成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外科個體化治療的基礎與臨牀研究”榮獲2017年度上海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哪些人容易患肺癌?與中晚期肺癌相比,早期肺癌在術前檢查、治療、術後隨訪和預後方面有哪些不同之處?體檢發現的肺小結節,都是早期肺癌嗎?且聽專家分析。

早期肺癌篩查新發現:中國不吸菸女性肺癌發病率高

我國每年肺癌新發病例約70萬例,死亡超過60萬例,全球40%以上的肺癌病例在中國。肺癌若能被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患者術後5年生存率高達90%以上,部分患者甚至可以被治癒;而晚期肺癌患者5年生存率不到5%。因此,在高危人羣中進行早期肺癌篩查,對改善肺癌患者的預後具有重要意義。

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於2009年起率先在國內開展基於社區的早期肺癌低劑量螺旋CT篩查。結果顯示,在1.1萬餘名高危人羣中,肺癌發病率接近3%,其中80%是無症狀、無體徵,分期爲0~1期的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同時,我們還發現了一個比較特殊的現象:以往的經驗認爲,肺癌更多見於吸菸的老年男性羣體;但我們的篩查數據卻顯示,曾被認爲是低危人羣的不吸菸年輕女性羣體,早期肺癌的檢出率明顯上升,與西方國家早期肺癌以吸菸男性爲主有很大區別,這說明我國‘低危’人羣肺癌的發病率也不低。”陳海泉教授介紹。

優化術前檢查策略,最大限度減輕患者痛苦

對於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依據國內外診治指南,術前均應採取一系列檢查,包括胸部 CT、支氣管鏡、頭顱磁共振、骨掃描,甚至PET-CT等,不僅檢查時間長、費用不菲,還會給患者帶來不少痛苦。

針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是否可以省去這些讓患者感到不適,甚至會對其造成損傷的檢查呢?陳海泉教授團隊在系統分析了該院5000餘例肺癌手術患者的數據後發現,絕大部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支氣管鏡、骨掃描檢查結果均爲陰性。因此,陳海泉教授團隊提出:經篩查發現的早期肺癌,大部分都是以GGO(磨玻璃結節)病變爲主的,這種病變一般不太會有遠處轉移。因此,這類患者術前可以不必做支氣管鏡檢查,也不需要做頭顱磁共振和全身骨掃描檢查。

“在確保療效的基礎上,針對不同人羣,制定個體化的術前檢查策略,不僅能節省大量醫療資源,更能最大限度地減輕患者的痛苦,避免不必要的檢查和損傷。”陳海泉教授說道。

精確定位、冰凍病理指導的精準切除

傳統的非小細胞肺癌手術方式爲肺葉切除加縱隔淋巴結清掃。然而,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尤其是浸潤前病變(不典型腺瘤樣增生、原位腺癌、微浸潤腺癌)患者,是否仍有必要行肺葉切除術?是否可以選擇創傷更小、能保留更多肺組織的亞肺葉切除?對此,陳海泉教授團隊進行了深入研究,創新性地通過比較術中冰凍病理與術後石蠟病理的符合率,通過術中冰凍病理結果來指導手術方式,首次在國際上提出早期肺腺癌行亞肺葉切除的精確指徵,打破了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手術方式混亂的局面。

“我們通過大數據分析,結合1980 — 2014年已發表文章的薈萃分析,發現肺腺癌浸潤前病變均沒有發生淋巴結轉移,術後5年無復發生存率達到100%。經過篩選的1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行亞肺葉切除的預後與行肺葉切除的預後相當。這項研究成果於2016年發表於世界頂尖的腫瘤學期刊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該雜誌還爲我們的這項研究配發了評論,認爲我們的這項研究將肺癌的個體化精準治療向前推進了非常重要的一步。”陳海泉教授介紹。

此外,爲了確保肺小結節的精準切除,陳海泉教授團隊在國內率先開展CT 引導下Hookwire定位下胸腔鏡肺小結節切除術,對直徑在3釐米以下的肺小結節進行術前精確定位,以便術中精準切除,縮短手術時間,減少手術創傷。

發現非小細胞肺癌獨特亞型,完善個體化治療規範

近年來,隨着分子診斷技術的進步,人們開始認識到,肺癌不是一種疾病,而是一類疾病。陳海泉教授團隊以肺腺癌分子分型系統爲基礎,通過對腫瘤醫院樣本庫中1328例非小細胞肺癌樣本進行基因測序,發現1.3%的非小細胞肺癌中存在FGFR融合基因,且以FGFR3重排爲主。

“FGFR融合基因主要存在於鱗癌、腫瘤直徑大於3釐米的吸菸者中,是非小細胞肺癌的一個獨特亞型。”陳海泉教授介紹,“雖然FGFR融合基因在肺鱗癌中的發生率爲3.5%,佔比不高,但這一發現爲肺癌的治療增添了一個新的靶點,這類患者可能可以從針對FGFR的靶向治療中獲益。”

此外,陳海泉教授團隊基於肺腺癌分子分型系統,通過對近1000例肺腺癌患者進行研究後發現,在肺腺癌患者中,驅動基因突變類型與肺腺癌病理亞型之間存在明顯的相關性。在腫瘤TNM分期基礎上結合分子分型系統和病理亞型分類系統,能夠更加準確地預測患者的術後生存情況,爲每一位患者提供最佳個體化治療策略。

專家簡介

陳海泉

復旦大學胸部腫瘤研究所所長,復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胸外科主任、胸部腫瘤多學科診治組首席專家、肺癌防治中心主任、主任醫師、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醫師協會胸外科醫師分會副會長,中國抗癌協會肺癌專業委員會常委,上海市醫學會胸外科專科分會副主任委員,上海市抗癌協會胸部腫瘤委員會主任委員。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