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吉爾被認爲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 率領英國取得了對抗法西斯的最終勝利。他是唯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政治家。如此傑出人物,二戰結束後,丘吉爾卻被英國人拋棄,1945年競選首相失敗。英國人認爲,丘吉爾正是英國衰落的根源。

英國的衰落源於二戰。在丘吉爾的鐵腕領導下,英國人以極其頑強的毅力堅持了下來,也打光了全部家底,從此成爲美國的小跟班。丘吉爾留給英國政治家的遺言是:以後跟着美國走。這個政策迄今未變。英國國力下滑,英國無力維持龐大的海外殖民地,殖民地國家紛紛獨立,“日不落帝國”成爲回憶。

英國本來可以不打二戰。希特勒雖然狂傲,但是對英國人頗爲敬重,這有兩層原因:一是因爲德意志民族與盎格魯撒克遜人同根同源,在民族關係上非常親近,是一家人;二是因爲英國的海軍實力比德國強,又孤懸歐洲大陸,打了不划算。所以英國並不在希特勒的打擊範圍內。

希特勒想與英國簽約,雙方互不侵犯,德國不攻打英國,英國也得承認德國在歐洲大陸的霸主地位。這是個無恥的政治交易,遭到丘吉爾斷然拒絕。他痛斥張伯倫的綏靖政策,堅定支持法國抗戰。當選首相後,他說:“無論多麼恐怖也要爭取勝利,無論道路多麼遙遠艱難,也要爭取勝利,因爲沒有勝利就無法生存。”從此跟德國法西斯死磕到底。

相關文章